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四十二章 国家队第一次见面会 (第1/2页)
晚上,沈笑夫参加了全国驾驶学科学会召集的会议,四名入选国家队队员及其教练、全国驾驶学科学会的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 首先,学会秘书长谈心说: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今天是我们2011届驾驶学科奥赛国家队正式组建的日子。尽管大家可能都很熟悉了,但是在这里还是有必要给大家介绍一下。 咱们首先从国家队队员介绍。 首先是国家队队员、这次考试第一名的王浩民同学,他来自浙省二中,旁边是王浩民同学的教练丁一生老师。” 说到这里,谈心秘书长微微一笑,停顿下来。戴着一副深度眼镜的王浩民同学和丁一生教练分别站起来,微微欠身,向大家致意。 接着,谈心秘书长介绍道: “这次考试的第二名的国家队队员孙春英同学,他来自蓉城七中,旁边是他的教练李力民老师。” 孙春英同学长得英俊挺拔,玉树临风一般站了起来,跟大伙儿致意。李力民教练也笑呵呵地站了起来,跟众人问好。 秘书长谈心微微一笑道: “这次考试的第三名是沈笑夫同学。 沈笑夫同学情况比较特殊,尽管他的学籍在江东省江岸市第一职业中学,但是这一年多以来一直在水木大学附中集训,他保送的学校也是水木大学。 所以,沈笑夫的教练实际上是水木大学附中的陈宗仁老师。 请沈笑夫同学和陈宗仁老师跟大家打个招呼!” 沈笑夫朝陈老师看了看,示意陈老师先站起来,陈老师微微一下,抬了抬右手,示意沈笑夫先起来。 师生二人无言地谦让了一番,然后同时站了起来。 周遭的同学老师和全国驾驶学科学会的领导老师们,已经让沈笑夫的特殊经历触动,有的窃窃私语,有的独自感慨: “哇!沈笑夫是江东省江岸市的学生?没怎么听说过江岸市呀?” “沈笑夫还是一个职业高中学生?这也太牛掰了吧?” “啥?学籍在江东省江岸市第一职业中学,人却在水木大学附中集训?” “在水木大学附中集训,怪不得能冲进国家队!” “那也未必,水木大学附中不是有两个国家集训队队员吗?怎么他们没有进入国家队?” “是哦!” …… 这些议论和感慨,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大家不仅再次打量了沈笑夫,越发觉得这个小家伙不简单。 也有人向陈老师投去疑惑的目光。好在陈老师已经很强大,于是若无其事地朝大家看了看,微微点头致意。 接下来,谈心秘书长继续介绍: “这次考试的第四名是辽省关东中学的戴树立同学,旁边是戴树立同学的指导老师李晖林老师。” 戴树立长得高高大大,一头半寸儿,一脸憨厚的样子。李晖林长得有些高挑清廋。 待介绍完四个国家队队员和教练,谈心秘书长开始介绍全国驾驶学科学会的有关领导。他笑眯眯地指着自己右手边的一位器宇轩昂的老人道: “这一位是我们全国驾驶学科学会会长、燕园大学教授、华国工程院院士董士奇先生,大家鼓掌欢迎!” 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董士奇微微欠身,向大家致意。 接着,谈心秘书长又介绍了另外几位:全国驾驶学科学会的两位副会长和几个部长、副秘书长。 最后,谈心秘书长说:“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董士奇会长作重要讲话!” 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之后,董士奇会长开始讲话: “同学们、同志们! 今天我主要对几个国家队队员讲几句话。 大家过五关斩六将,终于闯进了驾驶学科奥赛国家队行列!首先要祝贺你们! 国家队队员确实来之不易,从省队选拔到全国赛,大家能够进入全国前50名,成为国家集训队队员,已经很不容易了! 国家集训队将近一年时间,尽管真正地全体集中培训、集中考试次数不多、时间不长,但是这个过程很难得,特别是通过前后五场选拔考试,大家终于站在金字塔的塔尖,冲到了全国前四名。 成绩确实来之不易,可喜可贺!祝贺你们获得了一个非常难得的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