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司马、司徒的算计 (第2/2页)
“司马大人过奖了,这里都是自己人,我也就不客套了;大家都知道,我们各家府上,大都探子潜伏,朝堂如今动荡不安,还需谨慎一些,我们日后若是要商议事情就在此处,较为稳妥。” 画舫内,一排排坐着不少人,一个个衣袍潇洒,端帽齐整,若是苏辰在此,必然能看到不少熟悉的脸孔。 这里面,足足有百来号人,其中有三分之二人都是朝堂之上的文武大臣,都是陈司徒和王司马的朝堂派系。 “话说回来了,司徒大人此话真是不假啊,先帝还在世的时候,想我大夏皇朝国泰民安,如今新君才一上位......唉!” 吏部侍郎深吸了一口气,满脸悲色,叹气不语。 陈司徒和王司马面色一沉,放下酒杯。 众人都看得出来,陈司徒和王司马对于今日早朝的事情依然耿耿于怀。 “呸!什么新君陛下!我看就是一个只会窝里横的杂毛小子!” 一名武将吐出嘴中酒水,面色微醺,冷笑道:“放眼这天下,谁人不知道司徒和司马两位大人劳苦功高,是两朝老臣!是辅政大臣!便是司龙看到两位大人,也不敢放肆。” 武将口出狂言,不尊帝君,在场的人最多眉头一挑,却无人指出他的大不敬之罪。 “那小皇帝登基才几天,居然敢当众给两位大人难堪,还要强迫两位大人告老还乡!” 武将愤愤不平,为陈司徒和王司马打抱不平。 “是啊!” “小皇帝太胡作非为了!” “他年纪轻轻,简直把国事当儿戏!” ...... 无数人点头附和,十分赞同,都为陈司徒和王司马打抱不平。 “如今大夏内忧外患,小皇帝这般做法,太失人心了;若是没了两位大人统筹朝堂全局,如何抵抗外敌?我看这大夏皇朝的十万年基业,迟早要败在小皇帝的手里啊!” 一名文臣摇头晃脑,叹气不语,也是满脸悲色,痛苦不堪,仿佛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大学士。 当然,如果他能放下手中的酒杯,松开身边的美姬,那气质就更像了。 “各位莫要再胡言乱语了,妄言朝政,可是要杀头的。” 王司马突然面色一肃,呵斥道:“今日,只谈风月,不谈国事。” “不!” “我偏要说!” 那武将“噌”的一声站起来,摇摇晃晃的走到主座前,单膝跪下,满脸严肃的低喝道:“请司徒、司马大人明鉴!我大夏皇朝历经十万载,风风雨雨都挺过来了,绝不能在这个时刻毁于小皇帝之手!” “只要两位大公一声令下,我愿身先士卒!” 武将的声音凛然,让无数人心中一惊,这话已经说的十分露骨了。 这是.....要造反了不成?! 无数人面面相觑,心中戚戚然。 虽然大家都是陈司徒和王司马的派系官员,对小皇帝今日早朝的多有不满,但若是真是要造反的话,他们未必有这个胆子。 大夏皇朝十万年来,无数人造反,但无一人成功过。 唯一造反成功的那几个,都是身具大夏皇朝的皇室血脉,这皇位......从古至今,都没有一个外姓人坐上去过。 陈司徒和王司马两人扫了一眼全场,将所有人的表情收入眼底,他们又对视了一眼,都清楚彼此心中所想。 还不到时候啊...... “这话,过了。” 王司马咳嗽了一声,白发颤颤巍巍,看着堂下单膝跪着的武将,幽幽道:“这件事情,从这里出去,老夫就当做没听过,你以后休要再提。” “不错。” 陈司徒原本浑浊的眼神透着一丝精芒,淡淡道:“吾等是大夏忠臣,岂能做欺君背主之事!” “两位大人高义啊!” 武将声音悲戚,这下他是双膝跪下了,磕头狂呼,声音抽噎:“可小皇帝不知两位大人之忠心,罔顾大人忠义,置我大夏皇朝于死地!” “求两位大人,救救我大夏皇朝!” 武将的声音格外低沉,悲痛欲绝。 此人倒也聪明,他知道暗示提议造反不成,转而马上就把自己刻画成一个忠心社稷的臣子,同时一而再的拍两位大公的马屁。 不得不说,玩政治的还真是戴着好几副面孔。 本应该是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武将,在帝都的朝堂里打滚几年,也变得猴精。 “不急。” 王司马深深吸了一口,眼神变得有些深邃,轻声开口:“明日早朝,你们便知道了,这朝堂,没了我们是不行的......” 王司马和陈司徒对视一眼,他们一想到今日与郭司空的见面,不由得笑了。 三公联手,看那小皇子如何对付! 跟我们这三位两朝老臣玩心眼? 哼,你这小皇帝还嫩着呢! “哦?” 吏部侍郎听到王司马的话,登时一个激灵,他连忙出列,低声道:“请两位大公教我等!” “来人,把酒宴撤了。” 王司马招了招手,示意心腹撤掉酒宴,同时暗中示意心腹妥善处理好这些美姬,莫要走漏风声了。 众人闻言,纷纷一震。 他们知道,今天晚上的重头戏要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