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经验之谈(二) (第1/2页)
时光一转,转眼距离崔府寿宴已经过去了一周,山水门的师兄弟二人在崔府住下了时日。 此时武当派已经回去,可李仪却嘱咐崔元亨,让他不用回山,自己出去闯荡,倒似丝毫不担心明年鸿鹄会的准备。 华山派路途较近,因此华山弟子还在崔府盘桓,崔利贞也就趁现在在家里多聚聚。 崔氏兄妹和师兄弟此时围坐在石桌旁,互相聊着自己的见闻。其实主要是三人说给陆何愁听,毕竟只有他是初次下山历练。 四个人里,崔元亨厚道老成,所说大多是与同道长辈交流的过程;崔利贞行走江湖名声更甚于其兄长,讲述的有不少行侠仗义之事,智勇双全又不失稳重,因而不少人认为她才是年轻一辈里最出色的,巾帼不让须眉; 陆何愁听得都是津津有味,无限遐想。 轮到海一粟开口,却是最精彩的一个,毕竟三人里他出来混江湖的时间最长,十七岁就下山云游,二十岁回去一次后就一直在江湖上摸爬滚打。 说的有许多黑道仇杀,古怪悬案,绿林殴斗,市井秘闻,加上他虽然嘴里不大干净,可是口才极佳。别说陆何愁,就是兄妹都听得入神。 崔元亨听了许久,却有些隐隐感觉不对,海一粟的描述太过详细,就好像是他的亲身经历一般,而且都是些不大干净的事迹。 如此说来,或许...... 尽管如此,最让兄妹好奇的一个事,这几天还是没问出来,那就是二人的师父与自己爹爹的往事。 其实山水门本身背景如同上文,再简单不过,关键是海鲲冥的名头江湖上从未听过,就连唐坤那样的老江湖也是头次听说。 偏偏门中弟子武功又极其出色,大家对海鲲冥只知其人,不见其貌,神龙见首不见尾。 眼下兄妹又问起,陆何愁很是详细的描述了一遍师傅的样貌体格乃至声音习惯,按理说外貌谈吐都那般突出的顶尖高手,说什么也得有印象,可从未听过他的名头。 又问起海鲲冥与崔长乐如何兄弟相称,陆何愁却不知道这段往事,崔长乐也是不肯告诉自己这对宝贝儿女,眼下他们只好盼着海一粟能为他们解惑了。 海一粟一反之前口若悬河的样子,任凭三个人软磨硬泡,却是守口如瓶,逼得紧了,干脆破罐子破摔的撕破脸说:“真那么想知道问你爹去,在这折腾我算鸡毛掸子事啊,人家不让说我还能怎么着?” 崔元亨和崔利贞只好作罢,可陆何愁依然不依不饶,说道:“你说我就信吗?或许你也不知道,十句话里九句都是糊弄我的。” “小子长进了吭,会用激将法了。来来来,君子动口不动手,偏偏能用手解决的我都不用口,啊,跟那话没关系啊,虽说我舌头也很好。” 说罢看了一眼崔利贞。 没听懂什么意思的陆何愁这次也不甘示弱,向崔府仆从讨了把木剑,当他起身时,终于反应过来的崔利贞差点就拔剑砍了海一粟。 过不多时两个人就在院子空地上对面而立,摆出架势,挺身而上,崔氏兄妹饶有兴致的观看。 一炷香过后,陆何愁四仰八叉的躺在地上,在被师兄一个大背摔之后,他实在是没有力气站起来了。 可这实在是太奇怪了,为什么...... “为什么差距这么大,你都没打中我几次?” 海一粟说中了陆何愁,乃至旁边两人的心事。 平心而论,陆何愁的表现可圈可点,攻守流畅,招式巧妙,就连崔氏兄妹这样的剑法行家也都赞叹不已,比起二人或是孟从来也只差了些许。 可海一粟这边却让人看不懂了,的确他的功力很强,但绝不应该是这样一边倒,就像寿宴上的那场比试,若不是孟从反击生猛,海一粟根本就能一招分出胜负。 之前那些年切磋,差距没有这么大啊? 陆何愁想道。 “你太毛嫩了。”海一粟说道,陆何愁听到这话,站起身子,小脸气鼓鼓的红了起来,却看得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