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赵为皇_第八十一章 会面刘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一章 会面刘虞 (第1/1页)

    广阳郡,蓟县,府衙

    此刻,一员年约四五旬、发鬓隐约有些发白,身伟体正的老者正在勤勤恳恳的批复着州郡内的公文。

    此老者正是受天子之命,前往幽州担任幽州牧的刘虞。

    由于刘虞早年便从事过幽州刺史,治理过幽州各郡,郡县内民夷感其德化,亦是早就归心。

    至于各边的鲜卑、乌桓、夫馀、秽貊之辈,皆随时朝贡,无敢扰边者,百姓歌悦之。

    正是由于刘虞早就在幽州竖立恩信,让汉人士民、乌桓等胡人,以及周遭各民族,都对其心存敬畏之心。

    所以,刘虞才会在重新入主幽州以来,只需振臂一呼,攻势极为强盛的叛军瞬息间土崩瓦解,跟随着一同叛乱的乌丸人亦是纷纷脱离叛军,重新归附于刘虞的管理。

    不过,刘虞也不愧为好官,自从屯兵蓟县以后,其也时常亲自视察各郡县,了解民生,然后对症下药,减免赋税。

    并且剪除当地恶霸,整顿官吏,霎时间,各州郡间,治安顿时焕然一新!

    不仅民众重新归附于田间,继续耕种,亦连横行山间的盗贼也徐徐下山,投靠刘虞,宣誓愿意改邪归正,不在作恶。

    短短数月时间,刘虞便凭借自身高超治理能力,以及庞大的恩信,将乱做一团的幽州渐渐改善,逐渐有了生机。

    这一切,皆乃刘虞之功!

    …………

    良久,一员文士装束打扮的中年男子徐徐跨步进入府衙,拱手拜偈道:“使君大人,城外有一支规模约在五六千余众的步骑前来。”

    “其队列中还押解着万余战俘,领头之将自称常山赵子龙,乃天子钦封胡骑校尉。”

    “其言:现叛军以定,特押解所俘获的叛军俘虏,前来面见使君大人,现正在城下请见。”

    “不知,使君?”

    闻言,刘虞面容瞬息面露喜色,放下手中正批复着的公文,抬首徐徐问着:“鲜于银,这赵子龙可是入主幽州接济乡民,招徙部众,剿灭盗贼,攻击各地叛军以及胡人的赵云?”

    “使君,正是如此!”听闻后,中年文士鲜于银亦是拱手,郑重回应着,算是肯定了刘虞的猜测。

    “那你速速安排下去,今日在州府中铺张浪费一回,大摆宴席,虞要为赵云接风洗尘。”

    这一刻,刘虞却是瞬息站起身,极为挺拔正直,喜形于色的向鲜于银吩咐着一应事务。

    眼见刘虞如此欣喜,并且还要设宴款待,鲜于银不由心生疑虑,徐徐问着:“使君,您平素里讲究节俭,甚至自身服饰坏掉,都舍不得扔掉,补上继续说穿。”

    “这…赵云不过只是前往幽州平叛的一员义士,虽多立战功,可以使君的身份,也不必如此郑重的接见赵云吧?”

    闻其言,刘虞也正在兴头之上,对于鲜于银的疑虑看在眼里,轻笑一番,也不由解释着:“其实,早在帝都时,虞与皇甫将军、卢尚书等人志趣相投,故此为友。”

    “时常聚在一起畅谈古今,在虞接受天子诏令,准备动身前往幽州时,皇甫将军告知虞。”

    “让虞对赵云予以关照,其乃是不世出的一员将才,日后定是匡扶汉室的顶梁柱,让某对其悉心培养!”

    “据皇甫所说,赵云两年前,亦向西投军,参加了平羌战争,其当时便纵横凉地,灭掉东羌部落,其军威也在凉州之间,让士民所熟知。”

    “而今,其也在幽州各郡县间履立功勋,于我大汉鲜有大功,如此于我大汉有功之才,虞当然得重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