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真龙之五代工业指南_61.钻床问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1.钻床问世 (第1/1页)

    第二天,儋州的战后统计便送到了姜明的书桌上,虽然是座小城,但长期位于平静的后方,加上刚过秋收,城里的资源储备确实不少。从报表上看,从官仓和恶霸地主夺得粮食3800多石,白银703两,铜钱1327贯,海盐54石,另有大量的布匹、油脂、猪羊rou等物资。按照革命军的制度,王行道分发了部分粮食和盐给儋州百姓,每户领1石粮食和2斤盐,其它全部运到肇新寨。

    姜明出兵攻打儋州的主要目的是抢夺城里的民生资源,增加南汉朝廷的后勤补给难度,同时也为将来的围城做准备。目前革命军仓库里的粮食储备不多,稻谷2500多石,粗米100石,rou和菜也不多,养猪业刚起步,还不能成为稳定的rou源,打猎和捕鱼得到的rou食毕竟有限。扣除发放给百姓的粮食和盐,这次从儋州至少能补充粮食3200石,海盐40石,以及大量的rou和蔬菜,大大缓解革命军粮食短缺的问题。

    “看样子这次出兵的时机抓得挺好!”看到收获颇丰的战报,姜明也不由感慨道:“秋收刚过,百姓交的租税全在儋州城内,还未押解到兴王府和北方军镇,刚好便宜了咱们。”

    之前一直担心南汉派兵围城、粮食不够的苏佚,终于轻松下来,说道:“之前苏某一直担心,如果不能速战决,战胜南汉禁军,被对方围城的话,仓库的那些粮食只够维持三四个月,就算到时敌方退兵,我们也撑不到下次的粮食丰收。现在从儋州缴获如此多的粮食,就算冬季不种粮,也够支撑8个多月。”

    “从后勤物资看,咱们再无后顾之忧,只需要想着怎么击败敌方就行。”

    姜明站起身,对苏佚道:“走,苏兄!我带你去看一样新发明,可能再过两三个月,咱们就会有一种无敌天下的神兵利器了。”

    。。。。。。

    城外兵工厂

    见督军和长史联袂而至,新任兵工厂厂长江小鱼行礼道:“见过督军,见过长史。”

    姜明微微抬手,示意不必多礼,他基本上每天都来兵工厂,待人平和,没什么架子,工人们平时见到他,只是口头问候。江小鱼是见苏长史也来了,才做足礼仪。

    江小鱼是孤儿,是蒋七逃荒到南楚的时候结识的,一直跟在蒋七身边,学了他不少本事。姜明看他年轻、机灵(像杨过一样的孤儿,没点本事,估计早饿死了),打铁的手艺又好,加上蒋七同时管兵工厂和冶炼厂太过cao劳,便提拔他的徒弟江小鱼当兵工厂的厂长。

    姜明单刀直入,问道:“钻床制造的进展如何?可以使用了吗?”

    “钻床已经按照督军的图纸组装完毕,工人们正在调试机器,督军需要过去看看吗?”

    “好,麻烦前面带路。”然后,三人来到一台钻床前面。

    只见钻床放置在结实、稳定的铸铁的底座上,结构还比较简单,一端固定着钢棒,另一端通过转轮连接着钻头。钻床是水力驱动的,水车驱动转轮旋转时,钻头沿着导轨前进,对着钢棒中心钻孔。整个钻床是惠特沃斯1862发明的动力钻床的仿制品。

    姜明作为道口大学机械专业的学生,自然是了解各种机床结构的,惠特沃斯发明的钻床在19世纪享有盛誉,他在教科书和图书馆都看到过资料图。进入证券市场后,姜明从机械行业研究员干起,A股的十几家机床公司,如沈阳机床、华中数控、亚威股份,都调研了一圈,在这些公司参观过很多19世纪以来的各种机床。所以,各种机床的理论知识和机器结构他都了解。唯一可惜的是,机床公司在A股都是垃圾股票,从没让他赚过钱。

    “姜兄,这钻床结构好像也不是很复杂,为什么现在才制造出来呢?按说,钢铁厂建成就能制造才对?”可能是钻床给他的直观难度不大,所以苏佚指着钻床,问道。

    姜明笑了笑,走到机床旁边,用手摸着上面的钻头,说道:“要制造出钻床,就必须要有硬度极高的钻头,要磨制钻头就需要磨床,从而需要天然磨石制造的砂轮,每一项都极其麻烦。另外,还需要紧固螺丝,我一个月前才刚制造出来。”

    机床制造是环环相扣的,一方面要有螺丝,姜明直到九月才铸造出大号铜质螺丝,目前粗笨的钻床勉强够用;另一方面要有砂轮和磨床,磨床结构简单,砂轮套上旋转装置就行,关键是制造砂轮。每一项技术都让姜明花了大心思才搞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