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回四道八门 (第1/2页)
“突然开口的熊晨飞把左慈都吓了一跳。
这老道的话被打断,果然有点生气了。
寒声问道:什么是九阴真经?”
额…熊晨飞知道自己自己刚才太激动又说漏嘴了。
连忙解释道:“前辈,不好意思,你刚才念的那句话我在家乡一本书上肯到过。
好像是说的且”天知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一派胡言!明明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
“你这这小子从哪里看到的,简直是侮辱先贤!”
熊晨飞心道完蛋了,自己一是说漏嘴不说还引得这位前辈不喜。
如果他因此不教他是那个什么地之卷里面的修炼法门那可真够冤枉的。
不过还好左慈骂了一通后看到他似乎心有悔意,总算气消了一大半。
嗯!“此事就算过去。下面我教你总纲,你要小小心记好…”
这次熊晨飞学乖了,还是照着左慈的样子盘腿打坐双手掐诀
老老实实像个小学生听老师讲课一样认认真真听讲。
左慈的话又开始传来:“天知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说起来前面这一句听起来真的很像九阴真经…
整篇总纲虽然大约近两百字,但对于熊晨飞来说却没什么难度。他
一边听一边记,当念到第三遍的时候,熊晨飞已经记得八九不离十了。
接下来,左慈开始传授第一层的心法口诀:“凝神静气,意守灵台,气运丹田,以意导气,上通百会,中过膻中,下达关元,汇于气海”
熊晨飞将这28个字念了几遍,就记在了心中。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但百会、关元、膻中在学武侠小说里看到过是几个xue道的名字。便找左慈问清楚xue道具体位置。
左慈说道:“修炼之前,必须脑中空明澄澈,没一丝思虑”
“然后鼻息绵绵,魂不内荡,神不外游”
熊晨飞点头受教,依言当下就开始了修炼。
起初由于心情激动,导致思潮起伏,难以归摄,但依着左慈所授的方法做去。
良久良久,渐感心定,丹田中却有一股气渐渐暖将上来,光明顶顶上寒风刺骨,却也不觉如何难以抵挡。
这般打坐了一个时辰,手足忽感酸麻。左慈坐在他对面打坐,睁开眼道:“现下可以睡了。”
熊晨飞依言睡去,一觉醒来,东方已然微明。
◆◆◆◆◆
没过多久,天边已经出现了淡淡的红色。
再过一会儿后,一轮红日就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怎么样?有什么变化吗?”左慈在边上问道。
“似乎看什么都清晰了一点,这种感觉真是太妙了!”熊晨飞喃喃自语道。
“不错!仅仅一个晚上就运转一个大周天了!”
“切记,今后务必每日早晚都要打坐修炼。这样才能迅速积累内气,早日达到炼精化气”
左慈对他的表现很满意。
此时,熊晨飞学到了传说中的内功,心情非常愉悦。
看见昨天的日出、群山和云海似乎有了一些变化,心有所感,顿时又有了赋词一首的想法。
于是望着初升的朝阳气运丹田纵声长啸:
“才游丹阳郡,复又观日出。”
“今攀险峻黟山,不悔登天苦。”
“欲上青天揽月,又恐扶摇骤起,风高难争渡”
“半壁见红日,心宽天地舒”
“银汉远群山近,心如初。”
“廉颇未老,米饭尚食一斗粟。”
“近看龙翔云海,远眺日照群山。凭风卷云舒。”
“会当邀天人,次第饮屠苏。”
熊晨飞这一首《水调歌头》刚刚唱完,就开始调息。
左慈心想他口中说的天人就是指的自己,暗忖此子心智近妖,连拍马屁都这么文绉绉的不露痕迹。
于是高声叫好“熊都尉文武双全,他朝前途不可限量啊”
熊晨飞谦虚了几句,从包袱里拿出两瓶酒,恭恭敬敬的递给了左慈一瓶。
然后打开手中一瓶一饮而尽。
向左慈抱拳笑道:“虽然这酒不是屠苏酒,今天也过了元日。小子还是给前辈拜年”
“恭祝前辈身体安康功法有成。”
左慈听到屠苏酒三个字眼前一亮。笑道:“熊都为你好福气呀!”
“当年我找华佗那老小子要点屠苏酒他都当个宝似的只给了一瓶,太抠门儿了”
熊晨飞哈哈一笑把心收回到练功上。
道诚恳的向左慈请教:“炼精化气?这是什么水平?”初次接触道家功法的他在左慈面前就是一个小白。
“我们道家的内气功法共有四个层次。分别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
“达到了炼精化气才算是初窥堂奥”
“那前辈你现在达到什么层次了?”熊晨飞饶有兴致的问道。
“炼神还虚到了最后阶段,一旦突破就将跨人前无古人的炼虚合道境界”
话虽如此,但左慈自己最清楚,他在十年前就已经达到了炼神还虚,至今尚未突破…
看到左慈表情呆滞,熊晨飞顿时觉得刚才似乎又说错什么话了。
连忙再次岔开话题问道:“前辈真是厉害啊。那你们太平道应该算是天下第一了哦”
“天下第一?”左慈文言一愣。
须臾,哈哈一笑道:“熊都尉先是说什么九阴真经,现在又说天下无敌,真是妙语连珠啊。”
“当今天下,我圣教有四道八门,正道也有五绝,各有所长,我太平道只是因为有天书三卷名气大一点而已”
“四道八门?正道五绝?”熊晨飞听罢又来了兴趣。连忙问左慈。
面对熊晨飞如此多的问题,左慈也不以为意,像一本活字典一样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
太平道的建立刚才他已经说了就跳过。
他第二个说的就是中四道中的补天道。
“所谓补天即采取刺杀的方式来补天之不足!”
“这个门派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专诸豫让,还有战国末年的荆轲。”
“因为在那个时期,刺客是可以堂而皇之活动。”
“但随着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刺客们的黄金时光随之嘎然而止。”
“他们一下子由门客甚至是国士的上层社会沦落为遭受主流社会排斥的边缘团体”
“相信补天道中的许多人都对这样剧烈的身份转换非常不适应。”
“因此,他们所奉行的准则与正常人是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
“因为他们必须时刻准备抛家弃子、众叛亲离。”
“也正因此,这一脉的人数非常少,每一代一般只有一名传人。但无一不是江湖中的顶尖高手。”
说到刺客,熊晨飞突然想起了漫画《浪客剑心》中那命运坎坷脸上有着十字伤的红发男子。也是深以为然。
左慈好像这些资料都装在他脑子里一样,继续说道。
“四道中的第三个是商贾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