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十四章 白马非马 (第1/1页)
板角青牛对主人讲完梦境之事,老子半晌无语。内心反复吟诵灵石上之七言绝句: 鸿蒙初分天地开, 道法自然生三才。 可怜绛珠命多舛, 逍遥灵兕入梦来…… 圣人思忖良久,娓娓道来: “此诗用语平顺,不难猜度。老夫讲授之道法本就始于上古混沌,鸿蒙初分。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便有了这天地人三才。第三句说的是历劫万世的绛珠仙草,好在你一念之悲悯,成就一桩功德!“ 圣人说道此处话锋一转: ”前三句都很好理解,此诗之悬疑仅在最后一句。你这牛儿如今有了遨游北冥,搏击九天之境界。看来你我主仆之缘确实已尽,那立于南冥天池之巅的翩翩少年已点化你入道了!“ 青牛低头不语,细细揣摩: “主人,您说我已入道,但不知是何家法门?” 青牛言罢抬头才发现,主人已收罢行囊,欲自行西去。临行前交代了最后两句: ”今日起三界之内,逍遥境界唯你独有,逍遥大道任你悠游。入世可为逍遥大王,出世做个灵兕圣祖。一路珍重,老夫去也!“ 灵兕圣祖大王在背后默默相送,主人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函谷关前那一抹残阳里…… 牛眼里流下了几点珠泪,不是临别伤感,而是深深追悔自己先前的无知。修行小成,不知天高地厚,妄自轻蔑主人的道德境界,任性狂言“大自在境界”。 原来这世间第一大自在境界——逍遥游,主人早已悟出。回想之前在主人面前大言不惭,自鸣得意是多么浅薄…… 电茶炉再次笃笃作响,古树茶饮罢两道,色味渐褪。曹雪芹为宾主双方重沏了新茶。《宝图前传之一.灵石密码》暂时告一段落。曹雪芹借取茶叶的机会,偷偷在柜台下面取了笔墨。趁记忆新鲜,暗自记下了又一首灵石绝句。 此刻张铭以及“左右护法”内心激动不已。在双方相互试探的博弈中,竟然喜得意外收获。灵兕圣祖大王自以为说了一段无关的闲话,却不知故事中竟然隐藏着众人求之不得的《石头记密码》。 数月前,程伟元造访,一段《芹溪公子传奇》开启了灵石幻境。如今《宝图前传》刚刚开书,一个事实铁板钉钉的展现在众人面前。原来这灵石幻境不仅确凿的存在,它如一张悄悄张开的大网,将灵兕圣祖也网罗其中。 曹雪芹一入灵石幻境,至美悲欢《石头记》降临人间。程伟元二入灵石幻境,灵石了无踪影,却留下了第一首灵石绝句。今日第三个结缘幻境之人闯入大家视野!灵兕圣祖不仅邂逅仙草,对话灵石,还带来了第二首灵石绝句。 张铭不露声色,将两首《灵石绝句》在心中细细品读…… 程伟元留七绝之《鹿铭奇缘》: 顽石逐流染芹溪, 缘聚梦散两依依。 鹿殒凡尘芳草烬, 三生石上铭归期。 诗中带出“鹿铭”二字,似有隐喻,但张铭认为眼下不必牵强附会,不妨等待更多线索。 灵兕大王留七绝之《逍遥灵兕》: 鸿蒙初分天地开, 道法自然生三才。 可怜绛珠命多舛, 逍遥灵兕入梦来。 就字面来说,此诗玄机暗示了灵石幻境为圣祖大王得逍遥大道之处。然而一二首之间似有呼应,眼下暂不得解!且不知还有多少段《灵石绝句》如沧海遗珠般散落人间幽冥。 如同《鹿鼎记》中韦小宝集齐八部《四十二章经》便可获大清龙脉宝藏。张铭从中获得灵感,只待更多的《灵石绝句》浮现人间,呼应关联,真相自然水落石出。甚至不妨大胆假设,欲破解《九幽万历江山图》中的“金乔觉密码”,必然先向灵石幻境里找答案。 众人内心的窃喜,灵兕圣祖大王不得而知。茶过三巡,众人皆夸赞故事精彩,重点恭维了灵兕大王道德高深。看得出大王还是比较受用的。 不过这也不完全算是马屁功夫。天下人皆以为“逍遥境界”源自庄子,今日才明白“老庄之学”的源头竟源自灵兕圣祖大王得道,如此看来大王确非等闲之辈。 灵兕圣祖见众人意犹未尽,且距离天明尚早,《宝图前传之二.白马非马》继续开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