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风雪助阵 嘉桐关外帝王怒 (第1/3页)
刘之纶命令大军入城休整,尚有三个时辰天就亮了,虽然此时厮杀停止,但众将士兴奋难抑,很多人睁着眼耗到寅时才睡过去,梦中也全是金戈铁马,吹角连营.......... 翌日清晨,两位统帅在营中一边用饭,一边商议军情。 “丱伦不可久待,根据计划,右路军此时应当已经渡过梺陀河”,刘之纶面色凝重的说道。 “昨夜遭遇战耽误了时间,如果被歼灭的这支北胡人马是奔袭而来,那么最多二日内功夫回去报信。也就是说留给右路军的时间还有两日,想必二日内,父皇率领的中军应该抵达了嘉桐关,左路军应该过了屯州,离朔方不足半日脚程。”泽康王佑胤思路清晰,接过刘之纶的话说道。 “稍后,留下五千精兵守城,保障粮道安全。其他人马抢在正午时分赶到梺陀河,争取天黑前完成渡河,在夔阴山东麓扎营。”主帅刘之纶传令下去。 好在梺陀河与丱伦之间无任何障碍,轻骑加速行军,沿途的两个中小部族被大军顺手围歼后,顺利完成渡河,在申时一刻时分,右路军全部分散扎营在夔阴山东麓山脚。 而此时的中军大营中,嘉隆帝拍案叫好, “右路军在丱伦全歼北胡一万人马,未放跑一兵一卒,首开大捷,当计北伐大功一件。” 营中众将士传阅捷报,看着地上的北胡将领耶律楚才的首级,心中震撼,北伐第一战发生的如此之快,竟然是发生在东线右路军,均都交口称赞“泽康王有勇有谋,刘之纶指挥得当”。 “恭喜圣上,天佑神光,北伐必胜。”众将士跪地称颂。 “胤儿不错,刘之纶不负朕所托,果然稳重之人。”嘉隆帝行军几日,甚是疲惫,此刻难得心情愉悦。 “崔卿家研磨拟旨,回信刘之纶与佑胤,告诫两位戒骄稳重,绕过夔阴山之前,不要暴露右路军真实兵力。待来日班师回朝,再行嘉奖。” 此时,嘉隆帝转头问道,“还有多久抵达嘉桐关?” 崔含章抬头答话:“回禀圣上,臣刚听先锋官说,还有半日脚程。” “传令三军,跑步行军,争取在子时赶到嘉桐关。”嘉隆帝亦是受到右路军大捷的影响,心中喜悦,但也疑惑为何北胡一万人马会出现在丱伦,所以下令急行军赶赴嘉桐关与姚誉边军汇合。 在中军大营获得右路军捷报后半日,左路军平康王佑杬账内,也收到了十四皇子佑康差人送来的大捷密报。佑杬同样震撼,但更加让他心中不安的是,北伐第一战开门大捷,竟然是发生在东线右路军泽康王那边。 思索片刻,快速走入灵武侯账内,商议道:“侯爷可知东线右路军在丱伦全歼一万北胡人马?” 灵武侯先是一愣,随后微微笑道,“刘尚书与泽康王果然能干,我也是刚收到捷报。” “右路军此次大捷,圣上颇为欢心,已为他们计大功一件。”平康王佑杬,说完此话后,稍微停顿, “然我们西线左路军一路行军,穿行岐沟,此时刚过屯州,是否速度慢了?柏侯爷是否想过,北胡一万人马出现在丱伦,与右路军大战,是巧合还是.....” “王爷所说不无道理,北胡一万人马出现的蹊跷,以双方战果而言,倒不像是遭遇战,反倒像是精心策划打埋伏。右路军能全歼而不放跑一人,刘之纶的守正战法,颇有过人之处,可王爷是否留意右路军战损多达二成,且是以八倍于敌的兵力围歼,不能不说北胡兵马战力恐怖啊。”