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书铺 (第2/2页)
“我这是西游记的第一册,有十多万字,写到了黑风怪的那一段,不知道你能出什么价?”张小川朝那伙计问道。 “这样啊,我能先看看书吗?”那伙计问道。 “可以。”张小川点点头,把一本西游记递给那伙计。 “哇,这字好清晰,这是雕版的吧?”当那伙计翻开西游记见到西游记漂亮的印刷字体时,顿时惊叹起来。 “我看看。”那掌柜听到伙计的惊叹声,顿时也好奇的凑了过来。 “这不是雕版,雕版的字不可能这么细,但这也不像活字,真是奇怪了。” 那掌柜明显是很有见识,第一眼就看出这不是雕版,然而活字印刷不可能这么精美,所以他顿时就疑惑起来。 “咦!这字怎么是横的,而且还是从左往右,这怎么看啊?”那伙计一惊一乍道。 “因为这样好印刷,你多看一会儿就习惯了。”张小川有些讪讪解释说道。 “我看看。”那伙计仔细看书里的内容,过了一会,他点点头说道:“这果然是西游记,不知道你卖多少钱?我要买一本。” “你觉得要多少钱?”张小川不答反问。 “这,你这个虽然印刷的很好,但是字是横的,而且还是从左到右,让人看的很不习惯,如果是正常排版的话,这么厚一本书我能出五百钱,但是这个吗,三百钱你卖不卖?”那伙计最后说道。 “三百钱啊,太少了,本都回不到。”张小川摇摇头。 听到张小川的话,那伙计也知道自己的价格有些低,顿时就有些脸红。 “那四百钱如何?”那伙计又问。 “四百钱也太少了。”张小川摇摇头,问道:“我这本书十万多字,你觉得,如果印刷这么一本精美的书籍,需要的成本几何?” “这……”听到张小川的话,那伙计顿时哑然。 “唉!我买不起,你走吧。”那伙计把手中的书还给张小川说道,眼神中充满了留恋与不舍,还有一丝丝惋惜。 在南宋,要印刷一部十万字的书籍,所耗费的钱财会让任何一个普通家庭的人望而却步。 根据记载,北宋雕版印刷一本名为《续世说》的小说集,差不多五万字,光是这部书的印刷成本就需要八百多文,这还是印刷了成千上万本的平均成本。 随着印刷行业的发展,到南宋时印刷书籍便宜了很多,差不多便宜了一半。 根据记载,南宋印刷一本名为《大易粹言》的书籍,印刷了数千本,每本字数三四十万,共二十册,一千多张纸,成本大概是三贯两百文左右,耗时数年之久才印刷完成。 算下来差不多每十万字的成本为八百多文。 在古代,如果印刷的书籍要拿去卖钱的话,书籍的价格基本上都是在成本的价格上翻一倍,如果书籍畅销的话,翻好几倍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印刷一本书所消耗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 这也是那伙计自知买不起的原因,如果按照这个价格算,没有一千六百文钱,不要想买一本超过十万字的书籍。 然而那伙计不知道,其实张小川的西游记,一册的成本还不到一百文。 在宋朝,一文钱能买五六张普通纸,稍微好点的也能买上三四张,就是做封面的大青纸贵一些,差不多要八文钱一张。 而西游记因为是正反两面开印,加上所印的字体极为细小,一张能顶的上普通印刷书籍的好几张。 所以它的用纸还不到七十张,算上一些浪费的纸和封面所用到的青纸,纸张成本也才六十多文,加上人工和其他材料费用,更是八十文不到。 这就是铅活字印刷术给印刷业带来的成本上的优势,足足比雕版便宜十倍不止。 毕家印刷一本两万字不到的论语竟然卖五百文一本,这简直就是黑心肠。 最后,张小川给自己的西游记定价为一册一贯钱,这个价格比较合理,如果把六册都印出来,差不多就能卖六贯钱。 在南宋六贯钱买到六十多万字的书籍,真的是不能再便宜了。 一贯钱一册,书店的伙计自然是买不起。 “店家,不如咱们合作吧!”最后,张小川朝书店的掌柜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