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3章 千诗文会开始 (第2/2页)
是一定要帮的,既然如此,那就从一开始就发力,把如柳玲珑的事情敲定了就专门盯着王凝之。 “一切有劳袁公子了!” 因为有了谢道韫的关系,所以如意并不担心袁烜不出力,只是他对于袁烜出力之后的效果还不能确定,毕竟今年的才子众多,个个都不是简单人物,甚至还有几个是台上评审的家中晚辈。 “柳姑娘放心,袁烜自当尽力就是!” 袁烜接过柳玲珑送来的古琴,这意味着除非特意说明,否则庐阳书院所有的作品自动归于柳玲珑,也就是如意。 如意带着他的婢女和婆子们一起躬身向庐阳书院的学子们行礼,而袁烜带着众人生生受了这一礼,这是士人该有的荣耀! “你先去菱洲,王凝之那边不可能现在发动,他需要时机,这个时候他应该是想法子讨好苏小小才对,你放心去做自己的事情,那里我会帮你盯着!” 谢玄必须先回钱塘书院,而且又要照看谢道韫,现在王凝之的事情只有拜托邓乔了。 “我们上菱洲!” 随着袁烜的一声喊,庐阳书院正式开始了第一场的“千诗文会”! 菱洲之上如今游人并不多,因为没有任何作品,也没有四位美人的歌舞,就连声明赫赫的评审也不在这里,由此可见沧澜书院和钱塘书院占据的环洲和梁洲有多大的优势。 不过袁烜作为后世人,这点小事还难不倒他。不就是宣传吗,能有多难!前世看了那么多的选秀节目,电视台的炒作手法还是能借用一下的。 既然要人气,那么就要做到一点,那就是雅俗共赏。袁烜做了两手准备,既要让文人士子满意,又要让普通的游人觉得自己也参与其中! 袁烜要让普通人在“千诗文会”上就有一种参与感,让他们从一个普通的看客变成实际的参与者,甚至是决策者!这样一来,文会结束后这种参与感自然而然的会延续到后面的花魁大赛上。 善于弈棋的摆上空棋盘,善于乐器的留下乐器,然后在前面留下一张字条用镇石一压就算了事,再然后整个菱洲再也找不到一个庐阳书院的学子! 地利这一块是死xue,在远离喧嚣热闹的地方很难被关注到,袁烜一开始就没打算在菱洲和其他书院的人比斗,要比斗也是庐阳书院的人提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来玄武湖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相比于环洲和梁洲的人头攒动,翠洲和菱洲就显得门可罗雀,但总算还是有人来了。 “我有仙人残谱,若有信心尽可来环樱堤破之,赢了有如意大家亲手调制羹汤一碗!” 一副象棋的残局摆在那里,前面的字条上留下这么一段话,不管是好奇残局还是向往那碗羹汤,总有人会去一探究竟! 不光是象棋,还有一堆乐器前也有字条。 “绝世乐章免费观赏,寻一善琴者,一善萧者,一善歌者,三人为一组演绎,最优者的如意大家亲手誊抄乐谱一篇!” 琴箫合奏,还要有歌者,难道这就是金陵城中传的沸沸扬扬的《沧海一声笑》?这种仙曲也能被普通人观赏演奏?不管真假一定要去看看! 负责守卫菱洲的军士很是轻松,他们只要保证游人不乱动棋子,不拿走那两张字条就可以了,至于游人基本上是来了就匆匆跑向环樱堤,而且越是到后面来的人就越少,因为整个玄武湖已经都知道这个消息了。 看着不断涌过来的人群,袁烜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不要发生踩踏事件,要知道大魏朝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一般都是暴力解决,那就有违袁烜的初衷目的了! 好在涌来的人群还是观望的人比较多,而来破残局和观乐谱的人都排着队次序井然。 “好,这一残局有意思,我来试试!” 说话之人乃是金陵当地的才子张舜,曾经也是沧澜书院的高才,虽然今年没参加文会,但还是想着能帮自家书院一把,所以第一个尝试来破三个象棋残局的一个。 本来看好的连环马将军怎么就这么不小心被蹩了马脚不说,红方直接一个马后炮直接把自己将死了。 输了就要认,张舜起身行了一礼就要看看下一盘残局有何玄妙! “这位先生请了,今日我庐阳书院有幸帮如意大家扬名,这小小游戏之后劳烦先生帮个忙!” “不知如何帮法?” 在场围观的众人也都好奇,这庐阳书院的花样真多,似乎比其余三家书院只能看要有趣些。 夏斌一个鼓掌,马上就有如意的几个仆人搬来一匹厚厚的白娟摆在桌案上,展开开头,只见上面写着“应援榜”三个大字。 “先生只要在这上面签上大名,代表你支持如意姑娘,几日后如意姑娘不管是否成了花魁都会为这应援榜上的每个名字感恩祈福! 而且如意大家已经立下宏愿,要以应援榜上每个人的名义捐出铜钱三千贯为金陵鳏寡孤独购置冬衣冬鞋,用于感激金陵城父老乡亲的厚爱!” 张舜抬头看向亭子上的如意姑娘,只见如意姑娘盈盈一礼,她的这个动作无疑就是默认了刚刚夏斌说的话。作为金陵人他没有理由不为这样的事情出力,但是作为沧澜书院的毕业学生,他知道这似乎有些不妥。 就在张舜犹豫的时候,人群外突然传来一个明亮的女子声音! “如此善举,我神医门愿第一个为如意大家应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