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黑大太子_第35章 皇帝不好做!(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章 皇帝不好做!(二) (第1/1页)

    皇帝的一个念头,一个政令,可就是身关上万人的饭碗,生死,虽然隋朝时期的帝王,对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还没有仔细体会过,但是老百姓过得好,当贵族的就能多剥削一点,这点简单的道理,大家还是明白的!

    有的地区,老百姓生活困苦,需要减免赋税,或者是朝廷拨款,大力发展水利农业,这都是需要皇帝点头的

    国家发展的好,老百姓国泰民安,大家会念皇帝的好,说一句圣明天子之类的好话,万一国家发展的不好,老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这可就热闹了,一片骂声不说,一旦处理不好,引起地方起义,可能会皇位都不保,史书上,也会骂自己一句昏君

    皇帝的一个决策,就是这么重要,所以,圣明天子者,真的是如履薄冰,生怕自己一个错误的决定,就会引起天下大乱,奏折都是一看再看,甚至再三思索,绝对不能轻易下决策

    整天这种高强度的脑力工作,造成的后果,那就是勤政的皇帝,往往没有寿命长久的,心力交瘁的死在工作岗位上

    昏君就不同啦,整天吃喝玩乐,当然活得自由自在,但是后果呢,帝国崩塌,子孙死绝,看看史事,皇位的更替,往往都是昏君埋下的因果

    所以,杨坚不敢不谨慎,不能不谨慎,他可不想自己千辛万苦打下的基业,犹如昙花一现一般,短时间就凋零,真的是尽心尽力的批阅奏折,所以此刻听到杨勇的话,感觉深有感触,真的很辛苦,很累

    杨勇从老爹的眼中看到了赞同,更是满心欢喜,这就好,说明自己刚才的几句话,说道点子上了,引起杨坚的共鸣了,说实话,自从知道自己工作量这么大之后,杨勇就挺佩服杨坚的,佩服归佩服,他就不信,一个正常人,面对高强度的工作,不会觉得累?

    事实果然跟自己所料想的一样,越是英明的皇帝,越会觉得累,比如杨坚

    于是,杨勇继续对症下药了

    “老爹,咱们当皇帝,虽然不能整天醉生梦死,声色犬马,但是,也不能整天累死累活啊,咱们要享受生活啊,我们是上等人,上者劳人,咱们找人帮忙处理政务多好!”杨勇小声蛊惑着

    听到杨勇的这句话,杨坚却叹息一声,摇了摇头,开口说道“哎!哪能如此简单,如此行事,只会滋生权臣,这可会皇位不稳啊!”

    杨坚这句话,可真的是有感而发,自己是怎么上位的?自己就是北周的权臣,然后以下克上才建立的隋朝,杨坚的内心对于权臣可是非常忌惮的,所以宁可亲力亲为,也不想给有心人机会

    杨坚的话,杨勇听懂了,说简单点,就是对手下的臣子不放心

    “其实这个问题,有办法解决的!”杨勇想了想,开口说道

    “哦?”杨坚一脸惊诧的看着自己这个大儿子,君臣权利制衡,这是上千年都没办解决的千古难题,任凭哪一代的英明君主,都想解决这个问题,却没有一个可行的办法,权臣在哪个朝代,都没有停歇过,秦朝的赵高,汉朝的董卓,魏的司马懿,不都是权臣当道,以下克上么

    所以,当杨坚听到自己的儿子有办法解决的时候,杨坚的内心,其实是不信的,他可不觉得会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千古难题

    “军政分离!相互制衡!”杨勇一字一顿,换换开口说道

    “......”

    气氛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杨坚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脑袋一片轰鸣,他在思索这句话所代表的含义

    在这里,稍微介绍一下古代的军政制度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古代的县令,管理一县之地,其实是军政一体的,县城之内的军队受县令调遣,古代的县官,权利可是大的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真的是说一不二

    为什么世家大族,会让杨坚忌惮,因为他们不止能够影响国家政令,都保留各自的私人武装,比如这个时代的

    三公九卿,都拥有开府建衙,建立私人武装的权利,既有政权,又有军权,不造反才怪

    这就相当于,你既有能征善战的军队,又有良好的后勤补给,简直就是一个独立的王国,所以此时的一些世家大族,对于皇帝,没有什么敬意,甚至会为了自身的利益,与皇帝当庭对峙,全部是为了自身权益

    而杨勇提出来的军政分离,这可就是一个大胆的设想了

    一旦军政分离,相互制衡之后,军队没有粮草不给,想造反,也没条件,而政权没有军队的支持,想要谋朝篡位,也不过是水中捞月,百忙一场

    想法是好的,但是,想要让这些世家豪族让出手中的权利,他们怎么肯?一旦不好,那就是群雄四起,好不容易统一的中原之地,又要陷入无边的战乱之中

    “想法倒是不错,不过....不可行!”杨坚摇了摇头,想要军政分离,太难了,没有人会无缘无故把手中的权益放弃,而且,这些世家豪族,可不是傻子,当然明白军政分离的后果是什么,肯定会引起强烈的反弹,甚至真的会战乱四起

    还是以前提过的问题,这个时代的人,没有什么归属感,更没有什么正统之类的思想

    五胡乱华之后,汉家人,已经被杀的差不多了,甚至被喊出两脚羊的悲惨口号,这个时代的人,只相信自己手中掌握的实力,也就是军力,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手中有军,性命有保,如果只靠朝廷发布一纸政令,就能让这些世家豪族退步,那是想都不用想的

    二人又陷入沉思之中,其实,杨勇过来的主要目的,是想给自己减负,想出个主意,把奏折都推给手下人,以达到自己偷懒的目的,哪能想到,自己想要抛砖引玉,慢慢把主体思想给牵引出来,却在抛砖这地方,直接给拦截了,还引玉呢,屁都没引出来

    怎么办啊?目的没达到,难道自己又得回去面对那小山一般的奏折么?而且个个都是天书一般,任凭他耗尽心血,也是一本都看不懂,一旦自己看不懂奏折被别人知道了,那可就.....真的是灭顶之灾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