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5章 太丑了 (第1/2页)
江燕艰难地将装满水的水桶从水井里提来,倒进装满脏衣服的洗衣盆里面。 如今的江燕,是宫里最低等的宫女。 她穿着粗布衣服,脸色蜡黄憔悴,双手粗糙。 同一年前娇嫩艳丽的模样相,判若两人。 江燕当初靠着顾玖给她的一百两银子,顺利的从西北来到京城,又顺利地进了宫。 进宫后,她的好运气彻底用完了。 没钱,没背景,没人脉,甚至连官话都说不好,空有一副美貌。 在宫里,最缺的是美貌,最不缺的也是美貌。 江燕没有钱疏通关系,又因为惊艳的容貌惹来了记恨,被人罚到浣衣局,每日都是洗不完的衣服。 江燕捶打酸痛的腰身,神情麻木。 突然,她停下手的动作,盯着水的倒影。 那是她吗? 水那个容颜憔悴的人真的是她吗? 再看看自己的双手,这还是当初那个鲜艳如花的江燕吗? 不到一年时间,她已经憔悴如斯。 再过两年,她最引以为傲的容貌还在吗?她还有翻身的机会吗? 江燕突然哭了起来。 她蹲在地,哭得越来越伤心。 她不想死在浣衣局,不想每天都是洗不完的衣服。 冬天的严寒,夏天的炎热,再这样下去,她很快会变成又老又丑的女人,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她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她进宫不是为了给人洗衣服的,她要改变现状,她要翻身。 江燕擦干眼泪,忍着痛苦,洗完最后一盆衣服。 晚饭她也没吃,她躲在房里,偷偷数着自己攒下来的钱。 全部身家加起来,只有八两二钱银子。 这点钱在宫里能做什么? 似乎什么都做不了。 可她不甘心。 想了想,江燕取出五两银子,揣在身,然后出了门。 她使了银子给守门的婆子,偷偷出了浣衣局。 接下来该去哪里? 江燕左思右想,她的针线很好,若是能前往针工局,不失为一次机会。 江燕拿定主意,辨明方向,急匆匆前往针线局。 “你找死吗?不准说话。” 走在半路,突然被人拉进花丛,江燕吓了个半死,脸的血色刷的一下退了下去。 她嘴巴被人捂着,只能发出呜呜呜的动静。 身后的人小声呵斥她:“不想死,别发出动静。” 江燕瞪大眼睛看着前方露面。 一群内侍小黄门,表情严肃地经过。每个人脸都带着杀气。 等那群人走远了,身后的人才放开江燕。 江燕猛地回头,原来是个年轻的小黄门,绝对没有二十岁。 如果顾玖在此,一定会惊讶。 当初在西北的时候,顾玖前往马场视察,路过破庙见到了小乞丐,竟然摇身一变,进宫做了黄门。 “你……”江燕想要责问对方。 周苗冷哼一声,“刚才行刑司的人过去,你们看见吗?你这样冲出去,冲撞了行刑司的人,死了都是活该。” 江燕浑身哆嗦了一下。 连说话的声音也在发抖,“刚才过去的那群人,真的是行刑司的人?” “这还能有假?” 行刑司,最近一段时间,江燕身处浣衣局也是如雷贯耳。 宫里大清洗,死了千人,大部分人都死在了行刑司手。 宫里传闻,凡是进了行刑司的人,别指望能活着出来。 与其想着如何活下来,不如想想如何才能死得干脆点,临死前少受点罪。 江燕双手抱着自己,一副后怕的模样,“谢谢你。你,叫什么名字?” “周苗,再过十年你得叫我一声周公公。” 江燕笑了起来,“挺有志气的。你父母怎么给你起了这么个名字?周苗,像姑娘家的名字。” 周苗一脸不高兴,“你管我取什么名字。” 他本是小乞丐,没有名字,别人都是喂喂喂,那个小乞丐的叫他,他也不在意。 直到来到京城,有人第一次正儿八经问他叫什么名字的时候,他想起了在破庙与他相伴的周先生,便自作主张,姓了周先生的姓。 周先生曾说他是个好苗子,于是他给自己取名周苗。意思是周先生的好苗子。 周苗打量江燕,“长得不错啊,怎么把自己搞成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你这样子,在宫里怎么出头。” 江燕悲从来,“你以为我想把自己搞成这样吗?还不是因为没办法。” 周苗自小混迹于市井,察言观色地本事江燕强多了。 他问道:“你在哪里当差?” 江燕擦了擦眼泪,“浣衣局。” 周苗啧啧两声,“难怪。宫门快要落锁了,你还在外面闲逛,你想做什么?” 江燕咬咬唇,说道:“我想去针工局找找机会,我的针线很好的。” 周苗嘲讽一笑,“凭你这模样,找机会?你开什么玩笑。” “我有钱,我带了钱出来。” 周苗问道:“带了多少钱?” 江燕不好意思地说道:“五两。” 周苗呵呵两声,“五两银子想从浣衣局跳到针工局,你当宫里的人穷疯了,没见过银子吗?真是蠢货。” “我不蠢。我家姑娘以前经常夸我,说我聪明,一点透。读书识字都别人快。” 周苗诧异,“原来你识字啊?你过去还有主子,干什么想不开跑宫里来?” 江燕沉默不语。 周苗冷笑一声,“说你笨你还真笨。做什么针线活,那是人干的事情吗?你想年纪轻轻眼睛瞎掉吗?你既然会读书识字,难道不知道这才是你最大的本钱,你一张脸都管用?” 江燕懵逼,“我,我不知道。没人问过我会不会读书识字。” 江燕刚进宫的时候,面对陌生的环境,严苛的规矩,只记得恪守本分,不要惹事。以往的聪明劲半点没发挥出来。 等到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被发配到浣衣局,想翻身都是千难万难。 到了浣衣局,天天忙着洗衣服,自然也没想到读书识字才是她最大的本钱。只可惜自己如花容貌,越来越憔悴。 “果然够笨。”周苗一脸嫌弃,“像我,因为会读书识字,一进宫找到了靠山,有了好差事。” 江燕急了,“那我现在怎么办?小苗子,我这五两银子全给你,你帮我想个办法好不好。听你口音,你也是西北来的吧,我也是西北人,我们是老乡,你帮帮我好不好。” 周苗嫌弃地看着江燕手的五两银子,“别随便攀老乡。西北那么大,你哪地的?” “我是晋州人,以前还在晋州刺史府当过差。” 周苗一听晋州刺史府,心头一动。他可没忘记,在破庙大骂周先生的那个小姑娘,正是晋州刺史府的人。 周先生因为那一席话,改变志向,重新燃起了斗志。 而他也因为那一番话,来到京城,彻底改变了命运。 周苗将江燕重新打量了一番,刺史府的事情,不着急过问。 他干脆收下江燕的银子,“行了,看在你是老乡的份,我帮你一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