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番外001、下聘 (第1/2页)
宣景四年八月下旬,回祖籍守孝三年的宋家迁回京城。 入秋大雁往南飞,宋巍顺便捉了一对抱着来,入京回府安顿好,于九月初九重阳日上陆国公府纳采。 为了符合礼数,温婉和爹娘带着小晏礼早在半个月前就搬到国公府暂住。 今儿府上十分热闹。 正院中堂,陆国公和国公夫人柳氏坐在上首,长房陆平舟、文姨娘、陆晏彬和抱着孩子的小柳氏坐在左边靠背椅上。 二房陆行舟坐轮椅,赵寻音则是带着陆晏礼坐在右边靠背椅上。 温婉作为待嫁娘,不能露面,在闺房待着。 后厨下人们赶着做五福糕,游廊上丫鬟小厮mama婆子来回穿梭,一片繁忙景象。 辰时正,门房小厮喘着气跑进来,激动道:“来了来了,姑爷来了!” 陆老太太横他一眼,“这都还没正式拜堂成亲,怎么就成姑爷了?” 小厮忙嘿嘿笑着自打嘴巴,“小的嘴快,是宋大人来了。” “快去把人请进来。”陆老太太吩咐。 小厮退出去没多会儿,宋巍便抱着一对大雁出现在正院。 赵寻音一看就笑了,“据传大雁一生只配一次偶,倘若一只没了,另外一只便终生不再成双,三郎能有这般心意,委实难得。” 宋巍把绑了红绳的大雁交给下人,进门后一一朝长辈们行礼。 他一贯偏爱天青色,今日穿的便也是天青色长袍,锦带束腰,阔袖滚回字纹。 不惑之年,他像一坛越酿越醇的酒,呈现出男人一生中最好的状态,谦忍沉敛,雍容雅致。 陆国公掀了掀眼皮,这种场合,他作为一家之主,该当仔细说两句,然而那些年跟宋巍太熟,搜肠刮肚一番也没想出既能彰显威风又不故作姿态的言辞,最终,只化为一句咬牙切齿的,“臭小子!” 老太爷脾气臭,陆老太太担心他一会儿不分场合乱发飙,忙招呼着宋巍,“五福糕应该快好了,三郎快坐,一会儿吃两块糕再走。” 文姨娘掩唇笑道:“这才刚来,媳妇儿的面都还没见上呢,老太太就下逐客令了,可别把咱们这位姑爷给气跑了。” “这马上就要大婚了,可不能让他见。”赵寻音道:“婚嫁俗礼怎么着,咱们家也得怎么着,三郎,你没意见吧?” 这臭小子,害婉婉吃了那么多苦,就该晾着他! 宋巍已经在陆晏彬旁边落了座,闻言含笑道:“大长公主言之有理。” 听惯了宋巍管自己叫岳母,如今突然换个称呼,赵寻音险些没反应过来,噎了一噎。 陆行舟看向宋巍,“留在宁州那个孩子还好吧?” 他一开口,话题便被扯开来,气氛也渐渐活跃。 …… 烟云阁内,温婉坐在小榻上,手中拿着绣架,飞针走线。 一旁的大丫鬟百灵看得瞠目结舌,“郡主,您已经绣错好几针了。” “是吗?”温婉晃过神,有些不好意思,面颊微红。 她本来就是为了压制激荡的情绪才会特地拿起绣活来做,不想,还是走神了。 杜鹃掩着小嘴笑,“郡主的一颗心,只怕早就飞到姑爷身上去了,哪还有心思绣花呀?” 玲珑和云彩到了年纪,温婉给二人寻了人家出嫁,如今在她跟前伺候的大丫鬟,是赵寻音拨来的百灵和杜鹃。 温婉嗔了二人一眼,扬起手中尖尖的针,“再敢胡说,仔细我把你们俩的嘴巴给缝上。” 两个小丫鬟忙笑着讨饶。 屋里一下子嬉笑热闹起来。 温婉捏着针,却没心思再绣。 不可否认,她是真的想宋巍了,很想很想。 知道他今日来纳采,她一大早就起来特地梳妆打扮,就是为了等他应付完正院那边,来烟云阁见她。 然而这都快午时了,连个人影都没有。 温婉等得心慌,吩咐百灵,“你快去正院瞧瞧,是不是有什么事儿耽搁了?” 百灵应声跑出去,没多会儿苦着小脸回来。 温婉见状,忙问:“如何了?” “郡主还是别等了,传饭吧!”百灵道:“您在这儿眼巴巴地盼着,人姑爷早走了。” “……”温婉一脸震惊,“不是说好了纳采,这就完事儿了?” “倒是送了一对大雁来,少奶奶身边的红玉和红香在那喂食,我上前问了两句,说是公主说的,大婚之前不宜见面,姑爷吃了五福糕就走了。” 温婉突然想哭。 自从上次京城一别,她眼巴巴等了两年,两年啊,望穿秋水了都,当娘的也不知道通融一下,就见一面也不行? 元宝当初去叶家纳采还大喇喇地跑人小姑娘的闺阁唠嗑了呢! 不过话说回来,这事儿要搁在宋巍身上,温婉很难想象那个人会在她家人不同意的前提下偷偷跑到闺阁里来见她。 “唉!”温婉叹口气,还能怎么办?只能等了,“传饭吧!” …… 宋巍回到府上没多久,宋元宝和叶翎就过来了,叶翎手里拉着两岁多的小闺女宋妍,身后跟着进宝和柒宝。 落座之后,宋元宝问:“爹,见到娘没?” 宋巍摇头,“大婚之前,不宜相见。” “那这么说来,陆家点头同意了吧?” 上京之前,宋元宝已经从宋巍口中得知他们和离的真正原因。 想到当初自己对温婉的恼恨,再想到温婉为了给宋巍改命遭受世人非议,更是不惜大老远跑到北燕,宋元宝心中说不出的愧悔自责。 见宋巍默认,宋元宝又说:“我和阿瑶准备写喜帖了,名单已经拟好,一会儿爹过过目,看还有没有遗漏的地方。” 宋巍点点头,牵过柒宝的手,顺势将小女儿抱到腿上坐着,这才看向宋元宝,“阔别三年再回来,同僚换了大半,你还适应吧?” “在家闲懒散惯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