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鱼的时空门_沙驼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沙驼镇 (第1/1页)

    五菱货车一路经过玉门、瓜州、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后,公路两边的景色大异与前,不再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黄沙坡。入眼皆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一盎勃勃生机。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路边的景色虽然养眼,可是人烟愈加稀少。时不时还会看见三五成群的野狼追逐着货车在草原上奔跑,从他们嘴里发出一阵阵令人胆寒的狼嚎。

    货车途径玉门关的时候,老杨头就和多鱼调换了位置,让多鱼坐在了驾驶座。

    往前的道路一马平川,也没有边防执勤检查驾照,你就放心大胆的往前开。

    有老杨头从旁指导,一路上倒也没出什么岔子,除了没留神,压死了一只在草原上乱窜的旱獭。

    老杨头嘴里砸吧着莫合烟,说道:以前这边挺乱的,由于地处国界线,毒品交易,走私军火,盗猎野生动物的犯罪活动猖獗,犯了事的人就往蒙古国一跑,警察也不敢越过国界线去抓人。

    众人听着老杨头的介绍,心里升起不祥的预感。

    天擦黑的时候,货车赶到了沙驼镇。

    沙驼镇位于甘肃省最北端,因其夹在两座形似驼峰的大山坳里而得名。是该省唯一一条与蒙古国接壤的国界线,也是西北边陲一处商贸集镇,与蒙古国的嘎顺苏海图口岸相连接。

    小镇上有近300户的牧民。有许多牧民是蒙古国人的后裔。这两年由于国内各省严厉扫黑打黑,严打枪支走私,毒品交易等犯罪活动,沙驼镇上一些非法勾当转入地下,生意日渐冷清下来。如今,到此经商的商人多半以贩卖皮毛、牛羊、马匹、茶叶、铁器为主。

    月亮慢慢爬上正空,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映着满地的沙子闪闪发光。

    车子一路开进沙驼镇,只见每一个蒙古包旅馆门口都栓着几匹骆驼,停着稀稀落落的各色货车和正在装卸货物的人。

    西北二哈从车上走了下来,只道了声谢谢,没付车费,就扬长而去。

    老杨头自认倒霉。算了,再说人家路上还帮咱们打发了个两个盯捎的家伙。

    老杨头和多鱼按着送货单子上填写的地址,打开冷藏车,把一包包密封好的水产送到各家旅馆酒店,最后只剩下两大包干货海鲜,收货方写的是蒙古国人,上面特别标注自己提货。

    送完了货,老杨头指路,特地要多鱼把货车停在一家叫西乌旗的蒙古包旅馆门口。倒不是因为这家旅馆住宿条件有多好,主要是这家旅馆自家酿的驼奶酒滋味在当地堪称一绝。

    驼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神奇功效,被称为“蒙古八珍”之一,相传元世祖忽必烈常把它盛在珍贵的金碗里,犒赏有功之臣。

    老杨头带着多鱼,轻车熟路的朝蒙古包里走了进去。

    蒙古包大帐内挂着一幅老旧的书法。上书: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帐内中央安放有高约二尺的火炉,火炉上方的帐顶开设有一个天窗,火炉西边铺着精美的手工地毡,地毡上摆放着矮腿的雕花木桌,桌子上热着奶酒。包门两侧悬挂着牧人的马鞭、弓箭、猎枪以及嚼辔之类的日常

    用具。

    老板。赶快些,把你新酿的驼奶酒赶快拿出来让我们尝尝。

    老板见是熟人老杨头,二话不说,从矮腿的雕花木桌上提起火上正在煨着的一壶温热的驼奶酒,又拿出几盏藏银制成的雕花小碗。

    老板斟满一碗驼奶酒,双手端给老杨头,老杨头仰起脖子,一饮而尽。

    酒香与奶香融为一体,味道醇美,甘香喷溢,说不出的受用。

    忽然后背被什么人拍了一把。扭头一看,是西北二哈。不是外人。

    平头哥笑着说:真巧,你们咋也在这嗒。听镇子里的人说,这家店里的驼奶酒味道是一绝,我们也过来尝尝鲜。

    老杨头尴尬地说:你们尝尝,味道还行。

    真是阴魂不散,走哪都能碰到这俩个混世魔王。

    饮完驼奶酒,老杨头向老板要了两间客房。

    沙驼镇的客房不同于中原地区的水泥砖混结构,而是用坚硬的木架支撑,外面用两至三层羊毛皮毡围裹而成的蒙古包。这种蒙古包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适合于轮牧走场居住。最主要的是搭建方便,而且节省成本。

    小斐,还是老规矩,你跟小高睡在一间。说完,冲多鱼挤个眼色,该上就上,过了这个村可没有这个店。

    西北二哈也在这家西乌旗蒙古包旅馆落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