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贼亚尔丽塔_第三十一章 碧玉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碧玉刀 (第1/1页)

    小镇的安宁平和,仿佛是暴风雨的前奏一般。

    来到小镇的一个月后,少年亚终于从昏迷中醒来了。

    这还要多亏了眼前的小姑娘的照顾,他想着。

    佐乌见到亚醒来,也很是高兴,她的想法很简单,毕竟是为了自己受的伤。

    只是世事总是变幻莫测,这边亚刚刚恢复,小镇上就贴了一张告示。

    身体康复的亚带着佐乌买了几套衣服之后,准备回家的时候看见广场上围拢了许多人,心里高兴的佐乌蹦跳着想要凑前面去看看。

    但是人太多了,根本就挤不进去,小佐乌急得不行,大声喊道:“让前面的人念一念啊!”

    众人一想是这么回事,便让前边的人把公告念了出来。

    “各位德雷斯罗萨的民众:我们遭遇了来自外界的强敌,由诺弗司.唐吉诃德国王陛下作为元帅,我们要奋勇抵抗,守卫家园才行,让我们一起为德雷斯罗萨贡献一份力量,暨北方战事由安木琴.唐吉诃德将军安排,各位可自由报名参加军队,以上。”

    念完之后,一时间寂静无声。

    还是亚细心了些,发现镇子上的这些居民第一反应竟然不是热血沸腾,而是有些恐惧的模样。

    好奇之下,亚向周围的路人打听道:“话说,这位安木琴将军,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一个铁匠模样的人下意识的回答了他:“安木琴大人…他是国王陛下的大儿子,非常残暴,还爱好男色,有传言说他是德雷斯罗萨最强的男人,传说中的碧玉刀也在他手上。”

    “碧玉刀?那是什么?”小佐乌好奇的回过头,骤然间发现远处正有一队士兵走过来。

    为首的人穿一身夸张的鎏金战甲,狰狞的兽头扣住肩膀,胸口一条大龙咆哮欲出,整个人被包在战甲之中,看不到身形,但能看到那对择人而噬的眸子。

    腰间挎着一把大刀,宝石点缀,刀柄上都镶满了宝石,被他抽出来握在手上。

    小佐乌眼皮一跳,这把刀的杀气极重,配合这个人的气势,当真有种睥睨天下的风范。

    随后无数士兵赶来,围住了广场。

    “我是安木琴.唐吉诃德,现在,所有的男人都跟我走。”

    金甲战士冷冷的说。

    小佐乌看了看他,扯了扯亚的衣角,说了句真帅。

    亚当然也很羡慕这种久经沙场的气质了,可是他也不想掺和这种破事。

    他就是因为这种事逃出来的。

    鼓足了勇气,亚正准备带着佐乌离开,看了看士兵们闪亮的刀锋,亚又回头对着佐乌说。

    “不如…去看看?”

    佐乌用力点了点头:“好啊!还没见过战场呢。”

    德雷斯罗萨的港口,无数的巨大战舰横列在海上,士兵们进行着港口争夺战。

    佐乌扶了扶对她来说非常宽大的头盔,拿着长矛跟随着部队进军。

    亚戴着同样大小的头盔,亦步亦趋的跟在佐乌边上,打算保护她。

    其实战争对于士兵们来说并不是多么残忍的事情。

    你的周围是无数的袍泽,你只需要跟着他们一齐前进。

    拿着属于你的兵器,长矛或者短弓,一窝蜂的跑到前面,看看对面留下的几十具尸体,血rou模糊。

    胜了便抛下这些尸体,继续向前,败了便跟着前边折回来的士兵,往自家大旗的方向奔跑。

    佐乌走了许久,只听得前边喊杀声震天,却未曾遇见过敌人。

    有一段时间还只能站着不动。

    得等前边的人死光。

    之前我说的,是平原战,而现在,是登陆战。

    没过多久,佐乌和亚也轮到了前线。

    不大的港口现在到处是倒下的尸体,附近的海域都变成了淡红色。

    几十对士兵相互厮杀着,要想走到他们那里。须得跨过十几对尸体,从浸满血液的沙地上走过去。

    佐乌愣住了,亚也愣住了。

    这种场景才真的是惊心动魄。

    再反人类的恐怖分子,见到这种情况也会吓得尿裤子。

    亚很后悔,他就是看不了这种情景才离开故土流浪。

    但为了那个女孩,他稀里糊涂的来到了这里。

    佐乌突然说话了:“我明白长生剑的真正含义了。”

    战场上的声音太嘈杂了,亚一时没有听清楚。

    “你说什么?”

    佐乌没有理他,把长矛扔在地上,从背后抽出了长生剑。

    “所谓长生剑,即是不杀生。”

    一刀挥出,纯白的刀光呈圆形四外扩散而去。

    正在拼杀的士兵们轰然倒地,静静的睡去。

    而四外的士兵们,则是泛起了点点不忍之意,再也无法提起手中的兵刃。

    “你在做什么?”

    大吼声中,一位金甲战将迅速冲来,一刀向着佐乌劈来,人还没到,那种锋锐的感觉就刺透了两个人。

    亚想也不想,把长矛当做棍子,狠狠的一抡,安木琴本来并未在意,等到这棍子及体,方才感觉不妙。

    ‘咔嚓’一声,亚的这一击落空了,由于用力过度,棍子应声而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