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回东临碣石 (第2/2页)
整治陉北故城上馆城,在此屯戍兵马,威震内外,远近胡人,都心悦诚服。 那些叛变逃亡的人,家属都不敢窝藏,将他们交送出来。于是远近安宁,盗贼再也没有出没。 太和二年(228年),田豫派遣使者夏舍到郁筑鞬部,为其所杀。田豫于是率领西部鲜卑蒲头、泄归泥出塞讨伐郁筑鞬,大破之。回到马城时,轲比能率三万大军包围田豫军七天。 上谷太守阎志前往解释劝说,才为田豫解围。不久,轲比能又云集骑兵来到平州塞北。牵招秘密行军突袭,牵招潜行征讨,大败其军。 青龙元年(233年),轲比能诱使步度根依附,让他背叛并州刺史,并和他结亲。又率兵万余人在陉北迎接他的家口资产。并州刺史毕轨派苏尚、董弼等部阻击,轲比能派兵在楼烦与苏尚会战,在战斗中杀死苏尚、董弼。 于是魏明帝曹睿派遣秦朗率领中军出讨轲比能和步度根,最终步度根及轲比能败走,泄归泥率领部众前来归降。同年冬十月,步度根部落大人戴胡阿狼泥等前往并州请降,秦朗引军还。 青龙三年(236年),王雄派勇士刺死轲比能,换立轲比能的弟弟为王。之后,鲜卑种落离散,互相侵伐,强者远遁,弱者请服。曹魏的边陲因此得以安息。 ◆◆◆◆◆◆ 由于二十多万柳城乌桓士卒和普通百姓投降熊晨飞,再加上当地还有二十多万汉人百姓。龙之团的军粮顿时就变得捉襟见肘。 于是熊晨飞就对这些百姓却别对待。凡是愿意留在幽州的,熊晨飞发给足额的钱粮帮助他们重回故土,于是虽然二十多万汉人百姓中多数愿意留在故土,但也有五万多人愿意跟随熊晨飞前往扬州重建家园。 由于多了近三十万的乌桓人和汉人,熊晨飞决定立即柳城撤兵,但不能从原路返回,那会饿死很多人的。 于是他向东攻下乐阳,再向东攻下辽东属国的治所昌黎县。 与此同时,曹cao就准备撤兵的事宜。 由于曹cao也有数万鲜卑俘虏,粮草不济,他们也选择了和熊晨飞一样的线路返回许都。 于是熊晨飞和曹cao加起来近五十万的队伍浩浩荡荡向着南方返回。 一行人来到了碣石山。 要知道碣石山位于在昌黎县北,因为这个碣石山因为面朝东海,一直以来都有仙人从海上登临此山的传说。 以至于碣石山历代相传是有神仙的仙山,最初,秦始皇登山求仙,后来,汉武帝也跑到碣石山去求仙,再后来曹老板也去了。 再后来司马懿讨伐公孙渊,经过昌黎时登碣石山,求仙并追思秦皇功绩。 直到北魏文成帝、北齐文宣帝均来此登高望海。文成帝还大宴群臣百官于山下,将碣石山改为“乐游山”。 后来,隋炀帝东征高丽时,分兵出昌黎,并登上碣石山。 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丽,途经碣石,留下《春日望海》一诗:“洪涛经变野,翠岛屡成桑。芝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以记功德。 这么多人都到了碣石山,可见碣石山的历史地位,可见不是一座‘凡山’。 话分两头说。 既然来到了昌黎,曹cao突然兴起,就带人登上了碣石山,向南而望,遥遥看到大海,突然有感而发,吟诵出了千古名篇《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随行人员听了之后,立刻对曹cao一阵称颂。文化人的事情,就是花花轿子人抬人,最后大家众乐乐。 曹cao的兴致也很高,好几天都满脸笑容。自诩是文人的他,写下了一首让人称颂的诗词,会让他为自己感到骄傲。 曹cao是一个很容易骄傲的人,他有的时候表现出来的都是真性情。能够做到曹cao这一点的人很少。 名士们都要遵循礼仪,往往都会隐藏自己的本性。能够做到曹cao这样真性情的人不多,汉末时期只有孙策才能做到,现在又多了一个熊晨飞。 ◆◆◆◆◆◆ 熊晨飞听得也是斗志昂扬,这首《观沧海》他以前只是在课本上学过,没想到穿越到汉末却能亲耳听到曹cao当场吟诵此诗,怎么不让他激动? 不过熊晨飞向来不甘人后,听到曹cao出口成诗后,也让他诗意大发。 于是,他气沉丹田,向着前方汹涌澎湃的大大海纵声长啸: 远征不怕行路难,兵锋遥指白狼山。 奇兵飞渡卢龙塞,万军马踏白狼山。 塞外冒顿空自许,冲锋陷阵敌胆寒。 穿云破雾会有时, 要知道熊晨飞内功已经大成,他全力施展的龙啸犹如万马奔腾浩浩荡荡,又如天雷滚滚声震四野。 虽然碣石山附近空旷,但这啸声还是在四周反复回荡了三十多息才渐渐停了下来。 熊晨飞的这声长啸不但让包括曹cao、许褚、夏侯惇、夏侯渊、张辽等名将在内的数万曹军大吃一惊,也让现场近四十万的乌桓和鲜卑俘虏惊惧不已,纷纷匍匐在地上向着熊晨飞叩头膜拜。 而龙之团这边包括冲锋军和陷阵营在内的四万士卒则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冠军侯威武!”“龙之子威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