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 (第1/2页)
盛武六年五月三十一日,随着太原城被攻破,后晋投降,挥师北伐的大瑞皇帝李景贞终于扫除了他统一中原的最后一道屏障。 从而结束了近五十年的战乱,皇帝遍街走的时代,中原又进入了大统一时代。 当夜,太原城内的欢呼声响彻云宵,仗终于打完了,可以回家了。 瑞帝李景贞坐在高台上接受将士的欢呼,神色中有骄傲,有满足,还有几份更大的踌躇满志。 “什么,皇上明日起要远征燕云,驱逐契丹!” 将士的热烈气氛被一句不和谐的话给破坏了,军中将领面面相觑。 将士们本以为太原城是他们战斗的终点,却没想到在踌躇满志的瑞帝心中,只是太原城当作跳板,这只是他们此次出征的起点。 “皇上,咱们苦战一年才拿下太原城,将士们已经疲惫之极……” “契丹不逐,我大瑞便永远暴露在契丹铁蹄下。卧榻之侧,朕岂容他人鼾睡!朕意已决,再敢他言者,斩!”雄才大略的瑞帝不等将士说完,便厉声呵斥到。 当年始皇北铸长城,阻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长城也成为中原的一个坚固的防线。然而,四十多年前,这条防线终于崩溃。 为了自己当皇帝,原后唐附马为了能当个皇帝,为了换取契丹人的支持,将中原战略要地燕云十六州寄上让给了契丹人。 从此契丹人突然了长城防线,势力延展到长城以南,中原腹地直接暴露在他们的铁骑下,这怎能让瑞帝安心! 群臣你看看我,他们突然明白为什么这次瑞帝的亲征人员这么庞大,所有的大将倾巢而出,连前丞相刘铭都带在身边,留守金陵的只有皇后、丞相胡用及几个皇子。 燕云十六州,瑞帝早已志在必得,群臣就算不愿,但还能说什么! 盛武六年六月一日,大瑞皇帝李景贞以身作则,和疲惫将士们一起翻越太行天险,于六月中旬以全盛的士气来到定州,进入契丹境内。 更能让将士们士气高涨的是,早在一月前,早已料到太原城即将被攻破的瑞帝令三皇子李啸风前往河北诸州将诸州储军、令四皇子李啸炎率京都禁军,作为援军。 瑞帝携太原之大胜,横扫契丹军,很快就来到契丹的南都燕京城下。 盛武六年六月二十五日,大瑞皇帝李景贞在燕京下回望南方,对着千里之外那个早已与没入黄土中的那个人心中默默的呐喊 “你的遗愿,就由朕来替你完成吧,朕一定能做到!” 当时,瑞帝士先身卒,带领众将士猛攻燕京。 燕云十六州,对契丹同样重要。没了这到屏障,漠北王朝便像汉朝时期样,中原的铁骑说至便至,契丹人同消失的匈奴一样可能仅仅一场雪灾便让他们元气大伤。 大瑞皇帝在燕京城遇到了最玩强的抵抗,围城数日,双方僵持不下,战事处理焦灼状态,大瑞和契丹两国都将自己压榨到了极限的边缘。 双方都在等着自己的援军,双方的援军都在路上,谁的援军先到,谁就取得先机。 然而上天似乎觉得瑞帝太过顺利,所以给了他一个极大的考验。 “皇上,不如咱们先退吧!”军仗中,刘铭犹豫了半晌,终鼓足勇气说到。 刚刚他们接到来自京城的飞鸽传书,收到了一个坏消息,四皇子所领禁军,路过镇江时,遇上决堤,为洪水所堵,怕是一会来不了了。 “退!燕京城就在这里,你让朕退!”瑞帝怒吼到。 燕京城就在眼前,还差一步,只差一步。只要再进一步,他便能创立不世功业,让他如何甘心就此退兵。 想到这里,瑞帝又不禁在心中埋怨起李啸炎来,觉得这个儿子果真是与自己相克,是个灾星,让他带兵来援,竟然就能遇到河水决堤。 “如若不退,敌军援军不日将至,到时咱们腹背受敌。当年周武帝…….”刘铭一急,便搬出周武帝的例子,当年英勇神武如周武帝第一次北伐,因前锋将军大败,军心动摇,而不得已退兵。 “你是说朕不如他!”瑞帝不等他说完便挥手粗爆的打断了刘铭。 “皇上恕罪,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