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朝_第二十四章 萤火之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萤火之光 (第1/2页)

    听着姜易说的话,大乔没有继续说话,似乎是在认真地考虑着。

    姜易一边扫荡着盘子里面剩余的饭菜,一边看着坐在河神庙台阶前静静沉思的大乔。

    姜易发现大乔和澹台仙还是有一点像的,两个人身上都有一种安静的性子。

    但是这两个人的安静又不同,澹台仙的安静更确切的说那是来自圣女独有的高冷,属于不愿意搭理你的样子。

    而大乔的安静更可能是一种没自信,不知道该怎么说。

    姜易看着一袭白衣的大乔坐在河神庙台阶上,双手托着腮,眼睛空洞着看着前方,突然心生怜意。

    这样一个空灵清秀的女孩却连一个姓都没有,在中州大地上像这样身处于底层的人不知道又有多少。

    仅仅一个中州皇朝统治之下怕是就有着百亿的人口,在这些人中万人之中可能只能出一个具有修行潜质之人。

    从大乔的身上,姜易感受到了澹台仙所没有的特性,姜易此刻特别想要知道大乔在想些什么。

    不过两人这才第一天认识,姜易也不太好意思开口问大乔。

    等到姜易吃完饭之后,大乔过来收拾着姜易的饭盒,收拾完了之后,大乔并没有回家,而是走进了河神庙,接着大乔从河神庙之中搬出了一大堆纸扎的东西。

    姜易急忙问道:“需要我帮忙吗?”

    “不用了,我自己可以的。”大乔还是像上次一样婉拒了姜易。

    大乔这样的话语完全在姜易的预料之中,这个女孩有点封闭自己,不是很愿意轻易接受别人的帮助。

    大乔将这些纸扎的东西搬到了河边,姜易好奇着跟了过去,想要看看大乔要做什么。

    大乔蹲在河边,一件一件地点燃了那些纸扎的东西,火光在黑夜之中将大乔清秀的脸庞映的通红。

    虽然已经是深秋了,但是还能在河边听到几声蛙鸣。

    姜易蹲在大乔的身边,问:“你这是在做什么呢?”

    “我在祭奠,虽然我们村都是以打渔为生的,基本上都是深谙水性的,但是有的时候还是天有不测风云,依旧是有人殒命在这一片水域。”大乔说,“而且有的时候,还会从上游飘过来一些尸体,有的是人类的尸体,还有很多我也没有见过,说不出来究竟是什么,可能是传说中的妖族吧,我想着,那些生灵在这河上飘泊着,死后都无处安身,就会定期的烧一些纸给他们。”

    听着大乔说的这话,姜易突然有点对澹台仙之前说过的大争之世有了点触动。

    大争之世,要么你杀别人,要么你被别人杀,俗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总之最后的赢家一定都是站在万千的尸骨堆上的。

    就像是澹台仙之前和自己提过的,举世皆敌应不识,在他名动东土的过程之中,又有多少人陨落在他的手下,他的这一条路是以血和骨堆砌而成的,人们到最后只记得应不识这个名字,那些丧于应不识之手的人只能深埋于黄土之下。

    “你经常看到吗?”姜易问。

    “也不算是经常吧!听说我们这一段河湾比较特殊,不是很深,没有什么水中的大型妖兽,但是在我们的上游和下游的河域却是有着很多的妖兽,很多飘过来的尸体都被那些水中的妖兽给吞掉了。”大乔说,“有一次,我和父亲出河打渔,稍微比平时打渔的河域远了一点,结果就看到一个巨大的头露出了水面,仅仅是一个眼睛就有一间屋子的大小,我看着那眼睛眨了一下,然后整个头又沉入了水中。”

    “我们算是很幸运的了,见识到了这样的庞然大物,还能活着回来,也许是平时我们侍奉河神比较虔诚,河神在冥冥之中保佑着我们吧。”大乔一边烧着纸,一边抬了抬头望着远方星光点点的夜空。

    那闪烁着星光的远方似乎就是大乔向往的地方。

    “你们真的很幸运。”姜易看着摇曳的火光感叹着。

    “姜易,你说人死后还有什么留下来吗?还能够知道其他的人在想念着他们吗?”大乔问。

    这还是大乔第一次直呼姜易的名字,姜易心中有点高兴,这个有点自闭的少女似乎和自己的距离拉近了一点。

    对于大乔的问题,姜易认真地考虑了一会儿,说:“凡人能够活百年的时间,而修士有的能活几百年,有的能够活千年,更有强者能够活上数千年的时间,但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万岁更相送,圣贤莫能度,任凭如何风华绝代,任凭如何权倾天下,到头来不过是黄土一柸。”

    “万岁更相送,圣贤莫能度。”大乔在嘴中念叨着姜易说的这句话。

    “所有的东西都是从生到死,一百年是一个生死的过程,一千年也是一个生死的过程,几千年也是一个生死的过程,但是相对于百年的时光来说,千年的时间一定能够去更多的地方,看到更多的事物,认识到更多的人,一定能够活的更加的精彩。”大乔说。

    “嗯,其实你说的也有道理。”姜易思量再三之后审慎地道。

    大乔的纸扎物都烧完了,于是起身对姜易说:“我先回去了。”

    姜易点了点头,目送着那道白色的身影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之中。

    第二天黄昏的时候,姜易又来到了河边修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