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_白起传 第六十一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白起传 第六十一回 (第3/3页)

  先前暴鸢见营中火起,又有上万秦军往来sao扰不断,只当秦军主力就要发动总攻,因而,坚守在营中不敢轻出。

    花费了好多功夫,总算抵住了秦军的多番进攻,扑灭了多处大火。这时,暴鸢眼看仗已打了有大半夜功夫,此地的秦军来来回回始终是那么多人,心下暗叫不好。忙要派快马再去探听公孙喜处战况时,已有上万名魏军败兵拖沓奔逃而来,显而易见,公孙喜处的魏军已经崩溃了。暴鸢见了这一幕后,毛骨悚然,知道大队秦军必在魏军败兵身后!他慌忙召集齐士兵,想要往伊阙以西突围——唯有如此,才能躲开秦军主力的追袭。

    可是,他来时想的明白,这时却犯糊涂了:那伊阙出口处何等狭窄!就算是十几万头绵羊,全部冲出去也要费好大的劲,更何况是十几万身着盔甲,手持兵器,挤拥得“哐哐”作响的士兵呢?秦军那边二万人,早已按事先部署牢牢地堵住了伊阙出口,白起亲领秦军主力再一到,两下夹攻,杀得无路可逃的韩、魏两军士兵们魂飞魄散,只顾四处寻路躲避,哪还有心奋力突围。偏偏这暴鸢也不争气——公孙喜之前虽说兵败,却是战斗到了最后一刻,败得颇有大将风采,这暴鸢与之齐名,偏偏胆儿太小,他见取胜无望,竟脱去大将盔甲,暗中逃命去了。

    两位主将一擒一走,战局已被秦军牢牢控制在手中。过了大半日,一条“血河”从伊阙谷中缓缓流出,谷内已堆满了韩、魏两军将士的尸身。此役,韩、魏大军近乎被秦军全歼——战后,白起率人清点斩获的首级时,竟有二十四万之多!

    事后,白起得意洋洋的带着公孙喜参观战场,想要招降他。公孙喜羞愤交加,对白起出言不逊,最终被杀。

    “伊阙之战”后,韩、魏两国精锐尽丧,已几乎无可用之兵。白起趁机率领所部秦军继续征进,向北攻入了魏国境内,轻轻松松拿下了五座城池,一直打到魏国旧都安邑,才罢兵而回。

    次年,白起因辉煌的战功,被封为大良造(此时秦国已置有相国,因此大良造的权职和商鞅、张仪时相比略降),提十万秦军卷土重来,一路所向披靡,连续拿下了魏国大大小小六十一座城池。上次他是打到魏国旧都安邑罢的兵,这次他直接打到了魏国都城大梁,总算大梁城防坚固,城中守军也不少,才算没让白起把魏国一下子给灭了。尽管如此,魏国近一半的土地已被白起夺取。

    白起之所以行军如此迅速,是因为以上的那些城几乎都是空城,因而兵不血刃。及至打到大梁城下后,他见魏国已重新部署下了新的防线,不愿猛攻,于是掉过头来出兵攻打韩国。那韩国和魏国一样,也是兵员大减,只好集合所剩不多的能战将士死守都城新郑,让白起顺顺当当的也夺去了不少城池。

    这么算下来,白起只用了两年多时间,竟不可思议地拿下了韩、魏两国近百座城池!这在当时堪称是不可超越的记录。韩厘王、魏昭王见此惨状,再也不敢和秦国为敌,争先恐后割地赂秦,秦国因此又笑纳了韩、魏两国数百里土地,国势如日中天,轻松超越了刚崛起的赵国。

    赵国,对了,还有赵国!秦昭襄王无日不担心赵军南下干预秦、韩、魏三国间的战事。他见韩、魏两国被白起轻易打残,深喜自己得了一把无坚不摧的“神刀”,便又让其率一军北上伐赵。看样子,赵惠文王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果不其然,公元前285年,白起独率十万大军北上,一出手便轻取了赵国西南重镇——光狼城(今山西高平一带)。此城不光名字古怪,周围地势也古怪:在它身后,便是太行山西南端起始处,因而山峦起伏,地势甚高;地势高也就罢了,偏偏其中又有段地势深陷的盆地,因此造成了“一座山头,一道深谷,再一座山头”的复杂地势,不利进兵。白起轻松拿下此城,获取制高点后,往前一看,不禁倒吸了口冷气:这等情形,要想继续深入可是极难,可若只取一城就此撤军,又怕秦王责怪。无奈之下,他下令放弃此城,另寻他处攻战。

    赵国那边可不怕山路难行。眼见白起率军弃城而去,邻近的赵国城邑守将大喜,连忙派出数万大军前来夺城。不想白起等的就是这一着,突然间领兵杀回,斩杀了赵军两万人,并乘机尾随前去,又夺下了几处城邑。

    消息传到赵王处,赵王大惊。这白起可是个煞星!谁招惹到他谁倒霉,可千万不可让他趁此机会突破进来。于是,赵王赶紧派出了自己的第一上将:廉颇,让他率军前去迎战白起。

    廉颇与白起年纪相当,都在四十左右,可同算作年轻的优秀将领。他深知白起厉害,领军抵达西南前线后,立即布下应对秦军策略:避而不战。

    任你白起如何神勇,如何无敌,我始终不与你正面交锋,看你能奈我何?

    结果,无论秦军如何搦战,挑衅赵军;或是故意露出破绽,引赵军来攻,廉颇始终不上当。更有甚者,即使白起显出要绕道进击的势态来,廉颇也不为所动。他只是凭借着险山连环,安下了不少营垒,构筑成了一条密不透风的防线,用作拦截秦军之用——除非白起率军杀至近前,坚决不肯出战。

    两人就这样整整对峙了一年。期间,因赵军守得的严密,白起又不愿冒险攻城,因而最终两人不分胜负。

    秦昭襄王见白起这次碰到了对手,无法一马平川了,知道赵国急切间不可昼下。他脑筋转得飞快,很快想到了先祖、先父生前都用过的一招,只要此招成功,强大的赵国瞬间即土崩瓦解。

    ——诈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