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章 相国 (第1/2页)
秦皇崩逝后的第二年凛冬,百年难遇的大雪笼罩了中州腹地。 距横断山脉千里之外的帝都青阳,此刻仍是一片暧昧不清的灰红混杂,瘦硬的冷风荡起暗白的尘土,旭日的红光倾泻下来,苍苍茫茫的城池屋脊、山河红颜便在这一片骤然升起的红光紫雾之中若隐若现,直像是流光溢彩的天上街市,降临在眼前这片恢弘而致远的碌碌尘寰,白光绚烂,金红交织,怪异得让人目眩神晕。 随着近年来的北方局势动荡频现,常有北境蛮族越过苍莽无际的冰魄之海南下叩边,致使帝国北部烽烟四起,民不聊生。此刻,整个古老而安逸的城池却仿佛一座巨型的要塞堡垒,沉默地扼守在蜿蜒曲折的汾水南岸。 出得南门,掠过一片植满枫林的矮小土丘,方圆数百里的芜湖便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正正点缀于城市的南端——作为秦国的心脏与命脉,青阳北临汾水,南拥芜湖,既有农田灌溉之利,又有商旅舟楫之便,其繁华与兴盛便如命中注定一般不可遏制地绽放开来,与汾水北岸的宜阳、荥阳二城遥遥相望,共同支撑起了整个丰饶繁盛的万里秦川。 此时的芜湖再不复往日的波光粼粼,罕见的霜冻与大雪轻易将这座一望无际的大湖化作一片纯白的平地,与远方的山林田畴施施然融成一片,消逝在苍莽无际的天地之间。 在这天寒地冻的朦胧初晨,却赫然有着一叶扁舟静静荡漾在方圆三丈有余的狭小水面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正独自于漫天风雪之中盘膝垂钓,一双丹顶白鹤拂过翠水,掠过白冰,轻盈地落在老者的身侧嬉戏玩乐,不时发出几声欢愉的低鸣。 远方蜿蜒的官道之上忽然响起一阵车马粼粼的细密声响,轺车檐角清脆的铜铃击响在凛冽的风中,稀疏而拖沓。 老者手中细长的竹竿蓦地一颤,身旁的云鹤仿佛察觉到了危险,惊叫着振翅而起,盘旋于风雪肆虐的长空之下不敢靠近,亦不愿丢下静坐的老翁就此离去。 车马未至,一道低沉而威严的声音却已拂过耳畔,令人不禁心生震撼,“相国大人倒是好生自在,似这闲云野鹤般的生活着实令老夫艳羡万分呐。” 老者双目微眯,沉默片刻,头也不回地低低说道:“将军言重了,如今这天下之大,能容老夫的也不过这三丈见方的小小湖面,又何来闲云野鹤般的逍遥与自在。” “相国大人何出此言?”来人缓步上前,垂首看了眼冰原中央赫然裂开的狭小湖面,摆手笑道:“若是大人所想,便叫老夫肃清整个芜湖的三尺寒冰,又有何难?”说罢,便欲运起斗气震碎脚下冰封的湖面。 老者微微摇头,低声开口:“将军心中早已明了老夫心意,又何必再做那等无用之功……” “既然如此,想必相国大人也已清楚在下的来意。即便行之无用,但只要能让大人满意,本将也自当尽力而为。” 来人话音一顿,望向天边久久不去的一双云鹤,微微一笑,“没有人束缚着它们,它们却因心系先生而不愿离去,那么先生在此独守,又是谁……牵绊了先生?” 船头的老者身躯一颤,苦笑摇头:“过了这个冬天,老夫便要一百一十五岁了,作为一个无法修炼斗气的平凡之人,早已是半只脚踏入了棺材里,将军这又是何苦来哉……” “非是我要为难先生,实在是帝国北部万千子民离不开先生……而先生,亦是不忍弃万民于水火,就此挂冠离去的吧。”来人厚重的铠甲在晦暗的天光下闪烁着渗人的寒芒,却没来由地令前方的老者心中一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倏忽逝去百年的戎马岁月不禁又在他的脑海之中清晰浮现。 那时的他也不过是一位堪堪十五的瘦弱少年,只因家境贫寒而投身军旅,不求保家卫国,但求三餐温饱。灵根全无的他注定只能作为低贱的炮灰勇往直前——血rou横飞的战场无疑是他最后的归宿,不过早晚而已。 他如是想,直到他遇到了身后的将军。 那时的将军,也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穷小子罢了。 同样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夜晚,全军三千残部尽皆受困于岭南潮湿寒冷的险山密林之间,骁勇善战的秦国锐士也终于尝到了南诏丛林猎手的阴狠与毒辣。 “这里的林木实在太湿了,无法生火……”瘦弱枯槁的他嗫嚅着苍白的嘴唇向黑暗中的队正颤声汇报,下一刻迎来的便是意料之中的,疾风暴雨般的鞭挞与辱骂。 “一个斗气全无的废物,老子带着你还不如带条狗有用!”队正一脚踹翻了垂首跪地的虚弱少年,虽然力道不大,却足以令两日未曾进食的他摔得五脏翻涌、天昏地暗,堪堪滚入一旁冰冷的雪堆之中方才止住了去势。 “快拿干粮来!”队正啐了口唾沫,伸手一摊,朝地上蠕动的人影恶狠狠地道。 他身躯一颤,晃晃悠悠地从雪中爬起,裸露在外的双臂与脸颊冻得紫红。 “还不快点儿,嫌鞭子吃得不够饱么?” “啪”得一声脆响,犀利的寒光在他的身侧带起一道苍白的雪线,冰凉的劲风刮得他面颊生疼,如遭刀割。 “方才……方才突围的太过突然,干粮,干粮都……”少年面如死灰地跪在冰凉的雪地之中,出于对死亡本能的恐惧令他话语闪烁,吞吞吐吐,竟是说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