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溪之上_第十章 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rou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rou (第1/2页)

    含章终于明白到意气风发的左士奇何以沦落到疯疯癫癫,也懂得了冯钰的精神崩溃,北狱的绝望是从骨子里侵蚀,一点点的蚕食掉人的精气神。现在唯一的期望,是坚持到明堂他们营救自己出去,心中更念念不忘的是远在溪口的家人。

    次日,含章体力明显在恢复好转,已经可以单腿蹦跳着习练把式。正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当他如法炮制,再次从里衣边角翻出最后那点碎银子,孝敬给轮班的两位狱卒后,两位大爷的态度明显好转,一整天也没有在提了含章去刑房。钱财通鬼神,古人诚不欺我。但又不禁担心起来,明天如果再换一班狱卒,自己身上再也找不出任何银子了,岂不是又要遭受更惨烈的酷刑。

    好在后面未在有新的狱卒换班,但是两班狱卒折磨犯人的手法真是层出不穷。每次听到狱卒的脚步声,心中打怵,恐惧已经深深在心理打下烙印。

    当忽然被满脸笑意的狱卒提至刑房,含章心想我命休矣。令人意外的是,在刑房内却见到了明堂与父亲,父亲一把抱住站立不稳的含章,年过半百的烧窑汉子忍不住的眼眶发红。原来,两人经过许府台的精心安排,乔装打扮混进北狱牢房。

    明堂赶紧拿出包银两将两位狱卒拉倒一边熟络攀谈,虽然平时做事大大咧咧但关键时刻从不含糊,一边用重金收买狱卒,一边警告交代道“如果下次再发现我兄弟身上有伤,就每日去几位家中拜访,嫂子们给口热饭吃总是要的。”

    天降横财,偌大包银子砸晕了两位狱卒,足足有百两之多。想他们二人辛苦一年,俸禄不过区区60石米,仅够养家糊口,否则也不会想方设法的搜刮犯人。狱卒谄笑,满口保证道:“两位放心,虽然职责所在但是含章小哥是个机灵人,小兄弟以后就是我哥俩的兄弟,有我俩在,不敢让含章小兄弟受委屈。”

    时间紧迫,两人在给含章换了衣物后交代了几句就匆匆而去。趁着两位狱卒还兴奋于天降横财的状态,含章讨要口热汤热饭,瘦长黑脸的狱卒直接翻出了自己媳妇做的水饺给了他:“小兄弟,慢慢吃喝口茶,别噎着。”

    看着笑比哭还难看的黑脸,不禁感慨人间与地狱竟然这么近,人与鬼又怎么分得清楚,魔幻的世间.......

    掐指一算,已经腊月二十六了,家乡习俗是要杀猪宰羊备年货,在这北狱中,有碗温热的猪rou韭菜馅水饺吃已经是造化,含章示意麻烦两位老哥扶着走回牢房。想着同是天涯沦落人,将没吃完的水饺分到了左士奇和冯钰的碗中。谁曾想,左士奇吃着碗里的水饺,七尺汉子呜呜的大哭起来……

    天堂跌落地狱,人生大起大落的太快,左士奇怎么也想不到,在意气风发之时会遭此大难。还未看尽太康的锦绣繁华,还未金榜题名马蹄疾,还未衣锦还乡娶娇妻,这琼楼玉宇就塌了。

    溪口那边托人捎口信,奶奶自从含章被抓走后一病不起,家里没个顶梁柱撑不下去,崔父与明堂商议后,晋安含章这边就拜托他盯着,天未亮就赶回溪口去了。

    期初人们都低估了科举舞弊案对云林姜氏的影响,当内廷金羽卫杀气腾腾的冲进姜氏府邸大肆搜捕同党之时,云林府上下震惊,一时间人人自危。

    想那姜氏自大端朝时即为圣人世家,君子贤人辈出,先有姜氏后有云林,云林本是荒山野地,姜氏居于此教化百姓,而应者云集,后建城开府。神光朝三十六座书院,不少夫子出自姜氏门下,与其文脉关联者不计其数,当初也是姜家认可太祖德行,协助发布《招贤榜》才确立其正统地位,最终天下归心,一统四海。若说这天下还有谁可以轻王侯,慢公卿,那么云林姜氏的确当仁不让........

    若论士林文坛执牛耳者,姜氏大儒半点不逊于太院夫子,官方书院以太院为首,而民间儒林则以云林姜氏为尊。

    堂堂圣人世家,文坛领袖,如今有直系子弟涉案科举舞弊,千年以降闻所未闻,族中宿老视为奇耻大辱。当然更耻辱的事情也在发生,现在内廷金羽卫堂而皇之地直接闯入搜捕同党,朝野一片哗然。若非圣上点头许可,恐怕无人胆敢硬闯姜氏祖宅。

    此次金羽卫带队之人更是四皇子佑胤,看着这座与其休戚相关的千年门庭,佑胤心中如一团乱麻。临时之时,父皇在母妃宫中交代的清楚:

    “科举舞弊案事关国本,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姜氏为儒林领袖自然清楚厉害关系,云林此行,由你拿捏分寸。”

    四皇子心理真是叫苦不迭,姜贵妃同样在旁交代:“胤儿不可因母族关系而姑息,切记要以国事为重。”

    一路上佑胤在思考父皇的意思,母妃在姜秋潮案发后第一时间向父皇请罪,自闭宫门并断了与姜氏的书信往来,自己这趟恐怕是两边不讨好。姜秋潮死不足惜,姜氏连夜上书请罪,父皇并未置词,貌似并不想就此罢休。想想近期太康的流言,佑胤更加头疼,传言姜秋潮乃四皇子座上宾,如今科举舞弊案发,佑胤感觉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才有了四皇子带领金羽卫硬闯姜氏祖宅,一番搜捕下来拿住书童两人,金羽卫却在城外安营扎寨,并未离去........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姜氏态度也。”楼先生笑着对佑胤点出:

    “撤出城外安营扎寨就是做给天下看,也是做给姜氏看,更是做给远在太康的圣上看的,如果姜氏还不上道,那么也就怪不得我们无情了。

    此事跟大皇子去晋安查案有异曲同工之妙,四皇子要思量清楚。圣上在看姜氏的态度,未尝不是也在看殿下的表现”

    云林姜氏这颗千年大树,根基之深厚绝非晋安萧氏可以比拟。财富如过眼云烟,而天下民心素仰,仕林敬重,就绝非一代二代的积累功夫,想他云林姜氏曾出圣人,后代大儒亦不惶多让,即便是太康城直面云林姜氏,未尝不是心中底气不足。

    此时,姜家祠堂之中已经吵翻天,姜秋潮并非出自什么旁支小族,而是真正的族内五大主支的子弟,说起来在这一代的年轻人中,姜秋潮一向评价不低,甚得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