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1.第一次丰收 (第1/1页)
农历九月,肇新寨终于迎来了第一次粮食丰收。其实水稻丰收比姜明预想来得快,原来他预计是十月份丰收的,没想到今年海南的气候足够好,阴雨天气不多,阳光充足,姜明又利用水泥修建了不少水利沟渠,所以九月就迎来了粮食丰收。 “姜兄,真是没想到,才三个月稻谷就丰收了。前段时间,军中粮食越来越少,我还颇为担心,现在总算可以放心了!”苏佚和姜明站在城楼上,看着百姓们挑着稻子陆续进入城中,长舒一口气道。 革命军从雷州带了3000石的粮食,之前集中力量搞生产建设,百姓和军队的吃饭问题都是革命军解决,前两个月就用了1500石粮食。七八月份,姜明逐渐将军民分开,百姓开始吃自己的存粮,但毕竟有2000人左右的军队和工匠要养,每个月至少用500石粮食,现在存粮真的不多了,只剩不到500石的粮食,所以苏佚才大为担心粮食问题。 姜明淡然一笑,说道:“苏兄生在岭南,应该知道岭南水稻一年可以两熟,而儋州处在更南方的琼岛,日晒、水源充足,一年三熟都不成问题。放心吧,渡过这次少粮的难关,咱们再也不会缺少粮食了。” 唐末对海南的开发有限,加上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不够,人们还不清楚海南岛的潜力。来自后世的姜明可是知道,水稻、玉米在海南都是一年三熟,生长周期更短的辣椒更是一年N熟,他老家就有许多人跑去海南种辣椒发财的。 苏佚点点头,说道:“革命军自有土地1000亩,我前期去田间看过,水稻的长势很好,每亩能收3石稻谷,能够碾出2400石大米。现在工匠和军属都是自己拿钱从百姓手里买粮食,所以咱们只需要养1600名军人就行。现在存粮加新收的大米差不多2900石,够咱们吃7个月了,明年三月之前都不会缺粮。” 姜明哈哈一笑,说道:“等我的玉米推广种植后,那产量会让你更加大吃一惊的。” “说到姜兄种的玉米,愚兄倒真想见识一下。” “择日不如撞日,趁着玉米也收割完了,今天请你吃玉米棒子。”说完,姜明便带着苏佚走下城楼,向督军府走去。 。。。。。。 督军府后院,一个个成熟的玉米棒子正铺在水泥地面上。上次,姜明种了200颗玉米,运气不错,全都生根发芽了,加上三位美女一直精心施肥,所以长的不错,这次收获了将近三百个玉米棒子。 “姜大哥、苏大哥,你们快来尝尝这蒸出来的玉米,可好吃了。”孙皓高兴地打招呼道,嘴里还啃着一个玉米棒子。 玉米收割后,姜明留下了250个玉米棒子作种子,其它都留下来给大家尝个鲜。 姜明从桌上的盆子里拿出两根热玉米,分给苏佚一个,说道:“苏兄,尝一下,味道不错,我在家乡的时候,早餐总要吃根玉米。” 这时候,三位美女也围了过来,李婧柔道:“这玉米真好吃!做法也简单,我今天吩咐厨娘蒸了一些,让大家都尝一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