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章 陈奋斗 (第1/2页)
吃过烧烤,蒋青山醉醺醺地就回家了,他坚持不让陈平凡送他,还给陈平凡安排了一个任务:安全地把左小萍送回学校,否则,唯他是问! 陈平凡知道蒋青山的心思,更了解他的脾气,所以在接受他的任务后,也就没强求要送他,只看着他那踉踉跄跄地渐行渐远,消失在那苍茫的夜色之中…… 剩下陈平凡和左小萍时,两人虽没了最初的尴尬,却在短时间内,没有找到什么共同话题,只肩并着肩,沿着这曲曲折折的湖岸小路,一路往前走着,一路吹着这习习的晚风。 此时天已大黑,远处是万家灯火,四周围是星星点点的路灯光,花香醉人,湖风送爽,一切都显得静谧而安详。 陈平凡本就有些醉意,此时又与心上人并肩而行,便觉得此情此景不太真实,像是一个梦。其实如果这真是一个梦,那他真就希望这是一个长睡不醒的梦。 转过了前面的一片小树林,就到了一条相对僻静的街道,两个人似乎都没有打车的意思,只继续用脚步丈量这树影斑驳的土地…… 走了一段路,陈平凡想起个话头儿,说点儿什么,却又话到嘴边,没有下文了。 最终,倒是左小萍先打破了这种沉默,可说是在这一刻,她表现得比陈平凡自然得多: “陈平凡,你有一种感觉吗?自从参加工作后,咱们背负的东西就越来越多了,既要照顾学生的情绪,又要和同事比成绩拼名次,感觉就像是戴上了枷锁,连呼吸都不自由了。你说——,人为什么要给彼此那么大的压力呢?大家相安无事,岂不更好?” 陈平凡知道小萍书读得多,喜欢思考形而上的问题,但她问的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自带答案的问题,不需要他给出正面回答,即使勉强给出正面回答,也是老生常谈,无非就是优胜劣汰强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或是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竞争的传统说教。 然而他又不能不答,不能错过这个在小萍面前表现自己的机会,毕竟,机会难得。 得益于平时的杂学旁收,这时的他还是灵光一闪,有了一个崭新的思路,随即卖弄道: 老子讲“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也就是告诫大家,都好好做点实事吧,不争论,不争利,不争名,不争功!说的就是超越了世俗的观念之后,我们反而更易达到目的,更容易取得成功。 偏偏世人却为名缰利锁所困,执迷不悟地走着一条与老子的“道”背道而驰的路,在不断获得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失去。 这让我想起了一首小诗,叫《从前慢》,它里面这样说——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我们都在不断赶路,却不小心弄丢了最初的美好;我们以为我们争来争去,会争到更多的幸福,却也不得不在某一刻停下脚步,追问真正的幸福到底是什么。 也许简单的幸福,你我都不懂,等到丢掉了,才知道追悔莫及。 …… 陈平凡借着三分的酒劲儿,长篇大论,侃侃而谈。小萍呢,则做了个忠实的听众,听得认真,还会频频点头。 听着听着,她恍惚想起了童年往事。记得那时有风车,有一毛钱一块的雪糕,有不加添加剂的汽水,还有爸爸mama温暖的怀抱…… 想到这里,她由衷地感慨了一句:从前的日子,真好!或许,平平淡淡地生活,才是真正美好的生活。 对小萍的观点,陈平凡点头赞同,但是,为了显示他的学养和深度,他又从另外一个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最好的地方,是回不去的地方,最美的时光,是回不去的时光。 可颇具讽刺意义的是,我们并未真正珍惜过我们怀旧的那个时光,因为在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