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十二章 金乔觉的真相 (第1/1页)
张铭步步为营,分寸拿捏得当,一句奇袭式的发问顿时让八爷乱了分寸。八爷推山倒此刻开始重新审视眼前这个张铭,这个曾经让大哥都忌惮三分的角色。 张铭对八爷拱手道: “非是晚辈有意语出惊人,诓骗八爷。而是八爷今日见面就一语中的,点破了灵兕圣祖大王的身世之谜!“ 八爷推山倒愈发不解,虔心拱手向张铭求教: “我这个山野粗人没有啥心眼,千年来诚心实意跟着大哥混,从未对大哥有过半点怀疑。究竟哪句话点破了天机,还请公子不吝赐教。“ 只见张铭不疾不徐,娓娓道来: “敢问八爷,您进门时是如何评价小馆第一道招牌菜‘游水活鱼’之刀工的?“ 八爷眨巴几下眼睛,表情蒙圈到家: “没啥呀,我只是夸耀贵店大厨刀法精湛,鱼片厚薄精准无误,如彩蝶翻飞,巧夺天工!古有’庖丁血牛‘,今有神隐小馆剔鱼绝技,独步天下!” 张铭再次漏出狡黠的浅笑,不同的是这次目光犀利,透人心魄。还是读书人敏捷,同时有两人领悟了玄机,一位是学富五车的曹雪芹,另一位自然是幽冥鬼圣蒲松龄! 只听蒲松龄爽朗的哈哈大笑: “八爷,小老儿我都听出破绽了,您还要装糊涂?” 八爷素来敬仰蒲松龄的江湖地位,竟欠身施礼道: “人间摆渡人就够会卖关子了,敬请鬼圣快快赐教我这大老粗吧。” 蒲松龄捻须而笑道: ”请教八爷,按照您家大王所述,他究竟有何身世?“ 八爷挠挠头道: ”今日已经说了无数次了呀,我家大王乃道家圣祖老子坐下之板角青牛,修得逍遥大道后收徒庄周,实为老庄之学祖师……” “够了,停!” 蒲松龄止住了八爷的发言,紧接着补了一句: ”那么请教八爷,您所述之庖丁解牛的典故出处为何?“ 八爷大惑不解道: ”以松龄先生的学识怎能不知?这脍炙人口的故事乃典出《庄子》啊!” 蒲松龄穷追猛打: ”那么继续请教八爷,这《庄子》奇书可乃庄周一人所作?“ 八爷不以为然道: “大王上次造访神隐聊斋时曾对众位提过,他修道后不愿绝学失传,将逍遥大道尽数传与弟子庄周。故《庄子》之书乃假弟子之名,弘扬大王之逍遥大道。庄周亲自执笔,大王字斟句酌的斧正,方成此奇书!“ 蒲松龄听到此处突然一拍桌子,断喝一声: “八爷的逻辑真是精彩!大王亲传弟子居然在大作中大谈庖丁屠牛之术,真是对师傅敬畏有加啊!”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八爷脑袋嗡嗡作响,顿觉羞愧难当!平日里山寨里别说杀牛吃牛,就是一个‘牛’字都不敢提。自己刚才还大言不惭,吹嘘大王乃老庄之学鼻祖!现在才发现《庄子》中就隐藏着如此巨大的破绽! 不能让蒲松龄一人得罪人,曹雪芹嬉皮笑脸上来凑趣: ”八爷,您如今还认为圣祖大王乃青牛化身吗?他老人家居然在大作中以屠牛的故事来教育世人,真可谓佛家舍身取义之道啊!“ 张铭对众人使了个颜色,示意不得让八爷过于难堪。此刻推山倒自己内心开始纠结起来了。 的确,如身世为真,那么大哥所修之“老庄之学”必为假!倘若大王著书《庄子》为真,那么的确该怀疑大王的身世了。只是大王素来修为与人品有口皆碑,究竟出于何目的要自编假身世呢? 张铭觉得已经将对方逼入死角了,不可得理不饶人,赶紧把话锋往回收: “八爷,那日通过与大王一番论道,我是亲身体会了大王的道德高深,对先秦诸子百家的见解更是独到而精妙。故此,我对大王乃是老庄之学的鼻祖深信不疑。但也正是如此,八爷您无意点破庖丁解牛的典故,才让大王身世漏出了破绽。” 八爷点头称是: “就算是我家大王一时疏忽不察,弟子庄周也断不敢在著作中夹杂有辱先师的文章!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大王的身世却有蹊跷。张铭公子洞察细致入微,确实让我这大老粗佩服。莫非公子对大王身世来历素来存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