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溪之上_第二十二章 祭天大典 气运金莲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祭天大典 气运金莲开 (第2/2页)

镇嘉桐关,有其亲弟姚熀代领。姚熀来太康已半月有余,请得粮草本以为大功告成欲返回边关,但均被圣上留下。

    此时只见他身披重甲,行走间哗哗作响,大步走向前跪恩领耳。众臣纷纷低声议论:

    “圣上对姚家边军十分厚爱啊。“

    “他姚誉一介武夫,戍边巡防,怎能当得起执牛耳.....”

    “一等灵武侯严格上说是累世军功而获封,如今姚将军则正在镇守边关,两人可都是武官一系啊。”

    最后一对猪耳则赐给新科探花崔含章。

    “崔含章是哪一位?”毕竟很多皇族宗亲不常出来走动,三品以下的认识的都不多,何谈一个新科探花。崔含章这个名字在今天的祭典场合上太过于陌生,不少人已经在纷纷打听。

    “新科探花啊,他受封何官职?”

    “连一官半职都没有,圣上这是作何意思?”

    “新科探花好像是琼林宴上飞盘子救驾的那位,怎么说都是一甲进士出身,算是文官路子。”

    “圣上把这最后这份赐给一个毛头小子,还真是对我们这帮老臣意见很大呐。”

    崔含章站在人群中,听到金甲力士传喊赐封时,脑子一懵,“猪耳朵赐给我?”。

    霎时间,一百多位新科进士们唰唰投来目光,羡慕的,嫉妒的,不平的,甚至还有嘴角上扬嘲讽的。

    一品大员,各部大佬都没有获赐的三牲耳,你一个初入官场的豆芽菜何德何能,今天一旦接了这三牲耳,恐怕得罪的是整个祭典大礼上的百官。

    运道比天高,命运比纸薄。能有这份赏赐,可是很多人梦寐以为的事情。

    这么大一份恩赐,对于一个毫无背景的人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以后在各部衙门,生存不易啊。

    如果目光可以杀死人,估计这会崔含章已经千疮百孔了,更有很多宗亲大臣站的太远而四处张望寻找崔含章。

    深深的吸了口气,崔含章硬着头皮走出队列,一溜小跑往太史楼祭台,怎奈自己站在太过靠后,这一路基本是被群臣行着注目礼而过去的,背后冷汗直流。

    却说百官的心里也是冷笑连连,就是你小子啊,穿的倒是胡里花哨的,有胆接了三牲耳,看你以后怎么在各衙门里混。

    嘉隆帝看着跪在地上的崔含章,眼里笑意渐浓,“试玉需烧三日满”。

    这届新科进士们可谓大起大落,命途多舛。先是遭遇百年不遇的大雪,冻得笔都拿不住的参加科考。

    接着是有人举报科举舞弊案,一时间人人自危,捉拿下狱的不计其数。熬过了天灾人祸,只剩这百来颗幼苗,个个心有余悸,惊喜交加。

    好好的琼林宴又有刺客行凶,差点丧命不说,还赶上了百年一次的北伐祭天大典,只能说是鸿运当头。

    如今圣上倒是厚爱,安抚之意溢于言表,不禁赐了三牲头,还给新科探花赐三牲耳。难怪后世传言,这一届的新科进士老爷们,都是有大运气的,活得下来,都是越活越滋润。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嘉隆一朝的后二十年,这届的老爷们逐渐活跃于神光官场,在民间亦是留下不少佳话。

    崔含章跪地谢恩,抬头间看到了嘉隆帝眼中nongnong的笑意,仿佛就在笑看他的窘态。

    此时反倒激起他的气性,既然你把我往火上烤,早就打定主意不做翁中酱,那就在火上出名堂。

    崔含章起身,再次整理衣冠,长出一口气,昂首挺胸走上台阶,接受赏赐。

    今天不接三牲耳就是得罪圣上,破坏祭天大典的罪名足够灭九族的;接了这三牲耳得罪了百官,无非以后步步艰难,日子难混而已,总比丢了命强多了。圣上要我做这个百官嫉妒之人,那我就坦然受之。

