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白起传 第六十九回 (第2/3页)
大乱,只当赵军是从天而降。廉颇见计策成功,亲率主力出城接应,一番猛力冲击,当场诛杀秦军将官五人。王陵四下收拢败兵,退出武安驻扎,又派人骑着快马,直奔咸阳去请救兵。 秦王也知道王陵的军事才能远不如白起,但他自以为秦军精锐,而赵国又国内空虚,只道随便派个人都能打下邯郸。不想才过去一个多月,王陵战败的消息就已传到咸阳,他连忙派人去探视白起。白起此时已大病痊愈,听说秦王要请他出兵攻赵,不禁冷笑道:“哼,早知会有今日,那又何必当初呢!” 秦王迫不得已,只得亲自登门,入府中请他:“上将军,昔日是寡人不明,错失好局。但事已至此,还望上将军能及时出战。” 白起当着大王的面,不敢自衿,连忙回道:“并非是末将不愿去,只因这时赵国既敢与我大秦为敌,必然已作好准备。纵使白起真的去了,也于事无补。” “武安君之言差矣。谁不知道,上将军您攻必胜,取必得,纵是那廉颇,也得让你三分。请看在寡人的面子上,勉力一行,如何?若果真能一战灭赵,寡人必不会有负将军的。” 白起见大王非得要他出兵前去,明言指出:“秦国经长平一战,死者甚多,国力大损,已经不起再次大战——昔日齐国之强,与秦国相当,但经过灭宋一役之后,旋即为燕国所灭,大王不可不引以为鉴。” “那依上将军看来,秦国眼下该如何行事才好?” “立即将王陵撤回,与赵国媾和。” “若寡人没记错的话,当日说赵国可灭的,也是上将军。” “当时,赵国刚遭惨败,五十万精兵俱没于一役,全国上下日夜号哭,方寸皆乱,因而说可灭。如今,该请援的请援,该应战的应战,已从困境之中解脱了出来,因而说不可灭。” “若寡人非要请武安君一行呢!” “如果大王非要伐赵,可另遣他人。眼下秦国能战者极多,未必非要末将出马!” 好吧,算你厉害!秦王大怒,拂袖而去。回到宫中后,他思来想去,觉得王龁之前屡有上佳表现,又打败过廉颇,是除了白起之外,眼下秦国最杰出的将才。于是秦王下令:改拜王龁为主将,又增兵二十万人给他,让他率军北上,代替王陵。 王龁领兵刚去,秦国细作已探知魏、楚两国大起兵马,正前去支援赵国。秦王听后暗暗心惊:果然不出白起所料!但王龁之兵既已出了秦国,他又不愿向白起示弱,于是不但不撤军,反而又派人前去催促王龁,让他急战;同时,秦王另派出使者前去魏、楚等国,恐吓其国君道:“灭赵一事已是势在必行,若有他国敢出兵救赵——赵国灭亡之后,秦军必移师南下,亦攻灭之!” 大秦王只这一句话,吓得魏、楚两位小王寝食难安。尤其是魏安釐王,纯粹是稀里糊涂听了其弟的劝谏,就不计后果地派出了大军。他得了秦王的恐吓书信后,连忙差人前去通知晋鄙:“晋将军且按兵休动,待形势明了之后,再作打算。” 晋鄙大军此时刚行至邺城,再往北去不到百里,就是邯郸。他得了魏王命令,遂扎住大军,不再前行,又不断派人去打探邯郸一带的战况。呵,还有什么好探的,这时王龁、王陵两部兵马已双双杀到了邯郸城下,近三十万大军围住一座兵力不足十万的邯郸,昼夜卖力攻打。城头的廉颇,城内的平原君,见援兵突然停止行军,都是急得跳脚。尤其是平原君,之前他自以为请来了援兵,算是将功补过了,谁料这时魏军突然采取了观望态度;而魏军一观望,紧随其后的楚军也必然不敢轻动。如此一来,之前平原君等人的外交成果一下子化为了乌有。 国难当前,平原君也顾不了那么许多了,立即派出门客之中的武艺高强者,持自己的亲笔血书,赶去魏国求见信陵君。 “赵胜之所以与魏公子之姐结成姻缘,只因仰慕公子是天下第一大贤,赵胜自愧弗如也。眼下,邯郸危在旦夕,魏军却迟迟不到,显然公子不是真心相助。不得已时,赵胜自当自刎于城头以谢罪天下,但公子之姐眼下也在邯郸城内,贤弟即使不顾念愚兄,难道连姐弟之情也不顾了么?” 信陵君阅罢血书,热泪盈眶,仰天长叹道:“我何尝不愿奋不顾身去救赵国,只可惜魏国兵权不在我手中,无奈何矣!”他起身踱步数圈,寻思道:再去劝说王兄,必然也不会听我之劝,罢了罢了,我魏无忌与你平原君一起作个忠义之鬼就是了! 他尽集门下食客,说要带着他们北上救赵。因信陵君为人极贤,号称“战国四公子之首”,不少门客感动于他的大义,都愿跟随他去。于是信陵君尽出府中宝马良驹,临时扎成了上百辆战车,又削竹为枪,砍木为棒,制作成了兵器若干。一行人,就这么颤颤巍巍的准备上路。 “大军”启程时,信陵君见一人拱手避让在一侧,放眼望之,乃是门下宾客之一,名叫侯生。见主公到了,侯生行礼道:“公子珍重,侯生另有要事,不得随行前去了。”信陵君心知此行的众人必定是有去无回,不愿强求他人,于是点一点头,继续率军前行。走了数里,他突然勒住战马,心中想道:那侯生原本只是魏国一看守城门的,年已七十,家中又贫,当初我亲自上门用重礼去聘请他,又与他同乘一车归府,这等盛情,不可谓不隆重。在回府的路上,那侯生想去见一位好友,是个杀猪的屠夫。我二话不说,又亲自陪他前去,任由他二人在腌臜之地交谈了大半日,未曾缺了丝毫礼数。到了府中后,我不嫌弃他出身贫贱,平日里待他甚厚,尊之为上上之客,可谓是礼贤下士至极。——怎的今日我都要去送死了,他竟然对我没有丝毫怜悯之心? 于是他招呼宾客们回头,又去见侯生。侯生见主公去而复返,笑道:“侯生之所以不送公子,是料定公子必回,因此一直在此地等候。” 信陵君忙下马行礼道:“先生定有妙计,还望立即赐教。” 侯生道:“计是有计,但这计有个短处,那就是必会得罪大王。只怕公子若用此计,此生不得再回到魏国。” 信陵君圆睁双目道:“无忌死且不惧,尚会惧怕开罪大王?” 侯生微微一笑,当下附他耳边,轻声说道:须得如此如此……信陵君听完之后,心中大定,忙按侯生之计行事。 话说魏国有一女子,名叫如姬,容貌极美,名垂全魏。有一恶霸垂涎于她的美色,派人前去强夺,结果不幸失手杀死了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