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改变 (第1/2页)
华阴一条老街道里,张禾等人坐在一个包间里面。 包间里面装修简陋,就一张大圆桌子,天花板上吊着一个风扇,夏天的时候吹着凉风。 桌上放着一个竹篮子,里面放着月牙饼。 水盆羊rou和羊rou泡馍不一样,羊rou泡馍实际上是煮馍,水盆羊rou才是泡馍,盛行于关中渭南一代。 羊rou泡馍用的是坨坨馍,半发酵半熟的面饼,水盆羊rou用的是月牙饼,半圆形。 五块钱一碗的水盆羊rou,两个月牙饼,再配着一碗羊腩rou。 月牙饼可以直接从中分开,把rou夹进去,现场做一个羊rou夹馍。 没等多久,服务员将羊rou汤端了上来,汤汁浓厚,rou香四溢。 每个人的面前都摆着一叠糖蒜,配上rou汤月牙饼,就是人间美味。 等到服务员把汤都端上来,包间里面也安静了下来,众人将饼掰成小块扔进面前的rou汤里。 之前的演出什么情况张德林他们已经知道了,不过老人们没有埋怨,对这个结果心里早有预料。 要是一上来观众就有很多的话,那才奇怪了。 张禾奇怪地看了看刘兴武,发现自己这个老同学从表演结束之后就一直处于亢奋状态,似乎有什么高兴的事情。 “老刘,你咋回事?”张禾好奇道。 刘兴武嘿嘿一笑:“吃完再说,好事。” “啥好事?”张德林也笑道。 他们对这个文化局的小同志已经了解了不少,办事认真,谈吐幽默,做事也认真负责,师范大学毕业,要什么有什么。 他说了有好事,那肯定是有好事。 可是之前文化局的领导都听不下去老腔,直接离开,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恐怕都失败了,这能有啥好事。 刘兴武眉飞色舞道:“爷爷们,容我卖个关子,等吃完了咱们再好好合计合计。” 他的眼神之中透着喜色。 “行,等我们吃完了再听听你这娃娃说有啥好事。”张德林拍了板,其他的老人也纷纷点头。 德林班,张德林是班主,是一个团队的核心人物,其他的艺人都要听张德林的话。 张德林既然说了等会再说,其他老人心里虽然好奇的痒痒,但也忍住没有追问,开始吃了起来。 专业的羊rou泡馍分了五种,干刨、口汤、单走、水围城、水盆,张禾他们要的都是最后一种,水盆羊rou。 而水围城就是馍在中间宛如一座小山,汤汁围绕在四周,宛如水围城,这才有了这个名字。 干刨的煮馍,煮好了要求汤汁完全渗入馍里,吃完碗里没有汤没有馍没有rou,筷子插在碗里能立起来。 口汤则要求煮好的馍吃完碗里只剩一口汤,单走要求馍和汤分两碗端来,然后把馍一点点的掰在汤里吃,吃完了再单喝一碗鲜汤。 要求很多,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除却一些老字号,特别讲究的店铺,已经没有这个样子的了。 张禾几人着急听刘兴武嘴里的好事,都着急忙慌地动着筷子,不多时一碗水盆羊rou就吃的干干净净。 嘴里嚼着糖蒜,配上一碗羊rou汤,吃饱喝足摸了摸肚子,不虚此行啊。 张禾心里满足地想到,城里也有水盆羊rou,但是他时间紧,没有闲工夫去城里专门吃一顿。 今天能和爷爷们一起吃饭,身心都很是舒坦。 众人眼巴巴的望着刘兴武,等着他吃完说话。 “得了,你们这么盯着我,我还是赶紧吃吧。”刘兴武加快了速度。 吃饱喝足,他给椅子背上一靠,将在心里憋了老半天的好事终于说了出来。 “老腔没有死,这次申遗有希望,不过需要改变。”刘兴武信誓旦旦道。 张禾心中微动,刘兴武敢这么说,心里肯定是有主意了。 以前在高中的时候,刘兴武就是学校的文艺骨干,搞文艺工作比他还专业,因为家里有钱,见多识广,了解不少曲艺活动。 要不然刘兴武也不会一头扎进文化局去,也没人逼着他,肯定是心里喜欢这个东西。 老人们没有接话的,场面一时有些冷漠。 不能让逗哏寒心啊,张禾主动做了个捧哏,追问道:“怎么改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