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瓜田李下 京畿风云撼晋安 (第1/2页)
溪口百年宁静打破,人心动荡不安,但晋安城内自从大皇子佑杬驾临后太平无事,各地魑魅魍魉都已消停,三更灯火五更鸡家家安宁。震动京畿的科场舞弊案已经追查一旬有余,太康与晋安两地抓捕不下百余人,据说有云林姜氏子弟牵连其中,族中震怒,连夜上书请罪并开祠堂将其逐出族谱,本以为事情到此为止,谁知事态衍变超出人们的预期,近日传言内廷金羽卫查出有礼部官员泄题,火已经烧到了礼部衙门,如今人人自危。 含章自从被晋安府衙役拿住,众人策马奔驰返程,这一路脑中不停回想此次大考的点点滴滴,百思不得其解究竟何处有问题牵连了这惊天大案。话说大皇子佑杬等人来晋安后先是云深祈福,后又神秀峰狩猎,每日游山玩水,好不惬意,浑然未将追查科场舞弊案放在心上,一行人等均都不解,惹得佑康问道:“皇兄这般不上心,回去怎好交差?” “谁说不上心,贤弟此言差矣,没看到我昨日连夜派人去建阳抓捕嫌犯?”大皇子放下手中的鱼竿,撒下一把鱼饵后回到凉亭内吃下一颗西域葡萄。 “十三殿下有所不知,此次科场舞弊案虽然派了三司会审,但内廷金羽卫才是当今圣上最为倚重的,姜氏不是已经上书请罪了嘛?据说金羽卫已经顺藤摸瓜查到礼部,这事情的关口还是在太康,而非晋安”司马礼经过几日的观察再加上诸多线索的整合,小心翼翼的说出自己的猜想,说完这话就看向大皇子佑杬那边。 “司马一向心思缜密,这猜想不无道理。”佑杬拉着佑康坐下一起吃葡萄,其实本王当初进宫领旨办差时就纳闷事发太康,缘何父皇会如此关注晋安,晋安月湖秀美虽然袖珍,但又何曾风波安稳呢?这平静的湖面,水下面的风景你我何曾得知?现在回味起来,你我等人此次来晋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佑杬虽然如此这般说来,但却并未告知内宫传信的事情,当初接旨匆忙未来及进宫辞拜母后,到是大宫女容旖带出口信说此次晋安办差务必谨慎,平安是福。 “虽然副都说法是坊间流言,但是太康名门望族多数出于晋安,彼此盘根错节枝蔓相连,当初太祖起兵天下粮草半数出自晋安,若说晋安是神光粮仓未尝不可,所以说稳住晋安,太康掀起再大的滔天巨浪,朝廷也会稳如泰山,科举舞弊牵连甚广既要肃清流毒又要将影响消弭于无形,镇住晋安的局势的人选又非大皇子莫属了,殿下母家为晋安望族之首。”江云常饮过一杯“九月霜”后戏谑道,众人都默不作声静静的消化刚才几人的言语,这趟晋安之行今日大伙才真正坐下来畅谈局势。 “风雨同舟,还得劳烦诸位走动走动把晋安的底再摸一摸。”佑杬一锤定音,我也要拜访下外公,来了这么久再不去尽孝道恐惹人议论。结果当夜大皇子离开萧府后就让近侍萧六传来消息说:“此次共抓捕五十六人涉及科举舞弊案,晋安的事情到此为止”。 话说含章自从被拿住下狱后,明堂看到含灵与母亲整日以泪洗面,溪口乡邻的闲言冷雨,本来幸福的小家因为此事凄风苦雨的景象却帮不上忙心中干着急,去祠堂那里跪求了老太爷后便与含章父亲赶赴晋安来谋划救人。 这边含章入狱后才总算是弄明白了一点眉目,原来同时下狱的还有庆元府冯钰,短短几日牢狱生活已经将其折磨的目光呆滞,胡子拉碴的样子显得精神颇为颓废。晋安府有南北两座大狱,南狱中多是打架斗殴的泼皮阿三,但北狱多关押谋逆杀人等凶犯。 百姓多传言北狱牢房味道甚是古怪,是常年梅雨潮湿加上已经干涸的血的味道。整个空间十分逼仄昏暗,只有两边几盏油封闪着微弱的光。被风一吹,就灭了两盏。自然是常年不见天日,空气中透着浑浊的腐味,一个正常人待着一会儿也受不了。凡事被打入这北狱的人不死也要扒三层皮,更是少有能好胳膊好腿走出去的的人,都说关在这里的人,可能一辈子也出不去了。其实,这里不光是潮湿和血的味道,还有一种死亡的气息,不仅腐蚀rou体,更是慢慢的侵蚀着精神,直至彻底崩溃。冯钰已经差不多处在崩溃的边缘,还是那日含章被扔进北狱时他瞥见熟人后忽然焕发了点精神,一个劲的问道:“含章小弟,你怎么也被拿了来?”含章仔细端详了半会才确认是当初在考场外排队等着过关入闸而闲聊投缘的冯钰,“小弟无处喊冤,至今不明为何被拿”。 虽然两人隔着条牢房走道,但不妨碍攀谈,在幽暗昏黄的油灯下两人聊起许多,至此含章结合自己的猜测差不多弄清楚了些事情的脉络,冯钰老哥的确冤屈,只不过跟着庆元府巨贾之子去太康,参加了场上三府与两淮学子的文法聚会,此人颇有财力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今年大考的押题,与冯钰商议请教了一二,巨贾之子回到晋安在一场酒会上神神秘秘的说手握秘密武器,今年必要登科入举。结果祸从口出,现在连带当初跟随参加文法聚会的众人都被打入大牢,那巨贾之子就关押在入门左转的第一间牢房,已经疯疯癫癫不成人样。 这样说来含章岂不是更冤,冯钰是结伴参会道听途说了些捕风捉影的事情,难道含章则是因为应考当日在闸外与冯钰投缘热聊许久的缘故,只因这瓜田李下之嫌疑,则被人举报两人相识串谋,被牵连进这滔天巨祸之中。聊到后面,冯钰只是口中喃喃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