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水 (第4/4页)
在路上,我凑近问了破六韩烈牙一个问题,有关昨夜我想到的计划的一些细节。他给了我肯定的答复,我立刻打住,告诉他,晚上我有事情对大家讲。 那日傍晚我们在宿营的地方旁边发现了一条非常隐蔽的小径,当时我们正好刚歇下。在众人正在埋火造饭时,有些兴趣的我便和与我同样年轻得有些冒失的兄弟们一起很有兴致地沿路走去看看到底这条掩盖在茂密的茅草中的小径通向何处。 所谓曲径通幽便是这样,愈是这样,越让我们对不知何去的这种行为感觉有趣。一路不断转折,头顶林木郁郁森森,天色也渐渐黯淡,这路却依旧一直延伸没有尽头,正当我们都快有些不耐烦准备回去,只等其中任何一个表示这个意向就集体向后转的时候。眼前却又豁然开朗,露出山林间的一块空旷之地来。耳边只能听风中传过清泉流过的声响,眼前在山间竟就汲出一汪幽蓝的潭水来。正值夕阳西下,蓝天白云之外,绿野山峦之中,清风吹皱幽潭,谁还能想起今年夏日的酷暑难当。周围静谧,渺无人踪。我们都这样看着,没人说话,只有为那一刻惊艳的赞叹。我却已经想着有这么一天,能和银铃就在这里起一座茅屋住下,不问这许多烦心事,不用为这为那担心劳碌。忽然想起郭佩,心中歉疚郁积,终于感受到这男女之事的痛苦,远不可用福来夸赞炫耀;仿佛想到我的妻的时候,总是会忘记她,但更令人痛苦的是,我很快便会想起她;而更令我痛苦的是,我难以原谅自己竟会忘却她,却每次都忘。 还是小南眼尖,上次他发现了张平子大人的灵牌,这回他又发现了些什么,就在我们决定回去时,他却还在呆呆地朝着一个地方看。我们叫这个小孩走的时候才发觉。这个人似乎在那里努力辨认什么似的,直到我们拉他,他才忽然说了一句:“天太黑了,大哥们你看看,那个是不是间茅屋?” 那就是间茅屋,一间非常简陋的茅屋。一张破败不堪的草席当门,自然没有什么门锁之类的东西。不过可以看出两点,第一,这些过往的不速之客显然很有礼貌,从窗洞中看到里面没人,又稍微看了看里面情况就离开了;第二,里面确实一件像样的东西都没有,除了说明这山里的百姓生活确实非常辛苦,也能确信,即便不用锁,也决不会任何一个小偷会对这样的一个家感任何兴趣。所有的东西加在一起不够从任何一个洛阳jianian商那里买一双草鞋的,赶上还得走这么远的路,这小偷来扛这么破烂走肯定亏大了。 既然主人没有回来,我们也没有任何兴趣多招惹别人,我们便再看了看这周围的美景便回去了。我不知道这里的主人靠什么过活。不过我们没有过多的搜索,也没有发现任何田地或者什么。这次,我们没有时间来关心和介入这里的任何事情。我们希望的是在这段时间,没有任何人知道我们做任何事情,从这点来看说,其实我们随着这条小径来这里都是错的。我当时还在希望这个山人千万不要发现我们;即便发现我们,这个人与外面也不要有任何往来。 不过我的希望很快证实完全落空。甚而不是他发现我们,而是我们发现了他。当我们在小径上还在谈论风景时,一个士兵忽然从前面跑了过来,带着一丝愉悦:“终于见到各位大人了。” 这个人是鄂焕带着的,鄂焕平时不怎么说话,这次看到自己带的兵,他发话了:“怎么?出什么事了?” “我们抓住一个人,他在我们的营地旁边偷偷摸摸瞅我们,老赵头就让我们把他先看住,让我来报告给各位大人,没想到我刚要走,忽然那个老小子好像发现什么了,就要跑,老赵就让我们把他给抓了。让我赶紧来报给各位大人。” “那我们赶回去看看吧?”我随便招呼兄弟回去,先看我们中身体最单薄的人:“宋,你得辛苦些了。” “没事。”宋却看着鄂焕若有所思,想说点什么。 