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医妃有点毒_第403章 没以前好忽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3章 没以前好忽悠 (第2/3页)

在木板上。加上二根带回来的,一共六个窝窝头,够娘亲和弟弟meimei们吃到明天中午。

    这样一来,大家都不用饿肚子,真好!

    “二根,跟我去担水。”

    二根从板上跳下来,挑着小一号的木桶跟着王建根出门。

    两兄弟一前一后,来到三四里外的水井。

    不分老幼男女,大家都自觉地排队打水。

    这些流民都没意识到,他们从混乱无序到养成了排队的习惯,也才短短两个月时间而已。

    在东家建房子之前,谁懂排队啊。

    都是抢的。

    强力壮欺负老弱。

    家里人口多的欺负家里人口少的。

    儿子多的欺负儿子少的。

    男的欺负女的,粗壮的妇人欺负小媳妇大姑娘……

    几万人的流民窝棚,俨然就是一个残酷的丛林社会。

    面对这一切,没人觉着这有什么问题。

    因为从第一天逃荒开始,他们就是这么过来的。

    一路逃,一路抢,才能活着到达京城。

    直到东家派了人过来,直到东家开始在流民里面招工,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不需要说教,那些侍卫会用手中棍棒让每个人自己学会排队。

    这口井,也是东家出钱打的。

    没有水井之前,大家都是去河里打水喝。

    只是河水太脏,喝了河水,常常闹肚子痛。

    有了井水后,大家都每再闹肚子痛。

    一开始,还需要侍卫手持棍棒维持队伍。

    如今每个人自觉排队,侍卫已经不用出面。

    王家两兄弟将水桶放在队伍中,然后找个石墩坐下。

    王建根问二根,“干活累吗?”

    二根一张脸被晒得出油,“不累。就是没汤喝。”

    王建根笑了起来,“好好干。表现好的话,将来东家招工,会优先我们。”

    “东家还要招工吗?”二根咋舌。

    王建根在工地上干了两个月,耳濡目染,也长了些见识。

    “这才到哪里啊。我听人说,将来所有的窝棚都要拆掉,这里会建上新房子,很多很多房子。”

    “拆了窝棚,我们住哪里啊?”二根慌了。

    王二根笑了起来,“不怕,我们买新房。”

    二根彻底傻了。

    饭都吃不饱,还能买房。

    他整个人都是懵的,回到窝棚后,他都没回过神来。

    “娘,有件事我想和你商量。”

    听到这话,二根立马打起了十二万分精神。大哥是要商量买房吗?

    “什么事?”

    王连氏什么都没察觉。

    王建根tiǎn)了tiǎn)嘴唇,有些紧张。

    “下工后,我去了胡婶子家。胡婶子答应将绢子嫁给我。”

    王连氏闻言,喜极而泣。

    老大终于要成亲了。

    她擦着眼泪,“那还得再搭建一间窝棚。”

    王建根摇头,“不用搭建窝棚。”

    王连氏一听,脸色煞白,“不搭窝棚,难道你要入赘?”

    王建根可是家里的壮劳力,入赘后,一家大小怎么活?

    王连氏浑抖了抖,可是又说不出让王建根不成亲的话。

    绢子一家不嫌弃他们家穷,她怎么能挑剔。

    儿子错过了绢子,再想找到愿意嫁到他们家的姑娘可就难了。

    王建根说道:“不是入赘,我打算买屋。”

    “买屋?”王连氏一脸懵bī)。

    王建根重重地点头,“对,就是买屋。东家建的房子,可以一间一间的买,还可以分三年,五年付清房款。胡婶子说了,只要我买了屋,就将绢子嫁给我。聘礼看着给都行。”

    “这这这,我们家买得起吗?”王连氏回过神来。明明之前还在为吃饭担心,怎么一转眼就说起了买屋。

    王建根说道:“我一个月能拿三百文钱,一年下来能攒三两五钱银子。两间屋分五年付清,一共十六两。我的工钱刚好能买下房子。

    二根再过两年,也能到工地上下苦力,也能拿一个月三四百文的工钱。二根的工钱,一半给他攒起来,一半用来贴补家用。这样一来,家里就能过下去。等绢子嫁过来,她每个月还能挣钱。”

    王连氏脑子跟浆糊一样,“要,要五年才能买到房子。五年时间,绢子等得了吗?”

    王建根笑了起来,“娘,不是你那样算的。先付五百文,就可以住进新房。剩下的房款,后面五年,每个月还一点。”

    “有这么好的事?”

    王建根重重点头,“东家心善,给了我们一个安家落户的机会。”

    “那,那以后没工做,去哪里挣钱还给东家?”

    王连氏担心死了。

    王建根说道:“工地上没了活计,工坊里面还有。我听人说,东家要在这边建工坊,需要大量的人。说不定下一次招工,娘也能被选上。”

    王连氏张口结舌,“东家怎么那么有钱。这都招了几千人,还要招工?”

    “至少要招几万人。每家每户都能做工挣钱养活一家人。等窝棚拆了,房子建起来,这边就是个大乡镇。不做工,还能做点小买卖。”

    王连氏看着大儿子,“你想好了,真要买屋?”

    王建根重重点头,“这回我们先买两间屋。等二根说亲的时候,再买两间屋。我们一家人就算是在京城安顿下来。”

    一想到能离开脏臭的窝棚,住进新房子,能扎根在京城,二根兴奋起来,“大哥,我的工钱全给你。我一个月也有九十文钱。”

    王建根笑了起来,“你的工钱交给娘,攒多一点,年底添两件棉衣,两棉被。”

    王连氏频频点头,“你大哥说的没错。京城冬天冷,要攒钱添两棉被。”

    去年冬天,他们一家人没被冻死,真是万幸。

    一人都因为即将买屋,全都沉浸在兴奋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