    世伯说的在理,神光朝所有的事都不叫事,圣上的事才叫事,想太多必然瞻前顾后,哪里还有半点年轻人的锐气。

    手捧三牲耳,转身正好看到站在前排的一品大员,各部大佬,只见他们都是眼观鼻,鼻观心,一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神态。

    崔含章慢步走回新科进士队列,路过前面董宝珍与顾鼎臣两人时说了一句:“晚上猪耳朵下酒菜。”

    听得董宝珍和顾鼎臣两位一愣,董宝珍面色黑炭看不出表情,顾鼎臣的白皙的俊脸可是有点惨,“崔兄,御赐之物,开不得玩笑。”

    “猪耳朵不当下酒菜,难道留着等臭了,放心吃。”崔含章想开了,反倒是拿得起放得下。

    随着主祭官高声唱诵,十二门礼炮再次轰鸣,祭天大典折腾了半天总算是结束了。

    此时只见太史楼中忽然光华大作,只见一片金光透过楼中窗棂射出,守在里面的五官灵台郎亲眼目睹着那朵金莲慢慢盛开,赶紧喊着启禀圣上,“祥瑞啊,天降祥瑞啊”,此时整个钦天监内的百官臣民均都是看到金光一片,整个太史楼被金光笼罩,人群中议论纷纷,喧声四起。

    听见五官灵台郎高呼“祥瑞,天降祥瑞”,一时间主祭官、亚祭官、钦天监正等都下跪拜天,随后整个太史楼祭台广场的百官都跟随下跪拜天。嘉隆帝看向太史楼冲出的五官灵台郎,

    “圣上,祭天降祥瑞,祭天大典感动上苍,降下这气运金莲,今日金光大作,金莲绽放。”

    嘉隆帝顾不得让众爱卿平身,便抬步走入太史楼内。

    只见一朵金莲立于池子中央,一片片花瓣缓慢绽放,花瓣围绕的莲蓬散发着金光,此时金光照亮整个太史楼,而其他几朵紫莲则相对黯淡的多,池中的水流也仿佛围绕金莲而旋转。

    金莲绽放时间很快,不消片刻金光敛去,一切回复平静,金莲亭亭而立,气机流转之间,有水雾弥漫,连带着其他紫莲也慢慢氤氲起来。

    嘉隆帝看着池中的金莲与紫莲盛开,气韵不凡,龙颜大悦。

    站在祭台上,在主祭官的引领下再次跪拜上天垂怜。下旨大赦天下,并封赏参与祭典百官。

    光华大作的金莲引爆了祭天大典的高潮,群臣百官都陷入到天降祥瑞的喜悦中,自然没有再提三牲耳的事情,

    一日之内,神光朝金莲降世的传闻,已经传遍的了市井坊间,各地都以天降祥瑞为名进献奇珍异宝,恭贺圣上。

    崔含章当时也是站在百官序列中,看到太史楼金光四射,金光溢满了整个钦天监的上空,若说不是祥瑞,恐怕谁也不信。

    至于百官只能揣测金莲绽放的景象,看到圣上走出太史楼后龙颜大悦,一扫琼林宴刺杀案的阴霾,众臣心中认为上天站在神光这边。

    圣上摆驾回宫,众臣工三三两两结伴散去,嘴里都议论着天佑神光。

    崔含章则喊着董宝珍,顾鼎臣两位同年,结伴回家喝酒,下酒菜现成的。

    “真吃啊?”顾鼎臣还是心里不敢接受的问道。

    “若是不吃,开春的天变暖和了,猪耳朵坏掉,岂不是辜负圣上美意。

    我说两位走吧,今朝有酒今朝醉”崔含章拉着两人就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