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赵为皇_第七十三章 不战而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三章 不战而定 (第1/1页)

    中平五年

    大汉朝廷再次发生了数件影响不可小视的大事。

    其一,春三月间,刘宏采纳太常刘焉的建议,重改刺史为州牧制度。

    并以太常刘焉为益州牧,阳城侯,前往巴蜀之地,治理蜀地。

    随后,又以刘岱为兖州牧,牧守一方。

    由于这段时日以来,都亭侯公孙瓒大败于乌丸叛军,在于赵云所部等义军实力较弱。

    一时间,幽燕局势很不乐观,叛军兵锋气焰之势可谓越发之盛。

    如此,天子刘宏当机立断,亦是采取果断措施,心知汉室宗亲刘虞威信著素。

    故此,又以宗正刘虞为幽州牧,即日起,赶赴幽州,接管当地局势,务必平定叛乱。

    其二,亦是凉州再度叛乱,韩遂勾结汉阳王国并马腾,在次兵临三辅,寇掠陈仓一地。

    由此,朝廷再度起任都乡侯皇甫嵩为将,前去抵抗羌胡叛军。

    ………

    约莫在七月时节,新任幽州牧刘虞终于在千里赶路中,抵达了幽州涿郡。

    只说,刘虞刚刚入幽州,前后不过一月间,幽州各地相投之军民便超过万余。

    短短时间,刘虞瞬息便拥兵两万余众,其中不仅仅只是汉人军民,更有众多的乌丸人,他们亦是仰慕刘虞威名,真心依附。

    随后,刘虞行到蓟中地区,屯兵蓟县,罢省屯兵,务广恩信。

    此时此刻,刘虞作为幽州牧,重新起立各州郡律法,进行调整,改革吏治,惩戒贪官。

    并大肆宣告,州内无论是汉人还是乌桓胡人,只要愿意遵从大汉律法,皆能平等相待。

    当然,刘虞也说到做到,在接下来的旬月时间内,其也是真正的履行了承诺。

    这一刻,刘虞在幽州之地的威名更胜一筹,其爱民如子,平等相待胡人的名声也逐渐流传而出。

    威势亦是越发之盛!

    此刻,赵云自从上次突袭乌延部落,将其降服后,便屯军在蓟南,泉县地区。

    之所以屯居泉县这南端之地,也是赵云担忧在强行灭掉其中乌丸部落,导致风头过盛,会遭到乌丸骑士的合力抵抗。

    如此,战略上会处于不利的地位!

    故此,赵云与赵泉、田豫合计后,便领军撤到泉县,进行休整,沉寂于此,暂闭风头。

    另一方面,乌延虽然宣布所部投诚,可毕竟是胡人出身,要赵云当即大胆任用,那也是不可能的事。

    胡人心性,变幻异常,谁又能说准呢?

    故此,此刻屯居于此,除了低调发展,赵云也在大肆的融合乌丸骑士,将之转换为己方的战力。

    毕竟,乌丸突骑本就十分强悍,对于这样一支实力强的军卒来说,赵云也是极为渴望的。

    而且,胡人从小习马,对弓马的掌控力度远远强于内地汉人。

    至少在没有马镫的情况下,乌丸骑士骑射,能够很平稳的做到左右开弓。

    在这方面来说,内地汉人却是丧失了这优势。

    故此,在听闻乌延当时愿意归顺后,赵云亦是十分欣喜的!

    能够吸纳一支实力易于强悍的乌丸骑士,这无疑是一股很大的助力。

    当然,过犹不及的道理,赵云也明白,此刻也是在逐渐融合,温水煮青蛙,而不是立即拉入战场杀敌。

    …………

    这日,军营

    “将军,连月来,幽州牧刘大人一直屯军蓟中地区,改革州郡吏治,惩戒贪官污吏,为民请愿,肃清当地匪患。”

    “其次,对胡人采取的手段亦是既拉拢,又打压,恩威并重下,成效颇为显著。”

    “并宣告,此次参与叛乱的胡人,只要能够改过自新,不在与叛军同流合污,战后亦不在追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