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之我主沉浮_第366章 关于祖宗的猜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6章 关于祖宗的猜测 (第2/2页)

之上,因为它不同于“天子六玺”,根本就是不可替代的,更是历朝历代的帝王都要掌握的东西,那是他们正统地位的象徵。

    本朝太祖曹cao本就文韬武略,再加上有唐朝来的穿越者的预知加持,可以算得上是千古一帝的那种人物,可偏偏他也有个遗憾,那就是没能找到传国玉玺,这也是他为数不多被人诟病的地方。

    那么连曹cao都没能拿到的传国玉玺究竟去了哪里?在那个混乱的时代,传国玉玺最后出现在谁的手里?

    刚刚余量说起袁烜的祖上,这让袁烜把所有的事情一下子就串联起来了。

    东汉末年还未分三国的时候,有个北方的将军避祸南来,而且时间上也和袁家村建立的时间吻合。

    袁术字公路,汝南郡汝阳县人。东汉末年地方军阀,司空袁逢嫡次子,太仆袁基、冀州牧袁绍异母弟。

    袁术是举孝廉出身,拜为河南尹以及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后为了稳固朝局,于是拜四世三公出身高贵的袁术为后将军,可袁术对于疯狗一样的董卓很是畏惧,于是出奔南阳郡。

    初平元年,袁术联合袁绍、曹cao等十八路诸侯联兵讨伐董卓。此后,对抗袁绍和曹cao,兵败逃亡九江,割据扬州成一方诸侯。

    建安二年,僭位于寿春,建号仲氏。骄奢yin逸奢,横徵暴敛,导致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饑死,部众离心,受到吕布和曹cao联军攻打,元气大伤。建安四年,呕血而死,

    这就是常人眼中袁术的生平过往,可以说是个利慾熏心嫉贤妒能的庸碌之辈,但历史上真正的袁术真的是这样吗?

    《三国演义》这本小说的立场是向着蜀国大耳贼和大汉刘氏的,凡是和刘家对着乾的,都没能落个好下场,而叛汉称帝的袁术,自然就成了罗贯中口诛笔伐的对象,但是小说终究是小说,可信度有限。

    根据《三国志.袁术传》中所写,袁术根本就不是小说中所写的那么不堪,毕竟是受过高等世家教育的嫡子,如何能是那般无能,相反还是个“以侠气闻”的豪爽汉子。

    不过他的政治智慧还是有所欠缺,董卓、曹cao、袁绍、孙坚、刘备都有称帝的野心,可董卓和曹cao都选择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手段,袁绍也是谨慎小心不敢冒头,至于孙坚从皇宫中得到传国玉玺也只能偷偷藏起来,当然最能隐忍的还是大耳贼刘备,他打着“中山郡王之后”的招牌到处蹭吃蹭喝蹭地盘,就连最后登基的时候还要来个三请三辞。

    而袁术则因为独特的政治环境,加速催生了他的野心。

    乱世中的话语权和野心其实都是实力差距造成的,其中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人口。鼎盛时期的袁术,领地包括汝南郡、颍川郡、河南郡、九江郡、庐江郡、丹阳郡、吴郡等等,袁术辖下差不多有八百万人口,一家独大,是当时整个天下最强的势力,没有之一。

    如此强大的袁术,当时面临一个怎样的国际环境呢?北方,无疑是曹cao和袁绍,虽然堪称对手,但是论实力却远不如袁术;西边是优柔寡断的刘表,一度被袁术的属下孙坚打到了襄阳城下只能求和;南方是东汉中央委任的豫章太守华歆,为政清静、平安无事,是个只能做和事佬的角色。这样大好形势下,你说心高气傲的袁术不称帝怎么可能呢?

    让袁术真正下定决心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的是因为他从孙策的手中得到了一样东西,那就是让孙策的父亲江东猛虎孙坚丢了性命的传国玉玺。

    得到传国玉玺,袁术觉得大汉气数已尽,自己才是天命所归的那个人,于是就真的称帝了。

    后边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袁术成了全天下的敌人,然后霸业未成就被众人联合打的丢盔卸甲,北上投靠袁绍的途中被专门捡漏发财的刘备截杀。

    死之前的袁术非常落魄,想要尝一口蜂蜜水都没能如愿,最后呕血数升,带着他的帝王梦死在了路上。

    袁术死后有桩悬案,传国玉玺到底去哪里了?有人说被刘备所得,然后藏了起来,但中山刘氏直到百年后也未有人见过传国玉玺,可见这种猜测并不正确。也有人说是被曹cao所得,可曹氏直到今日为止所有的诏书上都还没有用过传国玉玺。

    袁烜猜测一定是袁术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他知道一旦自己身死,那么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为子孙计,袁术于是安排了自己的一支血脉偷偷的离了淮南来了江宁,然后在此落地生根,也就是之后的袁家村。

    这么一想也就能解释通袁家村种种不同,还有传国玉玺的下落。

    传国玉玺的原材料是和氏璧,相传乃是楚国人汴和于山中发现,当时山中有凤凰鸣叫,又有五色光雾升腾,这才发现瑰宝和氏璧。

    《三国演义》中也有相关描写,众诸侯讨伐董卓,孙坚率军攻入洛阳的某日辰时,或许是上天不让此宝物蒙尘,士兵见城南甄宫中一井中有五彩云雾蒸腾,遂使人入井一探究竟,见投井自尽的宫女颈上系一小匣,匣内所藏正是传国玉玺。

    不管正史还是野史竟然都把传国玉玺和五色雾气联繫在一起,看来并非空xue来风。

    感受着身边的五色云雾逐渐从浓郁变得稀薄,最后回到地面消失在旷野中,众人依旧处在震惊中久久不能回神。

    “余将军,既然觉得这里有重宝,为何只有这么点人来挖掘,而且还要做的如此隐秘?”

    关于这一点袁烜一直想不通,为什么曹穆知道这里可能有传国玉玺也不多派点人来,或者绝顶高手也要多派些来。

    “这个末将就不知道了,总之这里一切都是属于军事机密,如果驸马爷不是手持天子剑也不可能让你入军营,更不可能让你来这里边。”

    余量的话并没有隐瞒,实际上这时候隐瞒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他还想着袁烜能帮他一把,只要能找到那东西就是大功一件。

    “放心吧,如果可以我也会帮你找到那样东西,要不然我袁氏数百人九泉之下也只是糊涂鬼。”

    说完袁烜起身,他感觉到那个脑海中的声音又在召唤自己!...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