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36章 审问 (第2/2页)
罕,忙端了一盅泡好的茶水送上道:“太子殿下,您都盯着这张纸看了一盏茶的时间了,可要休息?” 太子摇了摇头,旋即吩咐道:“不了,你帮孤准备一样东西,随孤去拜访一下孤的老师沈尚书。” 沈尚书便是沈约,亦是出自“江东之豪”的吴兴沈氏,萧衍起兵反齐时,沈约亦立了大功,算是南梁的开国功臣,萧统年少之时,萧衍为了培养出一个无论是“仁、义、礼、智、信”各方面都优秀卓约的国之储君,便请了诸如沈约、范缜等著名的名士大家为其启蒙受学,沈约便是其中之一。 同时沈约也是诗赋与书法方面的名家,对于古书字画亦有相当真知灼见的鉴赏能力。 萧统便是拿着谢陵所写的这个字来请教沈约:“这是何种字体,学生眼拙,竟是未能瞧出。” 沈约也是拿着这个佐伯纸,看得极为入迷起来,越往深处看,便越是觉得妙不可言:“不错,此字,笔法飘逸,又不乏雄强圆厚,气势庄严,更兼形质之簇新,法度之森严,竟是让人有如见玉树琼林之美感,老臣活了二朝,从南齐到南梁,还从未见过这种写法的字体。” 萧统脸上更显惊奇:“竟连老师也未曾见过吗?” 沈约再次多看了几眼,十分肯定道:“是,未曾见过,老臣十分肯定,这是谁所写?” 萧统便不答话了,又问:“那与孤的另一位老师谢师谢景相之字比,如何?” “谢景相之字乃继承其谢家先祖安石公之风,笔法灵动飘逸,如山林妙寄,岩廊英举,倒是不像。” 萧统的眉宇便皱得更深了,同时眸中自然而然的溢出赞赏之意。 这时,沈约又似发现了什么,大惊道:“咦,这字似乎还有些特别?” “什么特别?” 沈约便将那佐伯纸翻了过来看,不觉眼中大量,指给萧统看:“你看,这像不像一个见字?” 萧统亦是脸色微变,眸光也渐渐聚拢起来,似明白什么,他立时拱手施礼向沈约道别:“老师,孤还有事,便先回府了!” “好,太子殿下公务繁忙,便早些回去吧,臣就不久留了。” 萧统回到太子府后,再次将那佐伯纸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忽道:“临归,去通知一下陈将军,让他陪孤去见一个人。” “是。” “另再给孤递一封信至乌衣巷谢宅,要特别叮嘱让谢五郎君谢陵亲启。” “是。” …… 彼时的谢宅之中,谢含蕴的兰馨院中亦挤满了人,谢陵陪坐在谢含蕴身旁,老夫人谢张氏更是忧心忡忡,待疾医从谢含蕴寝房中走出来,谢张氏便急急的上去问:“怎么样?我孙女没什么大碍吧?” “老夫人请放心,谢大娘子只是脑后被撞伤,并无性命之忧,奴给大娘子开些药,好好将养些时日,便能好全愈了。” “那就好,那就好!” 谢张氏长舒了一口气,待那疾医走后,又在谢含蕴塌前坐了一会儿,这才放心的离开,同时将朱氏与秋实等人一并唤到了慈心堂中。 朱氏暗自捏紧了帕子,面上却装出一副茫然无辜状,小声问:“阿家,您唤子妇来这里有何事?子妇还要去照顾阿蕴呢!” “你若真有心照顾,阿蕴又怎么会变成这幅模样?”谢张氏冷讽了一声,又道,“今日家主不在,我便就着一些事与你理论理论。我今日是不是与你说过,这世间的荣华乃第一险要之事?” “是。” “我是不是还说过,我谢氏女儿不嫁萧氏皇族?”谢张氏再次提高了声音问。 朱氏垂首敛目,再次答了声:“是。” “那你为什么还要怂恿我孙女去香山寺私会太子,朱氏,我把孙女交给你来养,不是要你将她养得好高骛远,虚荣不务实,你莫要将萧氏皇族里那般浪荡的风气带到了我谢家来!” 朱氏面露惊惶,立刻便跪了下来,一脸梨花带寸的泣诉道:“阿家,子妇冤枉,子妇何时怂恿阿蕴去私会太子,这是谁乱嚼的舌根,冤枉子妇?” 谢张氏便重重的道出了五个字:“王六郎王昀!” 这五个字一出,朱氏脸上的无辜愁容便收了起来,谢张氏又道:“你要知道,王昀是何等人,他洒脱不羁,任性独我,品评人物从来不掺半句虚言,不怕得罪任何人,而且他还是琅琊王家中年少成名的名士,他的话便代表着琅琊王家的态度,昔日景相之大妇王氏之死,便是我谢家都觉得愧对王家,你是有何等能耐,竟敢算计他们家的外甥女,算计我的孙女?” 顿了一声,又沉声说道,“只要他王昀的一句话从建康城传出,你的名声也就完了,就如那永兴公主一样。” 想到永兴公主现在的声名狼藉,朱氏的脸上便立现骇惧之色。 “阿家,我真的没有算计阿蕴,还请您为子妇向王家解释解释。” “那就将你背后的那位主使者说出来,是谁要你来骗阿蕴来演这一出戏,那个男人是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