想到此处,灵武侯倍加担忧,若在草原开阔地带,中路主力碰上北胡骑兵主力,能否抵御住冲锋凿穿? “王爷不必心急,东西线两路大军以狙击幽云城各路援军为核心目的,故而战法以惑敌sao扰为主,我们左路军的行军路线山路崎岖,自然速度稍慢,抵达朔方后向西进发。北境不同于中原气候,此时三月仍然异常寒冷,随时一场倒春寒风雪就足以让兵马困顿。”灵武侯作为左路大军统帅,压力颇大,一大部分的压力缘于大皇子平康王,佑杬身后站着神光皇商萧氏和晋安望族,粮草战马无限供应,要的就是北伐之战打出嫡长子一脉的气势。 “丱伦能出现北胡精兵一万,我担心朔方也是被袭击的目标,况且朔方在嘉桐关左后位置,北胡骑兵擅长千里奔袭,绕过这点路自然不是难事,请主帅下令,加速行军,全力奔赴朔方。”平康王佑杬笃定的说道。 “既然王爷如此担心,传令下去,全速行军,争取在日落之前赶到朔方城。”灵武侯下令先锋官。 平康王作为嫡长子,颇得嘉隆帝栽培,自幼跟随行猎,熟读兵书。不管是其心急争功,还是确实看穿北胡的进攻计划,佑杬建议全速行军,对于左路大军而言是明智之举。 果然如灵武侯所言,朔方等地深入北地,左路军遭遇了倒春寒风雪,后半程行军颇为艰难,灵武侯柏巨阙不虑胜先虑败,颇有先祖风范。 当他们在一更时分赶到朔方城时,却被眼前的断壁残垣所震惊。 不幸被平康王言中,北胡同样分兵二万人马绕道二百里后奔袭朔方,朔方城依靠地形优势抵抗了三个时辰,眼看城破之际,嘉桐关主帅姚誉不得不分兵救之,他清楚朔方一旦失守,等若防守三角少了一角,到时会两面受敌,情况更加糟糕。 朔方距离嘉桐关不足二百里地,故而北胡骑兵主力奔袭攻击转眼即至,并不需要像丱伦那般长途奔袭。 实则北胡主力意图全面牵制住嘉桐关与朔方,河间府等地的兵力,由奔袭丱伦的一万精兵破城后,以战养战,顺势而下攻击河间府,顺利的话形成前后夹击嘉桐关之形势。退一步讲,即便无法形成夹击之势,可以迎接北胡主力从丱伦进驻河间,与嘉桐关绽开对峙,切断嘉桐关的后方补给线,亦是一种战法。 两处奔袭精兵已经派出,朔方城遭受了有史以来最猛烈的进攻,以至于仓促应战下,兵马损耗颇快。顺利引出嘉桐关姚誉分兵救援后,北胡骑兵主力发起进攻,猛烈冲击嘉桐关,整个防线最重要的关隘岌岌可危。 可惜奔袭朔方,实为决战之添头而已,引出嘉桐关兵马救援才是目标,而姚誉素来谨慎,只派遣了二万多人马出城救援,主力仍然守在嘉桐关内,依仗墙高河宽,弩箭充足,双方一时间僵持住。北胡士卒在蚁附城墙与城头rou搏间转换,两军都是以人命填坑,来回争夺。 姚誉已经收到情报,圣上亲率十五万中路大军自太康出发赶赴嘉桐关,两军汇合后足足有二十五万兵力,正面直扑北胡第一重镇幽云城,幽云城系北胡王庭在南面的最大屏障,也是北伐进攻路线上最难啃的硬骨头。 奔袭朔方的北胡精兵并未等到嘉桐关的主力大军赶来,激愤之下,主将决意消灭这股援军。 虽然北胡骑兵与朔方城兵力相差蛮大,但即战力格外强大,朔方保卫战打的异常惨烈,城墙下尸骸累积如山,最终朔方城破,守军死伤殆尽,但北胡二万万骑兵亦是损伤过半,朔方城系依托嘉桐关而设立,起初仅为远方哨点,后逐年扩建成侧翼卫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