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05章 来啊!本夫人不带怕的 (第1/2页)
顾玖翻着账本。 一期工程即将竣工销售,每天的开销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若非她连续不断的注资,若非她从少府借贷了一百万两,并且说服了少府放贷给流民,光是一期工程就能将人拖垮。 一期工程不仅仅是修房子,更是在为后面的二三四五期工程打基础。是在潜移默化的改变流民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甚至要改变他们的乡土观念。 这哪里是修房子啊,顾玖分明是要在南城门外造一个城。 造一个大大城,能容纳几十万人的城。 每个流民都将参与这项举世瞩目的工程中,并获得参与感,成就感。 他们与有荣焉,他们将扎根此地,他们就是这座城的缔造者,又有什么理由不去这座城 当然,这项工程所需资金,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将打破所有的记录。 看着账本上一项项开销,纵然是顾玖,也暗暗咋舌,心都在痛。 太能花钱了。 “得赶紧将房子卖出去,取一部分现银。” 邓存礼躬说道“按照计划,开盘定在下个月一号。” “有没有问题需不需要我出面帮你们解决” 顾玖问道。 邓存礼摇头,“目前一切进展顺利,夫人暂时不用出面。” “那就好。” 她将账本翻到最后结算页面,几个月,几十万的现银流水似的花出去。她深刻意识到,南城门外就是个吞金巨兽,将来也会变成聚宝盆。 她先是无奈一笑,笑过之后又为自己感到骄傲。 因为她是在打造一个城,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或许千百年之后,这个城还矗立在世间,成为史书中的伟绩。 至于钱,她能花就能赚。 几个月几十万两的开销,弄不跨她。 实在不行,召集天下豪商,开个竞标会,忽悠一顿,又是几百万两进账。 只是原本计划一百万的盘,这么一折腾,硬生生变成了一千万的盘。 盘子大了,想要分享利益的人也会随之增加。 顾玖想了想,对邓存礼说道“开盘当天,必须仔细核对买房者份信息。第一批购房者,必须部是流民,必须有份铭牌。 你要记住,第一批流民购房者,是样板,是榜样。只有顺利将他们从窝棚区搬出来,让其他流民看到买房子的好处,后续的搬迁计划才能顺利进行。” 邓存礼应下,“夫人是在担心有外来者购房吗” 顾玖掷地有声地说道“不是担心,而是肯定有这样的人。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见我们的房子质量有多好,有头脑的人都知道不出意外南城门外一定会火起来。 恐怕已经有人盯上这一批房,开盘当天他们一定有所动作。所以你要叮嘱下面的人,叫他们严防死守,不给任何人钻空子的机会。如果人手不够,开盘当天,让白仲带着人过去帮你。” 邓存礼点头应下,“老奴会和白仲商量,拿出一个行动方案。” “如此甚好。马小六他们几个在你边学习了这么长时间,表现怎么样以后能大用吗” 马小六这一批小黄门一共四人,是顾玖以刘诏的名义,从少府要的第二批人。 第一批就是邓存礼他们。 能写能算,又值得信任的人太少。 为了南城门外的项目,顾玖只能将边人都派出去。 马小六他们一走,顾玖边就少了使唤的人。 这不,半个月前,她又从少府要了四个小黄门,正在慢慢调教。 邓存礼说道“夫人亲手调教出来的人,自然是有真本事。多锻炼锻炼,定能独当一面。” “这就好。你下去忙吧。” “老奴遵命。” 邓存礼离去,二壮还站在原地没动。 顾玖拿起另外一叠账本翻阅。 她先看的是菜店的账本。 菜店薄利多销,比市场上的行价低了两到三成左右。真真正正做到了惠民。 这也是主妇们愿多走几里路,愿出城,也要到四海商行菜店消费的原因。 价格低,看似没什么利润,但是架不住数量大。 菜店是以批发商的规模做着零售商的生意,辛苦死了。 好在辛苦是有回报的。 顾玖一页一页翻着。 她点点头,“不错。有了这个菜店,南城门集市就被盘活了。你们居功至伟。” 二壮笑道“这都是小的该做的。” 顾玖笑了起来,“你回去告诉菜店的伙计们,下个月发工钱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笔奖金。” 二壮喜笑颜开,“这下子伙计们更有干劲。” “有干劲才好。你也要督促庄子上的庄头,庄子出产越多,年底也少不了他们的一份奖金。” “小的记住了。” 顾玖继续翻阅账本,随口问道“每天那么多人抢购,菜供应得上吗” 二壮点头,“按照夫人的计划,小的以四海商行的名义,同两百户农家签了合作协议。他们会集中土地种植蔬菜,今年的供应应该能满足。 而且这只是第一批签合作协议的农户。等他们吃到甜头,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签约合作农户。” 顾玖很满意。 一开始,她以为自己是个开发商,目标是从小开发商做到大开发商。 谁知道修个房子,修着修着,变成了带动乡农发家致富,发展新农村。 这么大的功劳,朝廷不给她一点奖励,都说不过去。 顾玖默默吐槽朝廷的穷家子气,还有天子的小家子气。 她怀孕,天子送个礼,竟然就几把不值钱的玉如意和玉珏。真是不如不送。 顾玖问道“我说的那个人工孵化小鸡,庄子上有弄出来吗” “还在尝试。” 顾玖点点头,“这个不着急,慢慢来。” 她也只是大致知道人工孵化小鸡的原理,具体怎么cāo)作,她也不清楚。 她将想法提出来,让人先在庄子上尝试。成本都算在商行。 庄子上的人尝试了几批,效果都不太理想。 不是小鸡没被孵化出来,而是孵化率太低。 五十枚鸡蛋,一次才孵化出七八只小鸡。其他鸡蛋都浪费掉。 顾玖之所以想搞人工孵化,是因为她需要大量的鸡蛋。 冬天蔬果少,鸡蛋是个很好的补充。而且还关系到她后续的一些列计划。 但是想要将人工孵化小鸡推广到千家万户,做个家禽禽蛋经销大户,这么低的孵化率是绝对不行的。 因为乡农们承受不起这么低孵化率,他们损失不起。 顾玖可以拿几百玫,几千玫,甚至几万枚鸡蛋去尝试。但是乡农们不行,他们没这本钱,他们舍不得。 如果能保证五十枚鸡蛋,一次能孵化出四十五只以上的小鸡,人工孵化小鸡的技术才有可能被乡农接受,才有可能培养出一批养殖大户。 光靠自耕农养在房前屋后那点母鸡下蛋,想要收购大量的鸡蛋,意味着得走遍十里八乡。 时间成本太高,路途太远,也不够新鲜。 想要产量上去,就必须集中化大规模生产。 大规模生产的前提就是效率。 人工孵化,就是一次效率提升。 顾玖给了庄子一年的时间。 只要一年内,能摸索出成熟的人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