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论亲近 (第1/2页)
皇后侧殿 乖乖吃完一碗燕窝粥的韩泠熙在母亲旁若无人的带领下,走出了皇后的寝宫,身后仅跟着莹歌一人,其他闲杂人等都被茗琦犀利的眼神给逼退了。 皇后听到刘公公回禀,顿觉口中的血燕没了滋味,索性放下碧玉勺,挥手让人退下,右手支额,闭目养神起来。 说起来,她与茗琦本该比任何人更亲近才是。 或者该说,茗琦得比任何人更加乐于亲近她才是。闺中时,她是她嫡亲的表姐,而后,又成了她唯一正牌的嫂子,然而,事实却是她们自懂事起就越来越疏远。 论血缘,她与茗琦要比宁宁与茗琦更亲,她的父亲许凯许国公、已仙逝的太后和宁宁的母亲宁远侯许老夫人是嫡亲的三兄妹,民间不都有爹亲娘亲不如舅舅亲的说法嘛,她作为父亲的嫡长女,难道茗琦不该与她亲?论身份,她的身份要比宁宁更尊贵,她未出嫁前,父亲就是国舅,她出嫁了,父亲就是国公,而宁宁的父亲不过是先帝因功论赏随便封的一个二品侯爷,嫁的也不过是一个从三品盐运使,一个从三品官员的夫人和皇后,有何可比性?论涵养,她襁褓中就被先太后定为未来太子妃,自幼就有一等一的教养嬷嬷,学的做的都可以作为天下女子的典范...... 而当她在为当太子妃努力学习各种规矩时,茗琦与宁宁在干什么呢...... 想到这,皇后缓缓睁开眼,眸色沉沉,隐约含恨,是的,在她头顶一碗水走在花园中弯曲的小径上一心想得到父亲称赞时,那两个在泥水里打滚抓泥鳅的丫头,奔跑着差点把她撞倒在地,看她拼命护住那碗水,两人抱着笑成一团。 顶着一头湿发的她盯着地上摔碎的碗,脑袋一片空白。 而父亲如她所预料地走来,她看着一向不苟言笑的父亲亲昵地抚摸茗琦和宁宁的小脑袋,让管事娘子带她们去梳洗,还嘱咐厨房赶紧煮甜汤,而后转过身,皱起眉,叫她罚站,不准用饭。 当时她的眼泪唰地就流下来,心里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待遇差别那么大。她才是父亲的女儿,为什么年纪相差五六岁的表妹们却可以得到父亲慈爱的关怀,而她却无法享受。 当她发起高热时,她只依稀听到她的母亲淡淡地说:“这就是你的命,日后你将有更多的坎儿,过不过得去,端看你自己。” 是的,她的母亲说的是对的。 她的命,是凤命,她要走的是一条无比尊贵却孤寂无比的道路,天下只有一位皇后,因此,没人能懂,也不需要人懂,更不需要懂人,只要得了圣上的心即可。 就好比,茗琦和宁宁的各种不规矩、捣蛋、惹祸,各种大闹大笑,各种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她,都不需要! 哭...... 皇后纤纤玉手轻抚自己保养得当的脸颊,自十二岁那次高热后,她似乎没再流过泪,以至于,她都想不起来泪水是什么味道了。她嗤笑一声,什么味道又如何,是咸是甜,是淡是浓,是苦是甘,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是皇后! 大威王朝,唯一的皇后! 茗琦和宁宁笑得再甜,哭得再欢,又如何?最终还不都得臣服在她面前? 所以,不亲近,便罢了吧。 皇后眯着眼端看着右手上三根长长的金凤雕护甲套,听见帘外刘公公禀报的声音才抬眸。 珠帘被挂起。 “儿臣给母后请安!” 原来是太子皇甫成宸携一众弟妹来例行请安了。 在大威王朝,后宫妃子请安时间与皇帝早朝时间一致,而皇子公主们则在结束一日的课业后例行请安,若遇皇后高兴,还能赐个宴赏道菜或点心神马的。 “都起来吧。”皇后恢复了一如既往的雍容,淡笑着。 “谢母后!”太子与众兄弟姐妹起身,规矩站好。 “把妙儿抱过来给本宫瞧瞧。”皇后淡笑着一一扫过众儿女,对抱着六公主的奶嬷嬷说。 那奶嬷嬷赶紧屈膝行礼向前,刘公公跨出一步,抱过正吧唧吧唧吃着小手指的六公主皇甫成妙,轻轻摸过孩子的脑袋、背部,再检查过孩子的小手小腿,才递给皇后的贴身女官董秀儿。 董秀儿一脸淡笑着接过去,顺势掂了掂重量,心中很满意,转身恭敬地把六公主抱到皇后眼前。 皇后咂咂舌头,逗弄了一下孩子,笑着称赞两声,赏了点儿小玩意,就让奶嬷嬷带着先退下去了。继而,又关心了几位皇子的功课,也让他们退下了。殿中便只留下几位公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