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外记_第十二章 道士,乞丐,特务(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道士,乞丐,特务(三) (第1/2页)

    阴暗的小巷里,四爷从怀中掏出一杆烟枪(这在当时是根本不曾普及的稀罕物品,烟草正式传入中国是在明代中后期的事情了),低头点燃,深深吸了一口后含在嘴里,朝着上方缓缓吐出,凝望着散去的烟雾说道:

    “烛龙教......我对蛊毒不了解多少,但只要它是天底下最难防备的暗算手段,这群人就有利用价值......有的是。”

    “蛊师是烛龙教的人......而你想要拉拢他们?”

    陆何愁手按剑柄警惕地总结着四爷的意思,后者被打断后也没有生气,而是慢条斯理道:“听我把话说完。”

    “烛龙教早就是我们阵营里的了,但是......最近三个月以来,一直保持的书信联络突然断掉,音讯全无,让我不得不重视。”

    陆何愁一凛,烛龙教的事情能让四爷为此亲自赶到四川,可见其重要性,想到此处,他又产生一节疑虑,问道:

    “为什么要我们去,你自己的部下呢?”

    “哼,倒是跟你师兄学会了他那张厉害的嘴。”

    四爷吞云吐雾几次后,敲了敲烟杆,继续话题道:“烛龙教是苗疆最神秘的教派之一,即使在苗人,纳西族以及西南那些数不清的蛮夷之辈中也是讳莫如深。能肯定的是,他们极度排外,身位汉人要想进去他们的总坛,除非变成尸体。”

    他顿了顿,把话题继续挖深,好像并不顾及身边的听众是一个不能信任的新人:“当然,在四川巴蜀,我的部下里也有苗族人,可就连他们在派出去之后也都死状凄惨,浑身腐烂,后来那些废物别说涉险,就连收尸都不肯踏入苗疆半步。”

    陆何愁一边咀嚼着四爷的话,一边想起昨晚从几位掌门偷听到的内容:

    烛龙教有人在下蛊暗算正道,这是一心门的指示;同时,四爷与一心门和烛龙教都有合作;最后,烛龙教单方面断开了与四爷的联系,并且杀掉了四爷的信使。

    这么看来——

    “烛龙教放弃你,转而听命于一心门了吗?”

    四爷又吸了足足一口烟,在嘴里转了一圈,冲向陆何愁吐尽,烟雾遮蔽住陆何愁的面容,而他简单挥了挥手驱散烟雾,眼光仍然紧盯着四爷。

    “当年我能与烛龙教共事......是就近的一心门搭桥牵线完成的,为此,我也付给了一心门几千两银子资金和许多违禁的兵械,然后两清。”四爷边说着,边把目光投向巷子外面人潮涌动的街道,“而烛龙教......除了现成的利益,更多的还是些空头的承诺,譬如划出一片地方给这些山猴子自治。现在看来他们的胃口变大了......李珍前几日来信,暗示我一心门现在的窘境很可能腾不出人手联系烛龙教,除非我驱散正道的围攻,哼,贪得无厌。”

    陆何愁沉默不语,他从师兄那里学到了很多武功以外的东西,比如,猜到过去的起因不可怕,猜到现在的事实也不要紧,而真正关键的,是猜到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

    师兄的话重新响在耳边:

    猜一个人要做什么,要先猜到他想要什么,只要知道他有所求的东西,这人就被你摸透一半了。

    他要我们重新拉拢烛龙教......为什么?烛龙教能带给他什么?

    四爷像是感受到了他的犹豫不决,舔了舔嘴唇,把烟斗里的烟灰磕掉,眼神一瞟陆何愁,后者立刻感受到了那种刀尖般锐利的目光,让他明白自己以及触及到不该参与的范围了,于是他收回试探的目光,沉声道:“那么,你要我们怎么做?”

