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三章 风寒 (第2/2页)
,有侍卫来禀告秦刚:“村长的儿媳端了药来。说是穆公子让熬的。穆公子说记得去灵光寺时在路边看到有几味草药,采药去了。” 秦刚大喜,快步去了门口。 他们租的是村长家的院子。给了一锭五十两的官银。秦刚认得这个妇人,是村长的儿媳妇。 村长的儿媳将食盒递给了秦刚,谄媚地说道:“是位姓穆的公子给的药,妾亲手熬的。穆公子说还差两味药,上山去了。” 秦刚揭开食盒,端起气腾腾的药闻了闻,用勺子舀了一勺给她:“喝下去。” 村长儿媳心里顿时不喜,暗想我亲手熬的,还怕我下毒不成?她贪图赏银,心想不能白忙活,接过勺子痛快地喝了。 秦刚盯着她足足片刻,见她面不改色,这才吩咐道:“赏她五两银子。” 村长儿媳眉开眼笑接了银子去了。 秦刚提着食盒回了正房,又用银针探过,见没有变化。让来端了药碗,自己扶起了无涯。 药正要喂进无涯嘴里时,外面侍卫又来禀了:“穆公子回来了!” 回来得真快!秦刚愣了愣,门帘被穆澜一把掀起。她大步走了进来,拎了一大包草药:“先别喂他喝那碗药。我找齐草药了。里面有味药相冲。” 她极自然地从来手里拿过药碗放在旁边柜子上:“去弄个药锅,升个炉子。” 来白了她一眼,又不敢不听,赶紧去了。 秦刚不动声色看了看柜子上的药道:“村长白熬这碗药了。” 村长是男人,熬药的事怎么也轮不到他。秦刚定是起了疑心,穆澜极自然地笑道:“辛苦他家女眷了。” 难道这药真的是穆澜吩咐熬的?秦刚没有试探出来。 穆澜端起那碗药,当着秦刚的面喝了一大口,似在尝味:“的确少了两味药,药效不够。” 她和村长儿媳都尝过药。这碗药汤应该无毒。可是秦刚还是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他直接问穆澜道:“穆公子从绝壁上跳下来将我家主子扑进了水潭,总得给秦某一个理由吧?” “哎,当时就想和无涯公子开个玩笑。没想到山道太窄,没站稳。”穆澜记起了无涯的话,露出了懊恼的神。 她拉起无涯的胳膊,阖目把脉。秦刚就不好再说下去了。那块被刀削下来的白色小东西,难道是错捡的?没有刺客,没有刀光? “无涯公子没有大碍。看似凶险,天明前肯定退。”穆澜的话让秦刚松了口气。 来借了药锅升起了炉子。穆澜出去熬药时,顺手把那碗药拿出去,一滴不剩全部泼在了院子里。 她望着暮色沉沉的天际,庆幸自己回来的及时。 舌根隐隐传来丝丝回甘。这碗药绝对没有毒。但它里面加了支人参,还是二十年份以上的老参。风寒最忌大补。无涯若饮下这碗浓参药汤,病会加重。风寒好了,他的体会变得虚弱。需要长时间才养得回来。 这么短时间,就弄到了老参。穆澜只能叹服面具师傅神通广大。不,也许是珍珑局中的人不容小觑。 如果自己不来梅村。村里的郎中就一定在家。这碗药照样能进无涯的嘴。她来了。就变成她吩咐村长家的女眷熬制这碗药了。面具师傅一定藏在暗处盯着这里。 穆澜想着心事,将药熬好端进了正房。不等来和秦刚开口,她就着碗喝了一口咽下,若无其事地说道:“再凉一凉,太烫了。” 等一会儿,是让他们看看,自己是否有事。 这位穆公子是个明白人。他对她的兴趣越发浓厚。早在扬州,他就起了才之心。在京城遇见,又知道她是杜之仙的关门弟子,被皇上看重。如果能招揽她做锦衣卫的暗探,倒是极不错的主意。秦刚看穆澜的的眼神变得亲切。 半盏茶后,穆澜又尝了一口,这才示意来喂无涯喝下。 穆澜一直没有离开,和秦刚来一起守在炕边。子时过后,无涯体的度渐渐退了下去。秦刚和来长长地舒了口气。 等到丑时,院外传来了马嘶声。侍卫带来了太医。 太医一伸手,穆澜就知对方医术定在自己之上。她识趣地告辞。 走到门口,穆澜回看了眼无涯。他睡得很沉,像一朵睡莲。这样美好的人,为何面具师傅要对他下手? 棉帘落下,阻断了穆澜的视线。 她站在院子里,夜晚的风带着阵阵寒意,天上无月,星子分外明亮。穆澜累了一天却了无睡意。 太医已经到了,无涯醒过来之前,穆澜也不能离开梅村。她伸了个懒腰,告诉门口的侍卫,自己再去郎中家一趟,看能否再找点草药,方便太医开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