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一只巨大的中二 (第1/2页)
黄川还在洗澡的时候,就打定了主意,按照他的价值观,不能够在三和镇这样的地方困死。 到人多的地方去,到大城市去,总能够找到很好的机会。 86年,对于上层来说,还在激烈的争论路线方针,但是,对于一般的小老百姓来说,却是敞开了市场的大门。 有手有脚的,还能够饿死人? 再一次的确认了周身的钱财,连同存折上的余额,总共也就是277元整,还有几角零碎,不少了,黄川“嘿嘿”的傻笑到。 包裹,有,心里一动,就在床边上找到了一个绿色的军挎包,书包大小,黄川感觉到,这是老黄川的最爱,这一个挎包伴随他已经两年了。 翻看衣柜,里面也没有几件衣服,以前父母的衣物,都被送给了需要的邻居或者同学。 找出了一件涤纶衬衣,一条中裤(大短裤),得,齐活。 看了看脚上的凉鞋,还将就,到了蜀都再说。 再一次的收集了一下父母的存折本,加上农场信用社的,一共有4本,上面大概还有将近80元钱,这一次全部取完! 刚刚准备完毕,门口就传来的声音 “哎呀,黄川,你这个孩子,好好的一个家给你糟蹋成这样,你跟你爸爸一样,都是油罐子倒了都不会扶起来的主。 赶紧起床,把家里收拾一下,快点!” 这是邻居周阿姨,黄川mama的老闺蜜,这个家还没有被黄川搞垮,就是因为周阿姨天天念叨着。 黄川立马跑到准备发火的周阿姨旁边 “阿姨啊,这不是早就起来了吗,别喊了,别喊了,嗓子累。” “我说你这个死娃,早饭还没有吃吧,你看你,都快18岁,成人了,你读那么多书就没有教过你这些? 一屋子跟个狗窝一样,哪里能够住人哦,哎,你娃娃还敢预考都考不上!” 黄川心里升起了一股巨大的凉意,必须赶紧制止住周阿姨的叨唠,要不然,这上午几个小时她是说不完的。 “周姨,停,停一下,听我说几句。”黄川扶住了周姨的肩膀。 “阿姨啊,我准备好了,马上去蜀都,我爸爸给我找了个地方,让我考完试就去,这家里就麻烦你打理一下。 家里的东西随便用,房子你看有人需要,就借出去,我估计暑假过后也用不上了。 我马上去坐车,时间紧,就不多说了。” 周阿姨迟疑了一下 “孩子,你爸爸去年就帮你找好了工作?” “是啊,是我爸爸的一个学生,在蜀都做大买卖,让我去学习一段时间,新学期开学我就回来复读。 周姨,你晓得的,我黄川是要赚大钱的人,必须要去锻炼几个月嘛,不用担心,我会给你打电话。” “必须天天打电话,就打到你陈哥办公室,要不然,我就喊你哥去蜀都抓你回来!”周姨装着恶狠狠的说。 黄川的心里泛起的一阵感动,自古以来,邻里关系都是不好搞的,可是,黄川的一家,和三和镇上所有的人,好像关系都挺好。 陈哥是周姨的儿子,比黄川大10来岁,在建国乡里担任副乡长,前途无限。 说完这些,黄川转身拿过了军跨,就走到了门口,准备再看一眼这间父母最后的遗留。 典型的南方四合院,长瓦沟,高屋檐,前面三个门脸,后面一个小院。 这是文革后,落实政策,重新还给黄家的祖产,后院还有几颗百年老树,看起来是那么的厚重端庄。 周阿姨还在念叨着什么时,黄川已经只有了背影! 她怎么会不知道这孩子是在骗他,可是,孩子大了,必须要出去闯堂一番,不过,有一点是真的。 黄川的老爹多年如一日的帮助了很多以前贫困的孩子,名声很好,大家应该都会照顾他的这位有点傻里傻气的独儿吧。 看着这孩子远去,周姨抹了一把眼睛,转身就开始帮忙打整起卫生来。 86年的三和镇也算得上周边百十里最繁华的镇集,黄川的这套当街门脸规划好了,起码还是能够让这孩子读得上书,不用去到处借钱。 想完,周姨就干劲十足的动了起来...... 背着军跨,在边上的向二爷的包子店里买了8个大包子,一边走一边吃着,观赏着这一条以后非常著名的老街。 古老的戏院子只留下了空旷的舞台, 湖广会所已经被改造成了三和区公所, 老旧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