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真龙之五代工业指南_31.黑板、粉笔与简体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1.黑板、粉笔与简体字 (第1/1页)

    “老师好!”

    姜明走进教室,底下的小孩子纷纷站起来问好,这是姜明引入的后世上课模式,相比督军身份,他更希望以老师身份与孩子们相处,这样显得亲切。

    除了要训练出一支新式军队,姜明还需要能贯彻自己理念和梦想的人才,和他一起发展科学、改进工艺、传播思想。所以他要亲自培养一批学生,像白纸一样的小孩子便是最理想的人选。

    雷明在雷州和徐闻先后招收了总共30名十岁左右的小孩,都是贫苦农家出身,也比较机灵,而且没读过书,是最适合培养的幼苗。姜明亲自教授他们各种科学知识,而且教学内容、方式、纲要都是按现代科学体系构建的。

    “同学们好!”姜明回礼,学生们纷纷坐下。今天,教室里还来了两个特殊的学生,孙欣甜和她弟弟孙皓。姜明答应教孙皓学问后,便让他跟其它学生一样,过来听课,今天是第一天,孙欣甜就陪着一起来了。

    姜明来到油山岭筑城后,首先建造的便是学校,他还让木匠打造了一批简单的课桌和凳子,跟后世的乡村小学差不多。

    黑板比较容易制造,将几块大木板拼接在一起,刷上黑漆、再晾干就行了。关键是姜明来这里之前没准备黑漆,只能就地取材了。

    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利用漆做染料了,将漆树皮割开,取得漆树汁液,经过空气氧化后,生漆变成红色,再用生锈的铁搅拌,红漆就变成黑色。化学原理是:生漆中的漆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后具有还原性,遇到铁锈后,将氧化铁还原成氧化亚铁,氧化亚铁是黑色的。

    当然,姜明不知道生漆的主要成分是漆酚,找了木匠问了黑漆的制作方法后,大致猜出了黑漆的化学原理。作为道口大学理工男,高中化学经常满分,虽然很多年没接触化学了,但氧化还原反应还是清楚的,其中道理推导一下就清楚了。

    中国漆树分布广泛,海南现在是原始森林状态,树木种类繁多,自然也有漆树。木匠们都认识这种树木,姜明花了两天,终于在附近找到了漆树,很快就制作出来了黑漆。

    粉笔制造也很简单,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熟石膏。儋州也是盛产石灰石的地方,也顺便找到了一些生石膏,将生石膏放在窑里加热,生石膏脱水变成熟石膏。将右灰石和熟石膏磨成粉末,用水搅拌,倒入粉笔模具中就做好了。粉笔里面的熟石膏有吸水性,吸收水分后,将粉笔灰凝结和粘连在一起,并且固化成形。

    姜明对学生道:“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个放羊娃,每天都去山上放羊。一天,他觉得十分无聊,就想了个捉弄大家寻开心的主意。。。。。。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农夫们又冲上来帮他打狼,可还是没有见到狼的影子。”

    “过了几天,狼真的来了,一下子闯进了羊群。放羊娃害怕极了,拼命地向农夫们喊:“狼来了!狼来了!快救命呀!狼真的来了!”农夫们听到他的喊声,以为他又在说谎,大家都不理睬他,没有人去帮他,结果放羊娃的许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讲完故事,姜明便问道:“同学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一名女学生举手发言道:“故事告诉我们,小孩子要诚实,不能撒谎,骗过人的小孩子以后就没人信了。”其它小孩也跟着点头。

    故事简单直白,十岁左右的小孩子一听就懂。姜明平时上课都喜欢寓教于乐,通过故事和活动传递知识,而不是枯燥的说教。这也多亏了他来自后世,听过的故事和寓言多,宋代之前,哪有那么多的故事素材。后世的蒙学很多教材都是宋朝之后才有的,像三字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