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九章 脱沙rou (第1/1页)
关琅自然是不知道身后安夏清在想什么。 自以为摆脱了她的纠缠,心情大好的关琅吹着口哨晃悠悠回家。 今天下午他打算修习厨艺。 他现在的厨艺等级已经达到了3级。 原本是4/15的,但他平日闲暇时孜孜不倦看烹饪书籍涨了一点的经验值。 其实哪怕是他现在的厨艺都是几个月可望不可求的,不过,既然还有提升的空间,谁又会轻易满足呢? 自己做的菜才是最合他口味的。 比如,他心情不好时,做菜就喜欢下咸一点,和一般人心情不好喜欢吃甜食可不一样,像类似这种小细节还有很多,都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所以除非是像秦妍希那种厨艺超凡的可怕女人,一般的厨师哪怕厨艺稍胜于他,也不一定能更合他口味。 因此,勤修厨艺是必须的,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哪怕是懒癌也要降一个优先级。 纸上得来终觉浅,虽然前段时间通过阅读了解了许许多多的烹饪原理,同时学习了一些新菜色,但光记下来要点可不够,关琅想做出来试吃,也算是将头脑里的知识融会贯通。 当然这么郑重其事准备的也不是平时吃的家常菜,而是他从食谱里学到的菜色,加之也没在外边饭店吃过,所以就想自己做出来试试。 说起食谱,当初他上淘宝买食谱的时候,原本是想买那本大名鼎鼎的《中国菜谱》系列丛书的,那套书成书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版到八十年代,调动了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名厨们共同编纂,阵容豪华,内容上也做到了一应俱全,烹饪领域的四库全书,堪比武侠小说的《九阳真经》、《易筋经》级别的顶尖内功心法。 这也是计划经济的优势所在,放到现在哪还有可能拉出这么一支队伍专门来费时费工编写一套书籍,这么多名厨离开岗位,得损失多大一笔经济价值,而且也不可能再像当初那样毫无保留地把自个家的压箱底的菜谱贡献出来了。 很可惜,关琅并没能在淘宝上找到那套已经停版多年的书籍的旧书,就连盗版都没有,也是神奇。 遗憾连连,只能随便买了几本比较出名的食谱,《丰泽园菜谱》,袁枚的《随园食单》等等。 当然虽然关琅一开始很失望,到后来发现是他多想了,单是《随园食单》南北数百种菜肴就让他得学好一阵子,毕竟是乾嘉三大家袁枚的呕心沥血的美食巨作。 袁枚,乾隆四年进士,是一个奇特的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他有着一个有趣的灵魂。别人都是君子远庖厨,他偏不,他不仅要逛厨房,还开农家乐,不论身份,上至达官贵族,下至商人走贩都可以入园消费,同时他还不断搜罗食谱,广寻名厨,同他们切磋厨艺,最后把心得撰写成《随园食单》。 关琅觉得自己和这位数百年前的名士颇为相似,虽然他既没有吟诗作对的才情,也没有纂书名留青史的伟绩,但两人都是吃货,这带来了一种强烈的身份认同感。 今天准备尝试的菜肴是脱沙rou。 去皮切碎,每一斤用鸡子三个,青黄俱用,调和拌rou;再斩碎,入秋油半酒杯,葱末拌匀,用网油一张裹之;外再用菜油四两,煎两面,起出去油;用好酒一茶杯,清酱半酒杯,闷透,提起切片;rou之面上,加韭菜、香蕈、笋丁。 关琅当初看做法步骤时可看了老半天,就和高中时期做古文题似的,还得专门去网上查找“鸡子”、“网油”、“秋油”是什么玩意。短短几行字,稀里哗啦混杂着一大串的内容,要不怎说人家是大家,这遣词造句就是素练。 秋油其实就是工序复杂的上等酱油,是历经三伏天暴晒,深秋时节滤出的第一抽酱油,更加鲜美,醇厚。 秋油这东西在《随园食单》里共出现过七十二次,自然引起了关琅的注意。 不过很可惜,他手头上并没有这么高贵的酱油,“海天”,“李锦记”等厂家也没有销售这类产品,所以关琅只能拿普通的酱油代替了。 之后有时间倒是可以着手准备尝试酿造秋油,看看是不是真的那么鲜美,和普通的酱油差别多大关琅心里嘀咕着。 食材已经准备好了。 将油豆皮丢进温水盆里泡软,洗好配菜韭菜、香蕈、笋丁。 猪rou剔去筋膜切成小指头大小的碎块,打进三个鸡蛋同碎rou搅拌均匀,再切成rou糜。 ...... 关琅按照着翻译过后的做菜步骤忙中有序地进行着。 太讲究了! 关琅还以为他平时做菜就算很细致挑剔了,但和人家袁枚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一道不显山不露水的脱沙rou足足有几十道工序步骤,又煎,又烧,又煮,还焖。 一碟菜做下来,关琅心都累摊了。 盛了一碗白米饭,黑龙江的五常大米。 关琅迫不及待想试试味道,毕竟废了自己这么大功夫,如果好吃的话,下次请人吃饭时又多了一样杀手锏招牌菜,而且还是外边绝大多数酒楼饭店吃不到的珍馐。 脱沙rou的卖相相当不错,一圈圈色泽金黄靓丽的蛋卷似的的rou饼摆成一圈,淋上一层鲜香浓郁的酱汁,扑鼻而来一阵香气。 关琅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抓起筷子,咬了半口rou饼,咬下去的口感很奇妙,是那种一层一层不断变化的感觉,豆皮被煎得酥脆,而rou糜由于加入了鸡蛋不会显得柴硬,入口特别香浓,齿贝在穿过不同的食材间,各种气息味道争先恐后涌入口腔味蕾,在嘴巴中就像是有个小宇宙骤然爆发。 太好吃了吧? 关琅也不确定是不是自己饿了太久,还是因为心理作用,反正他吃得特别满足。 就着米饭吧啦几口,一起下肚,那种幸福的饱食感,让关琅因为之前复杂工序而累积的烦闷情绪都一扫而空,反而觉得理所当然起来,只有这么繁琐的工序才能配得上这种绝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