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8章 刘诏的邀请 (第2/2页)
抓紧时间,替太子下扫除一切障碍。” “只可惜,她是白费心思。太子下烂泥扶不上墙,东宫那群属官个个贼眉鼠眼,自私自利,蝇营狗苟。” 刘诏半点不客气,将东宫上下批得一文不值。 赵三小心问道:“公子打算怎么做?” 刘诏轻声一笑,“那位顾二姑娘一定很着急吧。” “属下不知。” 刘诏当机立断,“给她送封信,本公子要约她面谈。” 咦? 赵三一脸反应不过来的样子。 不懂啊,完全不懂。 “公子为何要见顾二姑娘?” 刘诏任地说道:“因为本公子想见她,所以要见她。时间就约在明午后。希望她不会令本公子失望。” 赵三没有多问,躬领命,“属下遵命。属下这就去安排。” …… 顾府,芷兰院。 顾玖来到书房,准备练字静心。 心不静,就无法冷静思考。 当她翻开字帖,一封信落了下来。 这是一封没有署名的信件。 顾玖蹙眉,先是闻了闻味道,确定没有毒药之类的玩意,她才试着拆开信封。 这是一封邀请信,邀请她明午后在城中道观相见的书信。 署名:公子诏。 竟然是公子诏? 公子诏竟然会主动见她,怎么可能。 公子诏怎么会知道她这号小人物,太不可思议了。 顾玖脑子里很懵,有种感觉,她是不是忽略了什么重要的线索。 她将信件又重新看了几遍,应该不是假的吧。 谁会开这种玩笑? “青梅,青梅……” 顾玖朝书房外喊道。 青梅听到动静,就走了进来。 “姑娘唤奴婢来,可是有事吩咐?” 顾玖直接问道:“今天有没有人进过书房?” “没有吧。要不奴婢去问问,可能姑娘不在的时候,小丫鬟们进来打扫过卫生。” 顾玖忙说道:“你去问问,问清楚。问她们有没有看到什么人进来过,再问问有没有在书房里看到一封没有署名的信件。” “姑娘,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青梅担心地看着顾玖。 顾玖说道:“不是什么大事,不用担心。你先问吧。” “奴婢遵命。” 青梅走出书房,一个个的询问小丫鬟们。 问了一圈,都没问出什么来。 青梅不安地告诉顾玖,“回禀姑娘,小丫鬟们都说,期间没人进出过书房。” 顾玖蹙眉,这封信来得太过蹊跷。 仿佛从天而降,落在她的案头。 那位公子诏,好厉害的手段。进入顾府,犹如进出无人之境。 顾玖抿着唇,心压抑。 此时,小翠急匆匆地从外面跑回来。 “姑娘,姑娘……” “别乱跑,小心冲撞到姑娘。”青梅瞪了眼小翠。 小翠不好意思,赶紧放慢脚步,规规矩矩地走进书房,“启禀姑娘,有一件大事,奴婢要禀报。” “可是侯府有了新消息?”顾玖急忙问道。 小翠摇头,“不是老爷的事,是守后门的吴婆子,她突然拉住奴婢,给了奴婢一把钥匙。奴婢当时都没反应过来。之后,奴婢偷偷去了后门,试了试钥匙,这把钥匙,能,能打开后门。真的,奴婢没有说谎。” 小翠赶紧将钥匙拿出来,放在书桌上,“这就是后门的钥匙。有了这把钥匙,以后姑娘就可以偷偷出府,不用担心被人发现。” 顾玖看着钥匙,倒吸一口凉气。 这位公子诏好厉害的手段,连她出门的问题都考虑到了。 公子诏到底是在顾府安插了眼线,还是说这么短的时间就买通了顾府的守门婆子。 无论是哪种况,对顾玖来说,都不太美妙。 很显然,顾府,顾大人,从一开始就被人盯上了。 顾玖揉揉眉心,看来明天午后那场会面,是不可避免的。 青梅还在询问小翠,“你确定这把要是能打开后门?” 小翠连连点头。 青梅追问,“确定是守后门的吴婆子亲自交给你的?” 小翠说道:“千真万确,的确是吴婆子亲手交给我的。青梅jiejie,你若是不信,我们去后门试试这把钥匙。” 青梅咬着唇,“好,我随你一起去后门试试这把钥匙。” 接着,青梅请示顾玖。 顾玖面沉如水,说道:“去吧。试试看也好。不过那把钥匙,肯定是真的。” “姑娘为何如此确定?” 顾玖自嘲一笑,“因为本姑娘明要出府一趟。” “啊?” 青梅不明所以。 顾玖挥挥手,“你们先去忙吧,晚一点再说。” 顾玖自己的思路都是乱的。 她总感觉自己忽略了什么重要的线索,却一直想不起来。 最让她想不明白的一点,就是公子诏为何会主动见她? 她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闺阁少女,她又不是什么京城明珠,人人都知道。公子诏怎会想到和她见面? 总不能两个人之前就认识吧。 青梅亲自去后门试了钥匙,果然能打开后门。 她完全不能理解,吴婆子怎么会主动送上钥匙。 当初她花钱都没有买通吴婆子,等她放弃的时候,吴婆子反而主动送上钥匙。 这是什么鬼cāo)作。 青梅很担心,她和顾玖嘀咕,“吴婆子不会是想害姑娘吧。会不会是其他人买通了吴婆子,等姑娘偷偷出府的时候,然后就去太太那里告状?” 的确是其他人买通了吴婆子,不过不是为了告状,而是为了方便顾玖出府。 这话顾玖没法说。 她对青梅说道:“此事你不用多想,吴婆子也没有恶意。钥匙你收好,明儿午后,陪我出一趟门。另外让李串通知二壮,叫二壮准备好牛车。” “奴婢晓得。奴婢这就去见李串。” 青梅走到门口,又回过头来,再次确认,“姑娘,这事真的不要紧吗?” “放心吧,不要紧。” 顾玖一直在等侯府的消息。 然而老侯爷努力了一天,并没有好消息传来。 事僵持着。 老侯爷明确地说了,事继续僵持下去,会对顾大人极为不利。 最怕发生一种况,顾大人被关在诏狱里惶惶不安,陛下却彻底忘记了他。 等到哪天陛下想起来,恐怕已经过去了一年,两年,甚至年。 届时,顾大人就彻底毁了。 这种被遗忘的况,甚至比流放更可怕。 流放,好歹清楚知道自处境。有侯府帮忙,流放的子未必就艰难。而且说不定,某一天就大赦,起复。 流放途中,一切都有可能。 被遗忘,那才是真正的惨。 每惶惶不可终,头顶上始终悬着一把利剑,不知道利剑何时会落下来。 这种子,心志不够坚强的人,终关在诏狱不见天,只怕会被bī)疯。 老侯爷的意思很明确,此事不能继续僵持下去,不管结果好坏,都要尽快解决。 顾玖对此深以为然。 然而老侯爷同皇后娘娘的交涉很不顺利。 皇后娘娘摆明了车马,不肯给老侯爷面子。 顾玖如今只能指望明同公子诏的见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