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宋_第六十章 建王赵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章 建王赵眘 (第1/1页)

    PS:看书前先声明,宋朝皇室的称呼和普通百姓家是一样的,皇子称皇帝为爹爹,称母亲为娘或者是娘娘,称兄弟姐妹为哥哥弟弟jiejiemeimei。

    什么父皇啊,儿臣啊,皇兄啊,臣妾啊,奴婢啊,皇阿玛啊,这些称呼在宋朝都是没有的,有些更是明清以后才出现的。

    好了开始正文。

    ………………

    大内,勤政殿。

    “爹爹,您找我来不知何为?”

    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朝皇帝赵构行礼后询问道。

    这个人,正是两年后会当皇帝的宋孝宗赵眘,今年二月他被赵构立为皇子,在与赵璩争夺皇储的斗争中他是胜利者。

    “元永啊,过来坐。”赵构见到赵眘招招手说道,元永是赵眘的字。

    “是。”赵眘点点头,依言坐在了赵构下手椅子上。

    赵构,其实一直都很满意赵眘,他看得出来,赵眘非常孝顺,这种孝顺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发自本心。

    以前他不立赵眘为继承人,主要还是他的母亲韦太后更中意赵璩,直到去年韦太后故去,没有了左右他的人,所以赵眘自然而然就被立为了储君。

    “来,你看看这本书,我昨晚看了半宿才看完,看完后大受启发啊!”赵构笑着递给赵眘一本书说道。

    “是。”赵眘恭敬的接过书册,看了看,书页上用毛笔写了三个大字,《政治学》。

    《政治学》,是一门以研究政治行为、政治体制以及政治相关领域为主的社会科学学科。

    这本书的作者是亚里士多德,在邓蜀生老先生《影响世界的一百本书》中,政治学排第二。

    “你再看看这本,这本也写的非常好。”赵构又递过来一本书说道。

    赵眘接过来一看,封面上也是三个大字,《战争论》,下面还有一句引言: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再看看这本,也很有意思。”赵构又递过来一本书,书的名字是四个字,《物种起源》。

    此时的赵构,就像是一个热心为别人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的读者一样。

    赵构递了三本书后,就自己看起了自己手中的书,一本名为《常识》的书籍。

    见赵构不理自己,赵眘也拿出一本看了起来。

    他先看的是赵构给他推荐的第一本书《政治学》,这本书是古希腊人对政治的理解与总结。

    这本书除了原本的一些观点外,张小川还以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大局观加入了很多先进的政治思想,让这本书看起来更加的丰满。

    只是看了一个开头,赵眘就被这本书的内容牢牢的吸引住了。

    只是没等他看多久,一个老太监走了进来。

    “官家,张小郎到了。”

    “哦!到了,带他进来吧。”赵构朝老太监吩咐道。

    不多久,老太监就带着张小川来到了殿中。

    “见过官家。”张小川见到赵构,连忙拱手作揖行了一个礼。

    “坐过来吧?”见到张小川,赵构笑着朝他招手说道。

    “谢官家。”张小川依言走到赵构的另一侧椅子上坐下。

    “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赵昚,我儿子,现在是皇子,封“建王”。”赵构笑着朝张小川介绍另一侧的赵眘说道。

    经过昨天的交流,赵构明显不把张小川看成是一般人了,说话的语气就像是看待子侄一般。

    “建王殿下。”听到赵构的介绍,张小川连忙朝赵眘拱手作揖。

    见到张小川行礼,赵眘也是礼貌性的拱手。

    “这是张小川,你可以叫他张小郎,以后他就是你的同僚了。”赵构又朝赵眘介绍张小川说道。

    不等赵眘说话,赵构就又朝他说道。“你可不要小看他,他从小就过目不忘,只要看到的东西就不会忘记,他到过三十多个国家,看过很多书,会很多种语言,知识非常渊博,我刚刚给你的三本书,加上我这里一堆书,都是张小郎写的。”

    “张小郎,幸会!”听到赵构的话,赵眘是一脸惊奇,但还是非常礼貌的朝张小川打招呼。

    “今天让你们来,就是议一议宣传司的事情。”赵构朝两人说道,随即他又看向张小川说道:“以后宣传司,我就让元永给你当帮手,你可得给我把事情办好了。”

    “定不负官家重托。”张小川点头。

    他没想到这件事赵构竟然派了皇子过来和他一起办,顿时让他就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就像是老板派人监督他一样,但他表面上还是要表现出一副欢迎的态度。

    “元永还不清楚具体的情况,你给他解释一下吧。”赵构又朝张小川说道。

    “殿下,是这样的……”

    当着赵构的面,张小川又把宣传司的事情向赵眘说了一遍。

    听着张小川的解释,赵眘的眼睛越来越亮,看得出来,他也是非常认同宣传这个东西。

    “好主意。”最后赵眘更是忍不住为张小川的主意叫好不已?

    “好了,以后就是同僚了,你们两个先回去商量一下这个事情,我先去睡个觉,昨晚一宿没睡呢。”赵构忍不住打了一个哈欠说道。

    “那孩儿告退。”听到赵构的话,赵眘连忙行礼。

    “我也告退。”张小川学着赵眘的动作说道。

    “嗯,我给你的那三本书你拿回去看吧,看完了记得还回来,我后面还要安排印书局排版印刷。”赵构朝赵眘吩咐说道。

    “孩儿知晓了。”

    随后,一个老太监就送张小川和赵眘出了宫。

    “张小郎,去我府上吧。”

    来到宫外,赵昚的马车还等在这边,于是他便邀请张小川去自己府上。

    “好。”张小川答应一声,便上了赵眘的马车。

    马车开动,朝建王府行去,由于街上人流很大,所以马车也是开的很慢。

    “张小郎,你真过目不忘?还去过三十多个国家?”

    马车中,赵眘好奇的朝张小川询问。

    “是的,我从小就过目不忘,不管是什么书,只要看过一遍,我就能记得所有内容,而且不容易忘记。”张小川说道。

    “至于去过三十多个国家,这也是真的,因为我父母是商人,我从小在波斯出生……”

    张小川又把昨天和赵构说的事情简单的和赵眘说了一遍。

    “这真是太……”听完张小川的故事,赵眘一时间竟然找不到可以形容自己心情的词语。

    过了一会,他才继续说道:“这么说来,这些书都是你从其他国家翻译过来的了?”

    “没错,这些都是世界各地先贤的智慧结晶,我不敢居功。”张小川点头?

    就在两人聊天的时候,半个小时过去了,马车也缓慢的来到了建王府。

    赵眘虽然现在已经是皇子,但是居住的地方还是在宫外,还是以前的郡王府。

    “爹爹,你们回来了啊!”

    马车刚刚停在建王府门口,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就传入了所有人的耳中。

    众人转头看去,就见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女兴冲冲的从府们跑了出来。

    见到少女,建王赵眘的脸上而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