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章 变数 (第1/2页)
众人所盼的本应喜乐欢腾的庆贺宴,至少在皇帝面前该呈现出如上一派欢乐和谐的样子,却在意料之外的奇妙氛围中不欢而散了。 主子们面色各异,但都一致地闭口不提此事,各自在自己的宫殿中安静地呆着。奴才们更是谨小慎微提心吊胆的,恨不得自己能化身为猫,走路无声,或者突然被神力击中瞬间会了所谓的龟息功,连呼吸都不用,谁也不愿因一丝差池沦为上位之人的发泄出口。 整个后宫陷入莫名的低气压漩涡中,如无风的平静的海面,千丈之下却有熔岩开始慢慢渗漏…… 皇后简单用过晚饭后,宴会后一直不见人影的董秀儿进了来,刘公公识趣地打发走所有伺候的人,自己也退到门外去守着。 “娘娘……”董秀儿矮身靠近皇后的耳旁,“国师回来了……” 皇后闻言脸色一变,董秀儿低下头,退去椅子后方。 主子思考的时候奴才必须做到三“保持“:一,保持距离,垂首远离,不可观察主子的表情动作,更不可臆测主子的想法;二,保持安静,不可出声打断主子的思路;三,保持警惕,不可越矩,更不可让突发事件影响主子的思路。 这是六岁时董秀儿就深烙脑海的规矩。 在别的小姑娘家都在扑蝶、玩耍,或上女学堂、练习拿绣花针的时候,她被关在父亲的书房小隔间内,跪在地板上,听着一个如今都忆不起面容的老嬷嬷说着各种宫廷规矩。每日练习宫中的规矩,做不好就饿着肚子吃板子,做得好了就继续练习下一项规矩。 她的生母原本是夫人身边的大丫环,后来被赏给老爷当填房,因谨守规矩,鞍前马后为夫人办事,很受夫人赏识,在她出生后就被抬了姨娘,成为父亲房里唯一记入族谱的姨娘。 对此,她的姨娘感激不尽,而她从小就被教育要以比自己大一岁九个月的大小姐为天,她是为了伺候大小姐而投胎来董府当庶女的。 六岁那年,府上请来一位瞎子给她和大小姐算命,瞎子一靠近大小姐就哈哈大笑,说大小姐是凤命,注定要入宫当贵妃,而后对着她,沉默了一下,只摇摇头,那意思应该就是她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说不定还隐含着她有不吉利之处。 看见父亲皱紧的眉,姨娘立刻跪地,以她的命起誓,一生不嫁人,只为大小姐而活。 是的,十岁她就入宫当宫女了,她知道,自己的目标是后宫中最金碧辉煌的那座殿堂,为了靠近那里,她什么都可以忍受。 机会是留给有心的人的。 在被大宫女们搓磨了一年左右,她突然被传唤进那里了。 那里有着她不敢想象的尊贵的人在,她一路低头,握紧双手,告诉自己,走进来了,就不能再走出去。 两年后,当她经过见习女官的层层考验,终于封六品后,才从刘公公处得知,那日,在她之前,进来的十二个同龄的小宫女,也全部被发配了。 原因之一自然是她们对那位犯错的女官的惩处不合主子的意,另外,主子的事是绝不允许泄露半分的,即便你可能并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但擦了个肩,就不是你能决定自己的去留了。 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 无形的刀,非本意的残酷。 是夜,董秀儿在冷宫后的草地上,为那十二个小宫女备了十二杯酒,静坐了一刻钟。 燃香是不可能的,太引人注意了。 久留就更不可能了,主子要是找不到她,下一个需要被祭奠的就是自己。 而,更现实的是,如果她被发配了,是不会有人给自己备酒悼念一下的。 她那时备酒的心情,很平静,谈不上惋惜,谈不上同情,更谈不上感激,若她们没在自己前面,也许,她就没机会走进那座宫殿了。 一切,都只能说,是命中注定。 她的命,如她姨娘所说,就是为大小姐而生,就得成为大小姐的左臂右膀,拼尽所有,不顾一切。 “秀儿……”皇后蹙眉,她唤了两声,这丫头还在发呆。 董秀儿即刻回神,矮身上前,听候吩咐。 “在想什么?” “娘娘赎罪!”董秀儿扑通跪地,额头贴着地,“奴婢不敢说。” “呵呵……”皇后娘娘低笑起来,“还有秀儿不敢说的话吗?” “娘娘取笑奴婢了。”董秀儿抬头,一脸被长辈戏谑了的不好意思样子。 “说吧,恕你无罪。” 皇后说着伸手要去端茶盅,董秀儿即刻起身上前端起来,递给她。 皇后微微一笑,表示很满意。 “娘娘宽厚,奴婢斗胆就说了。”董秀儿待皇后喝了一口,又端走,还递上香帕。 皇后接过,作势轻擦嘴角,想起什么,把那帕子举起来看了一眼,又放回董秀儿递过来的托盘里:“这是成妤绣的那块?” “娘娘真是过目不忘,奴婢佩服,正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