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侯刚的菜地 (第1/1页)
当那厘村里,大清早就响起了《成都》这一首有点沧桑的歌曲,带着满溢且厚重的味道,回荡在大街小巷的时候; 县城里,康乐酒楼的老总侯刚,已经开始在菜地里忙活着。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里那首种豆南山下的第二段,简直就是他真实的写照; 他真的是做到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本来一心经营好酒楼的侯总,现在已经沉迷到种植业上去了。 平时没个十点十一点都不会起床的他,现在一大早就跑到菜地里; 这个时候正是浇水的好时间,侯刚来到菜里里之后第一时间就掏出了他的华为P30手机,给三块实验菜地编好号的青菜拍个照..... 这样的工作,他每天早晚都会做一次,然后,带回去,在家里的电脑上认真地作对比。 和同时拍的另两组不同实验方式的蔬菜对比,和昨天,前天拍的照片对比.... 哪怕是最细心的农业科研人员也做不到他这么细心,他们最多也就按照阶段来作个记录,然后拍些照片回去; 而侯刚,做到了每天早晚都过来拍照,甚至还给请来的菜农帮忙,浇水,除草... 这里寄托着他太多希望,承担了他太多对未来的设想.... 对比并不是没有结果,他发现,粉碎后的有机肥见效比块状的要快,rou眼也许不容易分辨,但是在高清淅度相机的拍摄下,还是能明显看出有些差距。 一株两株,可能代表不了什么,但是十几株样品都是这样,这就说明,自己当初的判断没有错。 番茄鲜红饱满,生菜鲜嫩,黄瓜鲜翠欲滴..... 而这,施用那些有机肥才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 反观那一批施用了化肥的,除了长得有点快之外,仅从外观来看,就让人没什么食欲... 跟市场里卖的几乎没什么两样,甚至还有些略差....也不知道是菜种的问题还是护理得不够好,或者别的什么原因。 但是,这对侯刚来说并不重要,他并不在乎那么一两片地,只要见到有机肥的效果就够了。 昨天,又收到了一批有机肥,两百斤; 这对侯刚来说,是一件好事情。 这说明卖家讲信用,还在不断交着货....侧面也说明,卖家的产能不足,甚至可能这个有机肥只是实验室的产品,没有形成量产; 不然,任何一家肥料厂都不会连一千多斤的货都要分成好几批交..... 因为淘宝有个十五天退款的保证,如果作为买家的自己没有确认收货,会默认收货; 但是如果自己提交未收到货,那么,是可以和淘宝客服去谈,甚至是投诉。 侯刚当然不会做这种自掘墙脚的事情,但是,他可以给卖家一个人情; 比如,和卖家说,你那边暂时没货没关系,我可以暂缓收货,但是,你这产出的货,要优先给我发过来。 这样做,当然杜绝不了卖家会把产品卖给一些相熟的客户,比如那厘村的那个张姓老阿伯... 但是,却能够预防新的客户发现这一个商机.... 侯刚甚至想过,如果商家这有机肥到后面没办法实现量产,那么,自己尽可能和他达成一个长期合作的协议,哪怕价钱上自己让步一些也没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