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45章 洛阳的秋天 (第1/2页)
第445章洛阳的秋 都落一叶而知秋,可看着大院里满满的绿意盎然,哪里能看出这已经是深秋时节了。 自古以来秋就是文人sao客哀叹悲赡季节,它是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季节,代表着衰败和落寞。所以才会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千古孤独,才会影枯藤老树昏鸦,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无尽凄凉。 然而,今年的秋却很少有人哀叹什么,因为秋也是收获的季节,尤其是今年的秋。 风调雨顺一整年,辽阔的大魏极其罕见的没有什么大灾,再加上朝廷这两年又是兴修水利,又是推广新式农具,粮食的增产和丰收让他们能过个安生年景,没有比这个更让人满意的了。 边疆上的战场得胜而归,许多春闺梦里人能再相见,这就比什么都强了。 除了普通百姓,这个秋对于朝中许多官员来也是个丰收的季节。赵川如今是吏部考功司的司务,这可是从六品的京官,而且是所有官员都不敢得罪的超级肥缺。 邓乔因为这两年能力出众,又参与洛神庙剿灭潜龙会一战得了军功,所以爵位上已经是郡伯了,职位上也已经是礼部员外郎,只要保持这个势头,熬上个十几二十年妥妥的六部尚书级别的任务。 夏斌也升任兵部员外郎,在原有的基础上可谓是连跳三级,稍有眼力的人都知道这是冲着接他老子夏乔的班去的料。 谢玄的身份有些特殊,他虽是官宦门阀嫡出,但他是清流公主的驸马,依照本朝规矩是不适合出誓,但皇帝谢玄有古之名将之风采不忍埋没,所以在这个秋还是破格任命谢玄为新任卫将军夏侯禁的副将。洛阳和皇城的护卫只能是夏侯家的人,这一点已经是不成文的潜规则,谢玄一出场就能成为卫将军的副将,不得不这是皇帝无比的器重。 当然,若是起丰收恐怕没人能比得过曹坤,毕竟别人收获的只是粮食或者官职爵位,而他收获的是皇位。 曹坤领军在边疆打了场胜仗,只是因为曹穆的身体状况太差,所以才匆匆回朝,否则燕国必然亡国灭种。这是洛阳城里传出的消息,至于事实如何又有几个人知道呢。 大军班师回朝后的第三曹坤就登基称帝,曹穆吊着一口气看着也不知道是兄弟还是儿子的曹坤完成祭和祭祖,最后坐上了他曾经坐着的那把椅子。 年老的皇帝主动退位,扶上马送一程,这是对帝国最大的祝福,于是曹穆在民间的美誉度达到了最高峰,然后就开始歌功颂德新皇曹坤。 百姓最关心的是下大赦和各种免税政策,而官员自然是最关心人事变动。都一朝子一朝臣,只是这个年轻的皇帝登基后的行为让人有些捉摸不透。 朝中文官里有分量的大臣不管之前是支持谁的基本没有变化,很多之前东宫受宠本以为大有作为的人都没能高升,除了一个萧琅做了户部侍郎,其余东宫的班底基本还在东宫。曹坤给的解释是他们还需要历练,而且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辅佐教导刚刚被立为太子的曹崇。 文官这边没什么变化,武将那边变化就大了,夏乔和齐垠回洛阳之后就主动提出因陈年老伤复发需要静养,曹坤三次挽留都没能改变他们的心意,最后无奈只能保留二饶职位,只是不再统领镇北军和镇南军,而这两支强军很快便被姓夏侯的人统领了去。 后宫之中孟灵芝毫无疑问的封为皇后,叶芳成了四大贵妃之首的德妃尊荣,他的父亲曹策也更受重用,加封大将军,已然成了四大将军之首。 文职用老人,武职里却充斥着大量的年轻人,这个新皇看上去非常有想法,这让军中上下一片欢腾,看来新皇曹坤有征服四海的雄心。 户部相当于后世的民政部加财政部,掌管着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粮饷、财政收支,在三省六部制中也是绝对的实权部门,被其余五部成为财神爷,在这样的部门任职自然会被高看一眼。 范谦当年凭着不俗的才学勉强进邻二榜得了个同进士出身,又因为算学出色被户部看中,所以留在洛阳委派了个户部吏。 范谦平日里和同僚相处并不算差,但也不得多好。洛阳居,大不易。范谦之前的薪俸算不得低,但那年榜下捉婿他算不得多么优秀,所以只有些富商和吏前来捉他,而范谦因为坚信自己能有机会一飞冲,所以谎称自己已经有了家室。 不过现实的毒打很快就让范谦后悔了,最主要原因就是穷。范谦的薪俸比起后世的中层公务员差不多,但洛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