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七章 国之重器也 (第2/2页)
行了一个礼。 “哦?竟有此事?”房玄龄看着陆哲,与李世民对望一眼,然后仔细打量着陆哲。“若是如此,国之大幸矣。” 房玄龄的话虽然让人听着如沐春风,但是他的表情并不像他话里所说的那么惊喜。 “少年郎,左仆射已至,汝可将汝所言之物,合盘拖出否?” “诺!还请官家与左仆射稍候片刻。”陆哲对着两人各自做了一揖,然后开始忙活起来。 大大的药匣里面,曲辕犁模型的零件被取出,来到长安之后,陆哲仔细核实过,确保自己所做的曲辕犁模型能够正确组装。 出身理工科的陆哲,组装一个简单的曲辕犁模型,简直手到擒来,而且他私下里不由得练过多少次,一切都那么轻车熟路。 很快,之前被严密封锁在五庄观的曲辕犁,第一次出现在大唐的最核心的两人面前。 “此物,便是那天下三成之粮所在。”陆哲笑盈盈地对着两人说,仿佛某布斯第一次开产品发布会的时候。 “此物,是犁?”房玄龄和李世民虽然出身世家,但是也不是何不食rou糜那种,特别是房玄龄,执掌民部的他,对于农具亦是熟悉,看着陆哲手中的新犁,心中隐隐升起一股明悟,但是又似隔着一层窗户纸,模模糊糊看不清楚。 “正是如此,此物,名曲辕犁,比起大唐此时所用之犁,不仅重量减轻,便于回转,而且犁地更深,其最大益处,便是节省人力畜力,比起当今大唐所用之犁,需二牛牵杠,仅需一人一牛便可cao控!哲所言天下三成之粮,便是出自此犁!” 一言既出,石破天惊! 作为唐朝的统治者,曲辕犁给李世民和房玄龄带来的冲击力,比起鬼长老之流,是更加巨大的,说成是惊涛骇浪也不为过。看着面前充满简洁美感的曲辕犁,他俩下意识地觉得不可能,但是隐隐又觉得此子说的是真的。 “汝…..所言,可为真否?”房玄龄声音都有些颤抖。 “御田在侧,尽可一试。”陆哲信心十足。 “所有人,远离御田五百步外!”李世民大喝道,显然也意识到此物会给大唐带来的改变。 此言一出,陆哲才发现,原来御田的周围,竟然防卫如此严密,树丛间,走廊后,竟然藏了如此多人。还好自己不是刺客,自己若有异动,怕是早就被砍成十几块了。 “此物乃曲辕犁之模型,方便演示所用,真正之犁,按此放大制成便可。”陆哲一边解释着,一边给自己的小青驴套上犁头,为李世民和房玄龄演示起来。 之前在五庄观,曲辕犁模型套在大狗都能犁地,此时套在神骏不亚于马匹的小青驴身上,陆哲简直在御田里犁地如飞,看得两人目瞪口呆。 作为一个好的产品发布会宣讲人,陆哲仔细地给两位展示了曲辕犁的好处,改变犁地深度,转弯,甚至还来个小小的漂移。看得御田边的两位眼热不已,纷纷下地亲自体验。 于是,御田间出现了颇为诡异的一幕,两位大唐最顶级的尊贵人物,两人正cao控着一个从未见过的犁,在御田中往来奔驰。 作为一位英明的君主,李世民也是耕过地的,每年春耕之时,自己就会亲自cao控耕牛,在田里劳作半日,以示对农业的重视。 所以,李世民一上手,就明白了此犁的好处来。轻巧,便利,易于cao控。甚至为了检验此犁对于硬土的适应性,李世民甚至驱使着小青驴,把田梗上,众人踩踏的泥道给犁开了。 “哈哈哈哈。有此一物,吾大唐之民再无饥馑之荒矣。” “恭喜官家,玄龄为大唐贺,得此国之重器,可开万世基业尔!”房玄龄也一脸激动,仔细地检查了犁片翻开的土地,显然极为高兴。 “此乃国之神器也。”这是试过了曲辕犁便利的两人,给曲辕犁的最终定论。 大唐此时缺什么,缺粮,缺人,缺牲畜,但就是不缺地!山林间多少土地,受限于人力,无人开垦,有了这曲辕犁,两牛一日能耕之地,一牛就可完成,而且更加迅捷,而且此犁构造,虽然比直犁复杂,但是其原理,一看便知,断然不是什么难以大量仿制之物。 若是天下农户都用这曲辕犁,岂不是天下所耕之地多了一倍?李世民心头火热起来,看陆哲的眼光也越来越充满欣喜。 现在看来,这位少年郎所言天下三成之粮,还是少说了。此乃国之神器也。光是此犁,此人便于大唐有大功!莫非天欲幸某大唐,故有仙人弟子出世辅助某李氏乎? 李世民的心中,大唐顺天应人,仙人弟子出世辅佐的想法,又占了上风。 他这么想原因也很简单,此等国之利器,无论哪个势力,必然视若珍宝,断然是不会轻易献上的。 这天下三成之粮,这位神奇的少年已经向自己证明了,而且只多不少。而这天下三成之战马—— 戎马半生,一心想要开创千古帝业的李世民,望着陆哲的眼光,愈发地火热起来。 “陆卿,”李世民自然而然地改口称陆哲为陆卿了,“不知卿之所言这天下三成之战马,落于何处?” “官家,左仆射,请将此驴缚住。”陆哲指着自己的小青驴,一脸神秘地说道。#x#x#x#x#x大唐山门异类#x#x#x#x#x#x#x#x#x#x#x#x#x#x#x#x#x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