    “潜入烛龙教总坛,找到教主,不论是威胁还是利诱,让他给我送来几个用蛊的高手,至于一心门......告诉他,如果不想被正道盯上,迟早撇下。”

    原来......如此。

    陆何愁明白了,一心门仗着自己离得近,从烛龙教和四爷两边各抽油水,而四爷,显然不想要这么个中间人,他打算先下手为强,撇下一心门,直接和烛龙教取得联系。

    一个疑问被解答了,另一个疑问又出现:这些用蛊的高手,究竟打算用来做什么?

    毒杀皇帝?威胁臣子?给哪位重要人物治病?

    一时间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陆何愁暂时放下这些猜想,冲四爷点点头,后者却不像说完了的样子,而是举着已经没有烟草的烟杆,靠在墙壁上说道:

    “我的事情聊完了,现在谈谈你的吧。”

    陆何愁警惕地退后半步,身体也靠在了巷子的墙壁上,不知道该怎样应对面前这个比他老辣太多的人。

    “这玩意叫烟草,”四爷捏着手中的旱烟杆子说道,“从东南那些岛国流进来的,是京城权贵里才玩得到的稀罕玩意儿,寻常百姓别说见识,就连听都没听过。”说着,他的眼珠骨碌碌转向陆何愁那张有些泛白的小脸,“你却没有流露出一点新奇的样子啊。”

    陆何愁感到自己的脊梁骨从下而上升起一股凉意,止不住穿过脑后的寒颤。

    “你不是京城的......京城那些权贵的隐匿私生子屁股上有几颗痣我都一清二楚,包括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那些。”四爷磕掉烟灰,重新点上一嘴,吸了两口后喷出几个小烟圈,“而放眼整个大明,能淘到旱烟杆子的地方,除了京师,只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东南沿海了。”

    四爷说着,眼光在陆何愁的身上来回扫过,从头到脚上下两次,“你的口音有刻意掩盖过,但是还有点踪迹......杭州?梅州?不对......”陆何愁屏住了呼吸,直到四爷的下一句话击溃了他:

    “苏州。”

    右手下意识地瞬间握住剑柄,然而就在他还没拔出的瞬间,前后各自从黑暗中杀出一把短刀,抵在了陆何愁的下颚和后心上。

    “别那么大火气,小娃子。”四爷满满吸一口烟后靠在墙上,把烟雾束成一缕从嘴里呼出,“例行公事罢了,干我这行的,已经过了针对谁的年纪了。”

    另一个手下沉默地走到四爷身边,递给他一打材料,后者垂眼扫了一遍,盯着材料道:“十三年前会稽的推官被抄斩......不对,你恨的是现在的景泰帝。这个......太仓的同知,六年前因为替长官担责任而死于非命,不过记录上全家都迁到大同发配了......”四爷的手翻到下一页时,停在原地,嘴里的烟渐渐熄灭,但他的目光还是集中在那一张报告上面。

    “嘉兴......”

    陆何愁快失声叫出来了,他拼尽全力让自己的表情保持不变,但也知道凭自己撒谎的功底,随时可能会暴露身份。

    一旦被四爷发现出身,自己这个能够暴露景泰帝龌龊的小王爷就会进而成为政治上的一枚筹码,任由两方用来博弈,就此失去自由,谈何报仇?

    四爷的眼光则紧盯着信纸,来回在几行字之间阅读:

    嘉兴贺王,八年前王府感染瘟疫,随即因为失火时染病在床,全家都没能逃出,当时的苏州知府作为地方长官救援不及。难逃其咎,因此被发配充军,不久死在了途中,而苏州知府的位子上,换成了现任的丁慎。

    另外,其发配的家人下落不明,不排除被政敌清算的可能。

    四爷抬眼,“对了,张通给我来信提到过......你们和丁慎闹得很不愉快啊。”

    像是一道明亮的闪电划过,本来令人厌恶的名字现在成了救命的稻草,陆何愁深呼吸一次平复情绪,回想着面对丁慎时的那种不甘,然后任凭自己的神情开始扭曲起来。

    四爷看到这里,心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