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五章 姓黄名牛 (第2/2页)
了谪仙楼。 他已经想好了,无论那书稿写得怎么样,自己总要挑选一些不合时夷错漏,请陛下不要将这书稿公诸于世。 当然了,这错漏要挑的委婉一些,免得伤了未央公主的面子,令陛下不快。 一路上,淳于越已经想好了办法,眼看就要到谪仙楼了。 等他走到谪仙楼门口的时候,顿时微微一愣。 这里聚集着很多人,每个人都交头接耳,热闹非凡。而谪仙楼却大门紧闭,像是歇业了。 淳于越好奇的问一个人:“这是怎么回事?” 男人见淳于越衣衫华贵,不敢怠慢,连忙行了一礼,道:“今日谪仙楼的门票涨了。五十万钱方可进门。而且只招待二十人。名额满了之后,哪怕你叫破喉咙,也不会开门的。” 淳于越心中冷笑:这个槐谷子,又搞什么名堂? 他也没有排队,直接上前拍了拍门,道:“我乃淳于越,开门。” 里面的王老实懒洋洋的:“谪仙有令,哪怕他父母到了,也不许开门。” 淳于越顿时被噎在那了,心想:槐谷子这家伙,父母都不认了?简直是禽兽啊。 他深吸了一口气,又:“我是受陛下的命令,前来取未央公主的书稿。” 王老实呵呵一笑:“早就猜到是为这个来的了。这一上午,有不少人想尽办法要进来,不过像淳于大人这样假传陛下命令的,倒是头一个。” 淳于越气的头有点晕,大声道:“你以为老夫想来你这谪仙楼吗?若非陛下派遣,我都怕脏了我的鞋。” 王老实干咳了一声:“既然是陛下的命令,那么就拿出证据来。无凭无据的,如果坏了谪仙的事,龋待不起。” 淳于越有点无语:我能拿出什么证据来?更何况,我的人品居然有人质疑? 他本想回皇宫一趟,让皇帝写一道命令。但是转念一想,自己连这点事都办不成,也就不要做什么朝中重臣了。 旁边有人拽了拽淳于越的袖子,热情的劝:“大人,不用和他们了,里面的人都固执的很,破了都没用。” 淳于越嗯了一声。 那人又热情的帮他支招:“你为何不花五十万钱买一张门票呢?” 淳于越有点不情愿。当然了,他不是心疼钱,得益于咸阳城宅院价格的暴涨,淳于越就算闭着眼撒钱,这辈子也花不完那些钱了。 他真正不情愿的,是被李水痛宰。 不过权衡了一番之后,淳于越就又拍了拍门,冲里面喊:“我要买票。” 王老实幽幽的:“票已经卖完了。” 淳于越有点无语:五十万钱啊。咸阳城有这么多有钱人?咸阳城有这么多愚蠢的有钱人? 刚才那人又热情的:“门票都被那人买走了。对对对,就是那个叼着草棍的人。” 淳于越纳闷的:“他一个人买二十份门票?” 刚才那人:“他一个人自然是用不完的。所以又卖给了别人,方才已经卖出去了十七张,现在还剩下三张。” 淳于越有点茫然,不知道这cao作是什么意思。 他走到叼着草棍的那人面前,问道:“你手中有票?” 那人一见来生意了,连连点头。 淳于越道:“我乃淳于越,买你一张,回头将钱送到府上。不知道你如何称呼?” 那人:“人家贫,没有姓名。不过有位大人帮人取了个名字,人叫黄牛。” 淳于越哦了一声:“黄牛啊,给我来一张票。” 黄牛笑眯眯的:“淳于大人,人自然是认得的。不过人养家糊口不易,有些事不敢马虎了。请大人在这仙纸上写个名字。” 淳于越仔细看了看,那是一张欠条,只不过上面的数额不是五十万,而是一百五十万。 淳于越眉头紧皱:“你莫不是写错了?门票不是五十万一张吗?怎么你这里多了一百万?” 黄牛干笑了一声:“这也没办法,人也要糊口嘛。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三岁孩儿,嗷嗷待哺,不得不做些生意。” 淳于越盯着黄牛看了一会,忽然明白了他的运作方式。 他纳闷的道:“你花了一千万钱,买了二十张门票。你不怕卖不出去,赔的倾家荡产吗?” 黄牛嘿嘿笑了一声:“未央公主的书,谁不想听听?” 淳于越一听这话,顿时热血上涌,气的差点晕倒:槐谷子,这无耻之徒,居然用公主的名号为噱头,挣这个钱,老夫,老夫…… 如果李水在旁边的话,淳于越恐怕要冲上去拼命了。 黄牛在旁边问道:“淳于大人,这票你还买不买了?” 淳于越深吸了一口气,道:“买。” 写了欠条之后,淳于越带着门票到了门口。这一次王老实开门了。 淳于越伸手,问道:“书稿呢?” 王老实干笑了一声:“大人,这书稿是申请了专利的。公主不发话,我们不能卖。” “不过公主已经授权了咱们谪仙楼,可以代为播讲这书稿。因此呢,这书你看是看不到了,但是可以听。” 淳于越又想搬出皇帝的命令来。但是王老实又开始死皮赖脸的要证据。 最后淳于越想,自己花了一百五十万钱进来,听听也无妨。 他问王老实:“这书稿要讲多久?” 王老实:“只要两刻钟便可。” 淳于越点零头:“时间倒不是太长,可以接受。” 王老实命一个伙计,带着淳于越到了楼上。这里有一个大厅,里面摆着很多几和席位。 有一个匠户站在最前面,笑眯眯的道:“人家贫,无名无姓,幸得谪仙赏识,赐姓为单,诸位叫我单先生就好了。” 淳于越抱着胳膊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冷眼旁观。 单先生清了清嗓子,道:“今日咱们讲第一回,所谓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淳于越马上掏出一张纸,记下来:“此书有暗示我大秦灭亡,下四分五裂之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