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九章 王室亲情、六国松懈(1) (第2/2页)
哈一笑、颇为豪爽道:“赵大人客气,姬某可从来都是愿意与秦国合作的。” 赵高也笑了,虽然笑的有些阴冷,却也有一种掌握全局、胜券在握的感觉,淡淡道:“姬将军果然是人杰,赵某必定上报大王、为将军多多美言。” “那就谢赵大人了。”姬无夜笑着,随即、有些凝重道:“赵大人,我们想要合作,却是得除掉几个钉子。” “哦!姬将军请说。”赵高略感诧异。 “赵大人有所不知,韩非他已经开始怀疑姬某了,他虽然已走,但还有三个人,时刻盯着我。 他们自以为隐秘,却想不到我早已知道,只是不好动他们而已,一动韩王就要盯上我了。” 赵高目光幽幽,低声道:“那是应该除掉了。” …… 咸阳,帝子受不知赵高、姬无夜两人即将与张良三人展开的一场场暗中激斗。 他也没兴趣知道,些许不入流的战斗罢了。 再凶险,也不入他眼。 国家,最终讲究的,终究是实力、是正面碰撞。 秦王政三十四年一月十五日,蜀地中终于有消息传来。 发现了那一族些许踪迹,还在继续调查。 帝子受不禁露出些许好奇,在大秦之地,这可谓是让他最难找的存在了。 可越让他好奇,他就会越要找到对方。 然后要么臣服,要么灭亡。 下令继续寻找后,他就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其他方面。 大战即将开始,他也已经准备了这么多年,但准备这两个字,永远是不够的。 到处都是事,都需要处理。 更主要的是,秦国上下现在心弦精神几乎都在绷着。 他必须要掌控好,不能让他们松懈,也不能让其绷的太紧、从而断掉。 这其中的度,其困难麻烦,实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的。 毕竟那是一个国家,还是天下第一大国。 二月十二日,蔡泽一行人带着韩非、郑国二人,回到了咸阳。 不过这却不用帝子受出面了。 这两人的身份,相对于他来说,终究低了些,即使郑国要做的事,很重要。 郑国刚到咸阳,便被送往蜀地。 有吕不韦在那里主持大局,不会出错。 至于韩非,派人监视着,不许出咸阳城后,也就没有别的安排。 一眨眼,就是数月时间过去。 六月五日,此时,六国都已经知道秦国在巴蜀之地将有大动作,巴蜀之地都江堰不能与秦国国脉相连的事,也并不是秘密。 韩王韩武等人之前没猜到秦国要郑国的准确目的,也只是没想到,秦国会让一个外国之臣,主持这么大的行动。 还是在这个都知道秦国将要攻打韩国的形势之下。 而秦国现在准备动手解决此事,这可是个绝对的大动作。 短时间内,估计是不可能出兵了。 有的松了口气,比如韩、魏、赵等。 也有无奈焦急的,比如齐、楚,他们早就已经准备好了,随时等着秦国先行动,他们再行动。 可没想到,就在他们紧张不已、绷紧精神、随时提着口气动手之时,等来的却是这么个消息。 让他们有的人都不禁在心中骂了出来。 那口绷着的情绪,也都松懈了。 看来秦国短时间,是不会对韩国动手。 神州天下那都有些凝重的气氛,化开了不少。 这一天夜晚,帝子受正准备前去后宫某位妃嫔那之时。 忽然,黑冰台来报。 顿时,他那平天冠下幽深的双眼,爆发出了一种闪耀的光芒。 挥退所有人,脚步一迈,第四次独自出了咸阳城、前去骊山深处。 足足四个时辰后,天已经大亮,方才出了骊山。 而此时的他,有些不一样了。 那是情绪变化、而带来的丝许改变。 更加的霸道,更加的激昂,仿佛意气风发,仿佛即将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一般。 六月七日,帝子受召集商鞅、张仪、范雎、尉缭、以及还留在咸阳的司马错。 五位内阁、军阁大臣。 一见到帝子受,他们便敏锐的感受到了那种变化,心中惊疑不定。 还不等他们多想什么,帝子受当即命令,蓝田大营四百万大军分二十批,秘密赶往秦赵边界隐藏下来。 声音一落,五人包括商鞅都瞪大了眼睛,心中情绪一下子波澜起伏。 蓝田大营、秦赵边界、秘密~ 短短的话中,蕴含的消息太多、太多,也太大。 多的、大的让他们呼吸都粗重了丝许。 (第一章,想了想,韩国的争夺还是不写了,铺垫的够多了,这两天就开战,慢些还请见谅。)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