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北瓦 (第2/2页)
子又出门了。”一个监视的一个人朝另外一个人说道。 很快,两人之中就有一个人快速离去,另几个人则是继续监视。 “唉!你说腾哥为什么要我们找这个老婆子的麻烦啊?就算找麻烦,直接砸了她的车不就行了吗,现在这样多麻烦……” “你懂个屁,我们这只是让她暂时做不了生意,又不是要赶尽杀绝,别看这老婆子不起眼,她的名声可大着呢,要是闹到官府去了,我们都得吃不了兜着走。”一个人解释说道。 “那我们这样有什么用啊?就只是让别人几天做不了生意吗?我们一天十几个人没事做盯着她,这样真的很无聊唉!”一个人抱怨。 “赶紧跟上吧,茶园棚的钱胖子出了大价钱让我们办事,我们可别把人跟丢了。” ………… 张小川和赵奶奶两人推着独轮车来到了临安城的钱塘门,这里距离王家桥瓦非常近,在西湖的东北部。 在钱塘门税吏处交了几十文钱税之后,两人就推着独轮车进了城。 钱塘门进去是一条东西横向的大街,是风波亭.太学.以及国子监所在的街道。 在街道中间,有一条南北通向的大街,这条大街比所有街道都要大,这就是南宋著名的御街。 这条御街全长四千多米,南接皇宫北门,北接余杭门,御街两边店铺林立,有上千家之多,是整个南宋最繁华的地方,没有之一。 张小川两人推着独轮车穿街过桥,最后来到了临安最大的瓦市北瓦附近。 之所以来到这里,主要也是因为这里的人流最多,在这里,赵奶奶的冰糖葫芦也能卖的快一点。 另外,张小川也需要重新找工作,不如就先在北瓦试试,实在不行就回王家桥瓦。 来到北瓦后,张小川和赵奶奶交代几句后就离开了。 在他们的后面,几个人也跟随两人来到了这里。 “怎么办?这里是乔六爷他们的地盘,我们要在这里动手吗?” “别,等腾哥他们来了再说吧。先盯着。” 此时,张小川已经身处在了北瓦之中,这里是临安最大的瓦市,光是勾栏“剧院”都有十三座之多,其中能够容纳数千人的大勾栏就有三座之多,其余小一些的也能够容纳上千人。 其中最大的数莲花棚,这个名字在北宋开封时也有勾栏用过,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勾栏。 张小川第一个目标就选择了莲花棚。 莲花棚外,张小川驻足观看,他发现这里的大门都比其他地方大的多。 莲花棚门口挂有招子,上面写着今天一天的节目表,什么节目,演员是谁,多少钱等等,上面都有写。 每当一个节目表现完后,戏棚的伙计就会划掉上一个节目,这样观众才不会看岔。 按照招子上的节目表来看,现在在莲花棚里面演出的应该是评书《武王伐纣》。 摸了摸身上的口袋,张小川发现自己没多少钱,进里面听评书的想法只能打消。 他来到莲花棚门口,这里有看门收钱的人,按照规矩,只要交钱就能进去看节目,如果节目已经表演了一些时间,给的钱就可以少一些。 通常,能够在门口收钱的人,不然戏棚的东家本人就是东家的亲人,一般人收钱的话东家也不会放心。 张小川想要在这个戏棚上班,找收钱的问问准没错。 “两位大叔好。”张小川见交钱进场的观众少了后,这才朝两个收钱的人打招呼。 “你是要进去听书吗?”听到张小川的招呼,其中一个中年男人朝他问道。 “不是,我想找你们莲花棚的东家。”张小川说道。 “你找我们东家干什么?”那人问。 “我想来你们莲花棚评书。”张小川说道。 “哈哈。”听到张小川的话,两个中年男人顿时笑了起来。 “就你?毛长齐了没?就敢来评书,而且还是来我们莲花棚,你胆子可不小啊!” 听到中年男人的话,张小川也不放在心上,呵呵朝两人说道。“没有本事怎么敢来莲花棚这样的地方,还请两位帮我引荐一下鄙东家,在下感激不尽。” “呵,我就是莲花棚的东家,你走吧,我们莲花棚现在不需要人。”先前那个中年男人朝张小川挥挥手说道。 “原来你就是东家啊,失敬失敬。”张小川抱拳。 “这位东家,您或许认为我的年纪小,所以看不上我,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如果你让我在您莲花山评书,我能给你带来场场爆满的客人……” “年纪不大口气不小,像你这样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我见的多了,你走吧,我们这里不要人,不要打搅我。”莲花棚的东家不耐烦的朝张小川挥挥手说道,看其表情就像是赶苍蝇一样。 “这位东……”张小川还想说什么,但是却被大声打断。 “说了不要人,走,不要在这里影响我做生意,不然我叫人把你扔出去。” “好吧!” 最后张小川只能耸耸肩,然后转身离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