我想我和他想的一样,所以我立刻也转向了鄂焕:“鄂焕,你手下的这个老赵不错,挺会办事的。” “嗯哪,赵大叔是挺不错的。”他点了点头,打了个哈哈:“是挺不错的。” “老赵头以前是江东的兵士,自军队归乡后,没过几年活不下去了,就又投了我们的军队。一直就是个小兵头,人不错,老实,可就是太老实了。这么多年,还是很有些本事的,在江南这段时间,我注意到大家还是很信任老赵的,基本上可以算是个小心谨慎的老兵头。”在鄂焕过于简单的描述后,宋决定补充。 “他叫什么?”我决定为这个不错的老兵头做些什么,所以先要知道我做些什么的对象是谁。 “我们都不知道。”北海好长时间不说话,似乎有些憋的慌,所以,在这种无关大雅的时候,他决定把他的小舅子一起拉上随便捣个乱。 “好象挺土的名字,叫什么来着?”先看了看捣乱的那两个人后,宋决定看向鄂焕,但很快他就从一张有些茫然的脸上明白自己不会得到任何帮助,所以决定还是自己去想,忽然他笑了起来:“好象叫赵得利,听名字,很像一个乡间小贩的感觉。” “嗯,回去给他个校尉让他带一营看看。”我点点头,其实很多时候我都在想,我觉得荆州就缺这种人了,除了陈哥,整个荆州简直就是一个少年军,有冲劲,有活力,就是总感觉有些浮,不踏实,看着这帮包括自己的同学们总觉得荆州有些虚。 “他现在就在带一个营啊?”鄂焕忽然很奇怪地说道。 “他有什么官阶么?” “还没有。” “胡闹,虽然这几年天下大乱,新出台的州牧制又让官阶更混乱了点,还不至于什么都没有就能随便带兵,被人查到,我们要出麻烦的。回去记得提醒我,我去帮他查个武官的缺,让他补上。呃,你是个什么官?” “武陵城门校尉。”他倒还能记得,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在荆州的最近的官职了。通常我们的官职和我所做的事情之间没有任何必要的联系。比如政嫂就是郎中令还是主簿的,都有记载编纂政令之责,可我显然实在难以想象一份完全由政嫂起草颁布的公文会是怎样的一个样子。 “噢,你知道你的官是干什么的么?”他的官职与他所做相比更是差得远,而且远得有趣。宋已经在笑了,其他的人似乎也都还没有明白过来。 “不知道。”他也是个老实孩子,只能挠着他的那个脑袋。 “你去过武陵么?” “好像去过。” 我不得不摇了摇头,明白这位小朋友在官阶这些东西上面确实还是个糊涂蛋:“每城的城门校尉掌管各城所有城门往来的职守,守治安,防盗寇。” “你好象管到千里之外了。”我笑着与我的兄弟打趣,大家也都轻松地笑了起来。都没把那个被抓的人放在心上。 不过,就和我们没有预料到这个人,以及我们会碰面一样,这回,我们又想错了。 注1:这就是中国和欧洲在古代很长时间内的建筑类型区别。通常很多同样土方量的工程,中国只要西欧的百分之一的时间就可以了。这里面有劳动力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这个石头和木头作为建筑材料的问题。但是优缺点也就在上面的话里,否则阿房宫、长乐未央宫也可以留到现在了。作者不无遗憾地注,幸亏祖先还给我们留下了长城这个纪念,否则我们只能看书加刨坟来证实我们确有那段辉煌灿烂的历史了。还有,你们知道所有各个时代的长城加在一起有多长么:五万多公里(地球赤道长约四万公里),所有的砖石筑一道20厘米厚、2.5米高的标准围墙,这道墙可以环绕地球赤道十周以上。不过还有一件事情可能稍微令人黯然些:这些长城的分布,除了中国外,还有俄罗斯,蒙古两国,原因大家自明。作者作为一个中国人非常自豪也有些难受地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