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二章 赐官三老(第二章) (第2/2页)
候。 唯一还算是大动作的,便是渐渐加大对六国彼此之间矛盾的挑拨。 张仪具体负责此事,黑冰台全力配合,挑拨六国之间的矛盾,以及他们国内的矛盾。 就一个目的,消耗他们的力量,增加他们的仇恨,不要把所有目光都放在大秦身上。 过去近三百年,大秦打这个、战那个,一直打到了天下第一强国,可以说一直都占据着天下人的注意力。 现在帝子受则只是想低调一些。 ………… 时间匆匆,一转眼,便到了秦王政十五年六月。 此时,大秦各地官员已经差不多都站稳了脚步。 很明显的,大秦运转的更加灵敏快捷了,国力增强了一些。 最好的明证,不是气运之力的增加,而是这几年大秦收入增加。 从秦王政五年的大约四百万上品灵源,到了秦王政十四年,达到五百万左右的上品灵源。 增加了四分之一。 连商鞅他们都惊住了。 其实国力增强并不多,但能为朝廷掌握、应用的却多了许多。 这就是官职改革最大的好处之一。 秦王政十五年六月,安静几年的帝子受,又开始了大动作。 朝会大殿之中。 听完那番带着不容置疑语气的话,百官都已经皱眉思索起来。 封三老为八品官员,封亭长为从八品官员,封里长为九品官员,封一些乡里的小吏为从九品官员。 大部分官员都是眉头一皱,有必要吗? 这样一来,朝廷岂不是又要增加很多负担? 我大秦三老管理的一向都很不错,非常配合朝廷,完全没有必要啊! 只有少数一些官员精神大震,大王安静数年,再次出手了! 这一次出手,竟是要掌握大秦所有地方! 在大秦,或者说全天下中,县之下是乡,都是三老在管理。 三老不是官职,而是当地德高望重之人担任。 乡之下是亭,亭之下是里。 亭长、里长同样不是官。 而一旦给三老、亭长、里长他们赐予官位,那性质就不一样了。 就可以轮换、直接任命等等等等。 大秦中央就会管理到每一个乡、亭、里。 怪不得! 九品十八阶中,最小的县吏也是八品。 剩下的从八品、九品、从九品,看来都是大王早就谋划好,给三老他们的。 但他们中也有不少人是那种想法。 有必要吗? 大秦三老管理的很好,全天下众国之中,就属秦国三老最为配合朝廷。 这其实也是相当于管理到每一个乡、亭里。 又何必再亲自去插手。 麻烦不说,朝廷负担更重了。 按照朝廷新出的俸禄,八品九品俸禄是不多,但他们数量多啊。 大秦四百来个县,乡有近五千个。 亭、里更不用说。 这一算下来,起码要多出七十多万个官员。 一些人更是想到,如果大王将来要把六部建到乡、亭、里,那…… 虽然里是不可能的,但这官员人数也实在是太多了。 哪来这么多官员? 朝廷负担也是没必要的。 不过帝子受威望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地步,见四大丞相没有反对,也就没有官员再敢多说什么。 而且对此,大部分的三老、亭长、里长,都会很高兴吧。 他们去阻止,得罪的人,将会非常多。 同时,也有一部分人很高兴。 大王终于想起我们老秦人了! 大殿之中,出身老秦世族的官员心中大喜。 在他们看来,这就是老秦人在朝中地位大增的时候。 不管大王目的是什么,那多出来的七十多万官员,大部分都是老秦人。 他们老秦人的地位,终于要回来了! 满朝应喏的声音中,帝子受结束了朝会。 内阁再次忙碌起来,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大秦有近一万五千多个三老,六万多个亭长,五十多万个里长,还有数万个乡中小吏。 想真正实施起来,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光是统计,就需要时间。 不过这个世界终究是修炼大世界,加上六部建立到了每一个县,官员足够,行动能力比之以往增强了许多。 统计也要不了多少时间。 只是对这般前所未有的事情,和这么大的动作。 到底是好是坏,很多官员都有些担忧。 就连商鞅他们,虽然感觉可行,也选择了支持。 但内心中,其实还是不免有些担心。 真正拥有完全充足自信的,只有帝子受一人。 在他眼里,完全掌握大秦,将其国力运用到最大,这便是最后一步。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